分享

昨日记||普天向化,云母生光

 广场有鸟 2021-03-18

笔记时间:2019年7月15日

农历:己亥年六月十三

星期:一,休息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图片拍自通城县云溪洞杨家村

全文4节,约1600字,有删节

01

6点多起来。

因尚不可解,只是感觉到人世之离奇莫测,即使是大热天也冷森森的。

桌边看书,跟着大泽老师学习如何设计小说的情节。

大泽老师说,最理想的形式是“过程变化,最终解谜”。

哎,小说情节可以由作家去设计,现实似乎只能由老天去设计了。

7点半后,可可起床了。我进厨房煮馄饨。

馄饨是昨天包好的,皮是可可在小区后面的重庆鲜面店买的,馅是用绞肉机绞的,肉是我从囤谷园拿来的。

三个人一人一碗,她俩都是10个,我12个。可可剩了两个没能吃完,命令我帮她吃。我遵了命。

02 

接滚滚、山夫等上云溪转转。俊总把车开到了我的家门口,便坐他的车一起上普化寺。

车过关刀时停住,进菜市场买了白豆腐、辣椒、茄子、苦瓜、西红柿、香菇、平菇、丝瓜、土豆、豆油等菜蔬。

11点许到了寺里。寺后的狮子岩淹没在乳白色的雾里。厢房和大殿连接的彩钢棚下新加装了一扇玻璃门。清凉的风吹着,就像佛音吹在心里。

法师一早得知我们要来,从县里骑摩托先上了寺,后又骑下山到湾里屋接了武同学的母亲上来,七十多岁的老人帮着厨房里的一个挥汗办厨的娭毑烧火切菜。

法师招呼大家到茶室喝茶聊天。

茶室门口两边有对联,书法不怎样,意思倒不错:

云山停落日;

溪水响梵音。

我进去坐坐,但很快就受不了里面的烟味,只好出来。

和在寺院栅栏外的棚子里凿功德碑的师傅聊聊天,问他在寺里做工时喝不喝酒。

老人说,喝酒啊,我自带了酒来的,不过不敢在寺院里喝,到吃午饭时,我端了菜出来这里喝几口。

花甲之上的师傅还有好记性,记得摆在云溪学校生活区花坛边的一方、一圆两套石桌凳都是他打的。那两套石桌凳在雪松下已经摆了快十年吧,至今完好如初,连花纹都清清楚楚。

有人果然是戒了烟,也没怎么在茶室坐,大部分时间凉棚外接打电话,或者带小女儿玩。

到厨房里,帮着往灶里送些干柴,和两位忙活的老人说说话。

03

12点多吃午饭。两桌还没有坐下,山夫等都是站着吃的。

八九样素菜,虽然油水重,但味道很纯正,大人和小孩都喜欢吃。

一大电饭锅饭,在我上桌时,就被一人一碗盛空了,厨房里只好又加煮了一锅鸡蛋面,很快也被盛光了。

13点多吃完饭。大家在茶室喝一泡茶,听法师解说“山中只一日,人间已一年”,解说“格物致知”。

法师向俊总介绍墙上的“普化寺”书法作者是百岁老和尚。俊总说,这个字从书法角度来讲没有多高的水准,但有历尽沧桑返璞归真的禅味。

04

不久下山。14点前到云水云母科技有限公司。李博士安排大家在办公大楼的二、三层休息。

我被安排到302,李博士亲自帮我开了空调,铺好被子,放好枕头。

16点多,从302出来,满眼阳光,四围山上的草木历历可辨。

到办公大楼前树木怀抱的凉亭里坐坐,呼吸桂花、玉兰、杨梅等树散发的清香,聆听云上山上树上的鸟鸣,还有车间里机器的响声。

读到一则微博,“现在属于栀子和合欢花属于橘子……”,有感,写几句话,配些在云水公司拍的图片,发在朋友圈里:

属于此刻的木槿花和石榴花,

属于此刻的蓝天和白云,

属于此刻的杨梅和八角金盘,

属于此刻云水之下的大坝,

和大坝之下的高端制造。

晚饭在公司食堂吃。以主人的身份敬敬滚滚等客人。统敬公司几位高管。

19点多散席。坐车离开。在小区下车时,车主送我十本《在巴掌大的地方》和一些《天岳》杂志。

  图片拍自通城县云溪洞云水村

END

辛苦了,感谢您看到了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