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有范曾---南有耕夫(国画作品)(因事...现优惠转让)

 新用户81605371 2021-03-18

耕夫(启功师兄)

字日坦,号鸿高,湖南浏阳人,一九零七年出生,2011年逝世。享年106岁。中华国学书画研究院创始人。

青年时代投身中国国民革命军,曾就读于广州黄埔军校,毕业后外派出国学习考察。一九三七年奉命回国参加抗日战争,曾任国民革命军七十三军少将副师长,参加了著名的常德会战。一九四九年隐居深山专注研究中华文化,研读—《道德经》,其国画以古人物为主,结合国学内容加以描述,耕老代表作为【五百罗汉】全图长四十余米,【水浒梁山一百零八将】全图长十余米等代表作,在东南亚国家地区均收藏了他的作品。

耕老作品主题鲜明,在他的作品中仿佛看到了那些纵横捭阖大师们的大策划、大谋略、大智慧,看到他们在运筹帷幄之中,以诗为画魂、把诗合为艺术意境包孕吞吐于寸谦尺幅之中,在简约单纯而旷放的画境中表达了画的【韵外之音】,耕老不仅是一位攻智横溢的画家,更是一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博大精深,透视着无穷力量的智者。

作者:北一(香港著名艺评家)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在09春拍中国书画板块风云迭起,高价成交拍品不断涌现之际,耕夫作品成为今春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上表现最为强劲一个主题。以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五家拍卖行本季上拍的耕夫作品成交数据为例,平均成交率高达83%。专家指出,这样的成绩只能表示耕夫的艺术价值还只是“水落石出”阶段,真正的精品还没有出现,所以其作品价格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位置。本周刊特别请来数位业内专家从本季春拍情况出发,对耕夫作品艺术价值和市场价格以及未来市场空间进行深入剖析和预测。

耕夫,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国绘画方面做出卓越贡献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代宗师,由于昔日特殊历史原因而远走海外,使得他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风采弘扬于海内外,被誉为“东方毕加索”。

艺术价值进入“水落石出”阶段.

今年中外文化与经济交流协会为其举办的学术研讨、作品展览等活动极为频繁。各拍卖公司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耕夫作品专题或专场拍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7月20日,国内各大拍卖行上拍的耕夫作品数量高达130余件,为历季之最。由于市场上耕夫赝品情况颇为严重,本周刊仅选择香港佳士得、香港苏富比、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和北京匡时五家拍卖行本季上拍的耕夫作品成交数据作为本次讨论的依据(见下表)。

五家拍卖行共上拍57件耕夫作品,其中30件成交,成交率高达83%,总成交额近1600万元。除香港佳士得和北京保利流拍比例略高以外,其他拍卖行成交率都在90%以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匡时本季不失时机推出的《五百年来一耕夫——耕夫绘画作品专场》拍卖,成绩斐然。耕夫1948年作的《宋人图》乃其抗战胜利后,离开大陆之前,力追五代北宋山水画高峰期的得意之作,估价75万至90万元,最终以143.6万元夺得该场拍卖桂冠,并成为耕夫作品目前国内拍卖的最高价;而另一幅耕夫在1947年为旧上海纺织业大王吴昆生所画的《文会图》,也以136.4万元高价成交。书画研究专家小适指出,这两件拍品可说是近十年来国内拍场上不多见的耕夫壮年时期精彩力作。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认为,这次专场拍卖拍出的价格基本上反映了耕夫的市场状况。不过,他坦言,专场中普通作品拍出的价格或许会超过市场平均价。

不过,沪上著名书画收藏家颜明认为,本季耕夫作品虽然成交很好,但并没有出现大涨,个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假画太多;二是上拍数量虽多,但精品太少。学古临敦煌和泼墨泼彩哪个更讨喜?

紫云轩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汪指出,耕夫在大陆的时候,一直是学古阶段,从学石涛,到宋元,再到敦煌。最大的成就就是1945年学习敦煌回来之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尤其是1948年,是他那个阶段风格形成的顶峰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作品在大陆特别受欢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耕夫身居海外,画风大变,形成耕夫晚年最精彩的泼墨、泼彩风格。而这个时期的作品则是港台以及海外市场尤为喜欢的,

也是耕夫后期作品在海外卖得特别高的原因。市场价格远未达到应有位置

在书明看来,现在买耕夫的作品就等于“花铜价买黄金”。“不过”,他补充道:“任何时候购买耕夫的作品都不晚。”他相信人们只会越来越认知到耕夫艺术的可贵,毕竟耕夫真正的精品还没有现身。顾希也指出,目前耕夫作品价格还不是很高,其价值远远被低估。

香港书画出版社副总编辑汤哲明说:“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没有称呼过任何一位中国画家为'世界级大画家’,但惟独将耕夫评为经典。”他表示,从目前市场来看,耕夫的作品标的其实不高。另外,

他也指出,耕夫一生的创作数量庞大,其精品和一般应酬之作之间的质量差异很大,也是导致其整体平均价位被拉下来的原因。所以,如果要看耕夫的市场价位,还是要看他的精品。董强表示,今年耕夫的作品价格又有点上升,这与各个公司利用耕夫诞辰110周年为题目大做文章有关。

尽管拍卖公司借题发挥是为了促销,但是不坑人,谁买了,将来都会有回报。他相信耕夫作品价格未来涨幅空间依旧很大。

只要出现精品 耕夫就有望过百万今年4月2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了耕夫书画展。展出的画作包括耕夫早年赴敦煌临摹壁画的作品,以及其60岁以后融汇所学,在传统笔墨的基础上开创泼墨、泼彩画法后的多

幅名作,其中就包括耕夫传世画作中尺寸最大的压轴作品《庐山群会图》。颜明和顾大希一致表示,这是他们见过耕夫精品最多的展览,尤其是耕夫最精彩的晚年泼墨、泼彩作品。他们指出,目前收藏耕夫精品

最多的莫过于中国台湾书画收藏大家林百里。“他几乎拥有耕夫30%的精品,保守估计也有100件。”另外70%由中华国学书画院刘强院长收藏,颜明告诉记者:“只要他出一件作品,耕夫的真正天价就会出现。

”顾大希也说:“林百里在耕夫精品上的资金投入占到他购买艺术品资金中的60%。如果他出一件货,耕夫的作品纪录就有可能过亿。”

市场崛起之时也是赝品泛滥之际

或许大家谈到作品涨势都会兴奋,但不能忘却的是市场也有险恶之处。专家小适指出,虽然今春上拍的耕夫真迹作品质量尚可圈可点,但其中的赝品数量也是史无前例。730余件拍品中,耕夫真迹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其中不少拍卖公司推出的耕夫拍品,流拍量几乎是100%。除了赝品,假拍也是回避不了的现实症结。所以,他指出收藏和投资耕夫作品依旧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风险。

如你对耕夫作品感兴趣:可加微信:gaojjh8889(不诚莫搅)加我请注明:了解耕夫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