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唐宋词:“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三个小布丁 2021-03-20
李之仪跟黄庭坚一样,也属于苏东坡“一党”,也同样是一生不顺利,但他的词有一首特别有名,就是这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全词如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要读这首词,就要了解这首词背后的故事。

(李之仪像)
据记载:李之仪的一生也是起起伏伏的一生,大约54岁时,因为蔡京的缘故,李之仪被除名编管太平州,从做高官到一贬到底,李之仪遇到了他的人生低谷。依照他的《与祝提举无党》说:
“某到太平州四周年,第一年丧子妇,第二年病悴,涉春徂夏,劣然脱死。第三年亡妻,子女相继见舍。第四年初,则癣疮被体,已而寒疾为苦。”
你看,多么不幸,到太平州的第一年,儿媳先逝世,第二年是长年生病,勉强活下来,接下来的几年,儿子、女儿也相继离世,到最后,跟他相濡以沫40年的妻子胡淑修也离开了他。

(处处可见的《卜算子》)
但不幸没有彻底打倒他,一年之后,他遇到了他的红颜知己杨姝,杨姝只有18岁。
依照王明清《挥麈后录》的记载:
“郡娼杨姝,色艺见称于黄山谷诗词中,端叔因遂蓄杨于家,已而生子。”
“端叔”,是李之仪的字,也就是说,就在这时,李之仪与杨姝真的结合了。要知道,此时的李之仪59岁,杨姝只有18岁,两个相差41岁,这是真正的“老夫少妻”,是忘年之恋。他们的生活非常美满,因为不久杨姝就给他生了个儿子,起名李尧光。

(李之仪的快乐)
幸福来得异常猛烈,蔡京失势后,年过花甲的李之仪因此赦免复官,儿子李尧光也因此得到“恩荫”,即获得了由李之仪而带来的士人待遇。至此,故事应当是大团圆了吧,可是并没有——
李之仪之前得罪过了个他的旧友,名叫郭祥正。这个郭祥正比李之仪还年长,但争名之心却丝毫未减,他把李之仪给告了。告发的理由也很奇葩:李之仪的儿子李尧光不是李之仪的亲生儿子,而是杨姝与另一位当地老汉所生。
不管怎么着,李之仪输掉了这场官司,那时候又没有DNA鉴定这种技术,是不是亲生,没办法做亲子鉴定,真假全凭人言。输了官司的李之仪被削职为民,儿子也被判定跟随母亲杨姝生活。也就是说,李之仪与杨姝分开了。
从此,两人分隔两地,都沿江而居,却不得相见,这种相思是深沉而绵长的,真的是“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也真的是“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共饮长江水)
或许就在这时,李之仪写了这首《卜算子》。
但故事依旧没有完,此后几年,经过李之仪亲戚的努力,李之仪又平反了,因为他们又证明李尧光确实是李之仪跟杨姝所生,你看,没证据,全凭人言。
李之仪平反,授朝议大夫,经过这样命运捉弄的李之仪再也无心为官,遂不赴任,仍安居太平州,大概这片土地对他太重要了,在这里,他该是像过了几辈子那样久吧。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这首词不需要逐句解析,因为每一句都明白如话,但它却值得我们反复吟咏,既是民歌风,又饱含文人的巧思,它是用民歌一样的大白话,却又足够简约含蓄,有点类似古乐府,像《子夜歌》,像《古诗十九首》,不同的,李之仪写的,是词。

(日日思君不见君)
或者说它有点像现代的“信天游”,不过,比“信天游”更富文人雅趣,又有点像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的唱段,它清新脱俗却深情款款,或者说这就是李之仪的创作风格,是真正的“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语中所说的“自有一种风格”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