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重怎么忽高忽低?其实有3种变化不是因为胖!

 xxjjsdt 2021-03-20

减肥期间称体重,心情总是起起落落落落...体重秤上数字怎么能变化这么大?

其实有些情况下称出来的体重并不准,那如何正确称体重、如何判断自己胖不胖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图片

图片

3种情况体重可能不准

图片

前一天吃太咸

身体里的钠元素会影响水分代谢,如果吃了太咸,导致摄入过多的钠,体内的水分就会积压,然后就会出现水肿的症状。

图片
图片

晚上称体重

人们经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其实并不是你胖了,而是你可能吃饱喝足了才称体重...晚上称体重就是这个道理。

白天吃进去的食物还在体内,没有完全排出或代谢出来所以晚上体重会比早上重。

图片

京医通

图片

锻炼后称体重

锻炼后称体重可能会稍微轻一些,因为运动过程中流了汗,每流16oz(约450ml)的汗,相对来说体重会减轻大约0.9斤。

 正确称体重,需要注意这几点:

1、选择精准的电子秤,将体重秤放在平地上地毯、木地板会影响数值。

2、选择固定的时间称体重推荐早上排便后空腹称重。

3、称体重时,身体站直并放松,为保证体重精确还可以多称几次直到数字不再变化。

其实正常情况下,早晚体重浮动2~5斤都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纠结体重的数值。

而且体重只是个数值,判断自己胖不胖其实有更科学的方法。

图片

3种情况体重可能不准

 超重/肥胖 的判断

需要计算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公斤)÷ 身高(米)²

 例:假设一个人体重60公斤(120斤),身高1.7米(170cm):BMI=60÷1.7÷1.7≈20.8

根据公式算出BMI指数,然后对照下方表格:

BMI指数参考标准

体重状况

参考标准

相关疾病的危险性

偏瘦

<18.5

增加贫血、血尿等

疾病风险

正常

18.5~23.9

平均水平

超重

24~27.9

增加高血压、心脏病

等疾病风险

肥胖

≥28

重度增加高血压、

心脏病等疾病风险

BMI判断是否肥胖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对于仅『肚子大』的腹型肥胖人群,所以推荐BMI结合腰围的数值共同判断。

 腰围测量方法

将软尺刻度下缘放在肚脐上方大致1厘米的地方,水平环绕测量腰围:

图片

 测量结果以下两种情况属于腹型肥胖!

。腰围。

男性≥85厘米,女性≥80 厘米

。腰围/臀围。

男性>0.9,女性>0.8

腹型肥胖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内脏脂肪过多会增加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图片
图片

一个动作减肥燃脂

如果想减肥,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今天我们就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的燃脂动作,大家可以试一试~

走跑交替

图片

具体方法快跑15秒然后走45秒,交替运动,也可快跑60秒后快走3分钟,交替进行。

人体每天体重的浮动很大

减肥期间不用刻意纠结体重的数字

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坚持下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文为“京医通”原创,如有内容转载,请标明来源
审稿专家:赵润栓 北京小汤山医院 健康教育部 主任医师
编辑:医口酥、医梨沙白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