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保无人机,会不会引发农资服务行业大变革?

 资源分享大叔 2021-03-20

近几年,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可谓极其迅速,一种新的农业服务体系由此产生,颠覆了过去传统的农资经营体系,因此也引起了农业服务行业的一场变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无人机植保起源于1987年的日本,在我国真正开始推广是在2012年以后。相对于其它植保机械,无人机植保作业优势突出。其作业效率是地面机械的5-7倍,作业飞行高度一般高于作物冠层1-1.5米,药剂飘移少,施药效果好。空中飞行不受作物种类、高低、地形环境影响。无人机植保采用低量喷雾技术,添加专用助剂后较常规打药可节省农药20%-40%,降低农药和包装成本,同时利于环保和食品安全。此外,通过搭载不同任务设备,无人机还可以应用于播种、施肥和农业遥感。随着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的普及,植保无人机已能够按照事先规划设置的飞行线路,在白天或夜间自动完成喷洒,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据悉,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每亩喷洒农药药液为1000ml,药箱容量大多为5-15L,飞机价格在4万-15万元,作业能力为1分钟1-3亩地,单次飞行时间10分钟左右,单次作业面积10亩左右。由于药剂配套滞后,目前我国大多采用普通小包装农药添加助剂用于无人机植保,作业效率很受影响,一架10L药箱的无人机每天作业面积在300亩左右。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种植业者普遍缺少植保技术又缺乏劳力,农民迫切需要高效优质,社会化、专业化的植保“统防统治”服务,“统防统治”能够将植保由“重视治”改变为“重视防”,大幅降低植保成本提升农业效益。湖南省发展“统防统治”的经验已经充分展示了“统防统治”的巨大意义,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大势所趋。受制于我国植保机械化率低于2%的现状,缺少先进植保机械、需要大量人力从事“统防统治”的基层植保服务机构发展步履维艰。

现在,植保无人机等先进植保机械将大大推进“统防统治”的普及,由于一般农民难以掌握植保专业知识及无人机操作技能,以专业化植保服务机构为实施主体,为农民提供农药与喷洒一体的契约性“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将是未来中国农业植保的主要形式。

未来,中国农民将和美国农民一样不需要自己打药购药,农药的使用者将主要是专业化植保服务机构,以农民自己购买使用农资为前提的传统农资经营体系将被颠覆,真正的以服务为导向的“农资电商”将由此产生。所以,无人机植保推广应用将迅速推动当前农技推广体系暨农资经营体系从产品导向转为服务导向,极大地提升我国农业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