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田:翠柳情絲

 昵称73531636 2021-03-21
【总第135702期】


翠柳情絲
 
作者:徐田
垂柳,她无论是在江南水乡,还是在东北大平原,都袅娜多姿,令人久久縈怀…
在水乡,她带着江南山水秀丽之灵气,细腰柔弱,长絲如瀑,笼烟拂水,风情依依,而一年四季风姿依然…
但是,最美的翠柳,还是西湖。当人们游览西子湖时,若乘画舫,或摇小舟,穿苏堤,过断桥,赏三潭印月时,再回望岸边,绿柳如烟…登岸近观,垂絲逶迤,轻轻点水,拂风系舟,风情万种......
曾记得有一次,我陪朋友,坐小舟游西湖,船家给我讲苏轼咏诗西湖: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将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听后,我不由得联想起,将西湖比拟西子,是何等的奇妙。那是战国时期,生于越国諸暨的西施,传说她河边浣纱是最美之时,西施不仅是容颜美,而且,更美的是那头长长的,烏黑闪亮的秀发,无论正看侧瞧,都是天下之绝色。西施美离不开满头秀发,西湖美,离不开岸边优美的垂柳,若论妆饰,垂柳是西湖绝美之妆。据说,白居易丶苏东坡清淤西湖时,还组织人在岸边和堤边植柳,传承至今。我喜欢西湖,更喜欢观赏西湖边的翠柳。 
我曾工作过的故乡,松嫩平原上的百湖之城大庆,也是平原之水乡,它虽没有一条条河渠穿街入巷,但那一汪汪湖泊,湖边一株株翠柳,也给我带来千般情怀,万般遐想......
北方的翠柳无论在湖边的,还是植于街巷的,同样带有这方水土的风姿和侠气。北方的翠柳,虽然只能披绿两季,但也占尽风头。秋冬时,依其柔弱之躯,却熬过了冰雪之寒侵,风沙之摧残。而春一到,风彩依然,唤来了百鸟栖息繁衍,成就了鸟语花香,这番境界,一直是我的向往,愿于观赏之佳地;她撑荫街巷,扮美廊阁,她欣慰和观听品茶聊天,悠然散步。我愿置身其中,品品茶道,悉闻柳花之香,感受这美好祥和的气氛......
千百年来,从古至今,从江南到塞北,人们爱柳,植柳已成佳话,尤其历代文人雅士曾有诗词留世,民间还有很多轶事留传......
古时,无论寻常百姓家,还是皇宫深苑,都在门前植柳。唐朝田园诗人王维,在巜老将行》一诗中写到: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其中的先生就是陶明渊。他还在另一首诗中写到: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这意思是天子的车舆出千门,穿过重重垂柳,阁道上再回看御园万紫千红的花朵。可见垂柳身价之珍贵。
古代文人,高兴时写柳,郁闷时吟柳,每当经受离愁别绪时,都借之排寂消愁。宋朝大词人柳永,本进士出身,但仕途常有不顺,在一次羁旅途中,用巜雨霖铃》的词牌,其中写出这样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中之意是:酒醒船上时,定神一看,残月在中天,晨风吹来,岸上杨柳依依,不仅怀亲思友涌上心头......
垂柳,也是民间一种美好的寄托,是谈情说爱的最佳场所。宋代大诗人欧阳修写出的千古佳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恋人,在月亮升上柳梢时,约定到柳树下,去卿卿我我,海誓山盟,谈情说爱。这是多么美好事情。每当思之,令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身临其境。若天上的仙女,看到这种情景,也会生凡心,找凡人,到柳下约会…
翠柳虽无花香,有逊花艳,但持久之绿,垂情之长,非花所比。在我心中,是永驻的春色!
 
写于辛丑年二月初二。
作者简介
徐田 一九五四年生人,毕业于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做过秘书,办公室主任,热爱诗词,散文。热爱运动。尤其退休后,把诗歌,散文创作,作为一种营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