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白话读卦-64《未济卦》 《易经》解析人生64种状态事理之64 第六十四卦 未济卦 火水未济 本卦的卦象是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坎为水,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事情尚未完成。意思是事物已经到了尽头,但还没有完成,将来还有发展的机会。 本卦水性下注,火势向上,水火不交,阴阳不得正位,因此是未能完成之意。火在水上面烧,难以煮物,象征“事未成”。与上卦既济卦相反,本卦第一、第三、第五爻为阴爻,第二、第四、第六为阳爻,全部的爻都不正,这也是不成功的意思。但是各爻虽然位置不当,却都刚柔相应,依然充满希望,若能合力拯救,慎始慎终,还是可以变为既济的。本卦的主旨就是,虽然没有成功,但一定要努力,尽可能的使事情成功。全卦揭示在诸事未成之际,如何审慎促使其成,化“未济”为“既济”的道理。 《易经》六十四卦以乾卦、坤卦开始,以既济卦、未济卦两卦为结束,充分反映了《易经》变化的思想。这个世界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的,动乱的终结是安定,长久的安定又隐藏着新的动乱;凋零的终结是繁华,繁华之后就开始凋零;一切在完成与未完成的变化之中。 既济卦、未济卦两卦在六十四卦中的地位是极为特殊的,仅次于乾卦和坤卦。《易经》把事物看做有始有终。终而复始、有生有灭、生生不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由阴阳相聚所形成的天地为起始的,因此乾坤两卦成为了六十四卦之首。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就会有千种变化、万般运动,乾坤两卦之后的各种卦,就是一个各种矛盾发展、斗争的过程。经过无数阴阳消长、事物兴衰的矛盾斗争之后,终于有了一个终结,这就是未济卦,它意味着阴阳协调、矛盾消失、大功告成、万事亨通。 《易经》的“易”有一层意思就是“变易”,因此,既济绝不是最后的结局。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皆大欢喜的结局也不是永恒的。因此,还有变化、还有发展。矛盾止息只是相对的,矛盾的运动才是绝对的,随着旧的过程止息,新的过程必将产生,所以《易经》并不以既济卦结束,而是以未济卦作结。既然“仍未结束”,那么就得“继续努力”,于是本卦之后又会以乾卦的“君子以自强不息”为开始,进行新一轮的拼搏、奋斗。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奋斗不止,这就是未济卦的主旨。 《易经》认为,新旧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演变过程始终在酝酿中,必然由亏而盈,由满而损,反复循环,持续发展,具备无限潜力,使未来充满光明与希望。未济卦揭示了事物总是按着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向前发展的辩证思想。也就是说,过去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会重新归零。因此,不管成功失败,都需要努力。也就是做事都应该保持这样的心态:努力耕耘,莫问收获。 ——未济卦是一个象征事情尚未成功,有亨通之象的常态卦。只要自强不息,继续努力,未济是一定会转变成既济的。 卦辞: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译文:未济卦象征事未成:亨通。小狐渡河接近成功时,被沾湿了尾巴,无所利益。 *注释——未济:卦名,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坎为水,火在水上,火势压倒水势,救火之事,大功未成。所以卦名曰未济。此卦与既济卦构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组卦。《周易》六十四卦,以乾坤两卦开始,以既济、未济两卦结束。乾坤絪蕴,万物化生,繁衍不已,变化不息。既济、未济,代谢无疆。六十四卦这一编排组合,是《周易》变化发展思想突出的反映。——汔(音气):声假作几,将要。 解读:未济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上卦中位,位象相得。但是庸才重事,必至中途颠仆,好比“小狐过河,打湿尾巴,所行无所利”,没有好结果。不过庸才虽居大位,但能顺从君上,不至为害过深,一切尚可补救。正如既济会走向其反面“初吉终乱一样,未济也能够向既济的方向发展,由“事未成”发展为“事已成”,故未济亦有“亨”。未济“亨”是未然之亨。未济的“亨”最终将决定于事态的发展和主观的努力。既济之时要慎终如始,未济之时则要慎始慎终。“自始济以至于济,不可一息而忘敬慎也”,否则就会像小狐涉水,接近成功之时,却濡湿其尾,必将不能成济而无所利。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译文:《彖传》说:事未成而致亨通,是因为柔顺而能守持中道。小狐渡河接近成功之时,实际上仍未脱出坎水之中;沾湿了尾巴而无所利益,说明努力没有持续至终。卦中六爻虽然皆不当位,但刚柔两两相应,勉力可获成功。 *注释——柔得中:本卦六五爻为阴爻,为柔,居上卦中位,是阴柔得位。中:中正之道,犹言所行不合事理。此句针对“小狐汔济”而言,比喻庸才任重事,必至中途颠仆。——虽不当位,刚柔应也:本卦初六、六三、六五均为阴爻而居阳位,都是“不当位”,但是九二、九四、上九均为阳爻,与三阴爻相互呼应,也就是本卦都是阴承阳(阴在下而阳在上),为顺,所以说“刚柔应”。 解读:未济坎下离上,也以内卦为主,内卦为坎险,正体现了未济之卦义,再向外发展,进入离明之体,则有可能转为既济而得亨。《彖传》开头所说的“未济亨,柔得中也”正是解释这一观点的。未济之亨在于柔得中,而未济卦恰恰是处于外卦的六五为柔得中。《彖传》以此说明未济卦以内卦为主,内卦的坎险体现卦义,故内卦无亨可言,只有发展到外卦才有可能转向既济,有亨可言。从卦体上看,六五已走出坎险,进入离明,这是客观条件;就六五自身而言,六五下应九二,上承上九,既能纳刚健,又不违刚,处事柔顺适中,有可济之象,故可致亨。卦辞言“未济,亨”,正是说事未成可以发展为事已成。《彖传》最后说“虽不当位,刚柔应也”,也是从六爻来阐述这一卦义的。未济卦六爻皆不当位,有未济之象,但六爻均刚柔相应,若合力相拯,慎始慎终,还是可济的。正因为有既济的可能性,所以卦名才叫“未济”。 ——“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不续终,是有始无终,顾首不顾尾,首尾不能相续,所以无所利。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译文:火在水上,水不能克火,象征着未完成,这是未济卦的卦象。君子观此象,有感于水火错位不能相克,从而以谨慎的态度辨清事物的性质,审视其方位,使其各得其所。 解读:未济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六五阴爻居于上卦中位,位象相得。但是庸才任重事,必至中途颠仆。好比“小狐渡河,打湿尾巴,所行无所利”,没有好结果。不过庸才虽居大位,但能顺从君上,不至为害过深,一切尚可补救。正如既济会走向其反面“初吉终乱”一样,未济也能向既济的方向发展,未济卦坎上离下,坎为水,离为火,故曰“火在水上”。与既济卦水在火上可以煮熟食物相反,火在水上,永远也不能烧开水,不能既济,所以象征事未成。火在水上,居位不当,君子观此象悟知,未济之时,必须以审慎的态度分辨万事万物,并使之各得其所,以便发挥各自的作用,以促成未济转向既济。以小狐渡河的故事来阐述慎始慎终的卦义。《象传》以上下体为喻象,从另一面揭示了这一思想,同时引导人们去分辨和区别各种事物的不同特点,用其所长,弃其所短,最大限度的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形势的根本好转。这个思路别出机杼,为身处逆境的人改变环境、发展自我提供了行动指南。 ——既济之后是未济,未济能变成既济。既济象征事已成,未济象征事未成。这就说明事物发展变化是周而复始的,如果能遵循这种规律,当然就能亨通了。未济卦中,虽然六爻都不当位,但是这一卦正好都是阴承阳(阴爻在下阳爻在上),都顺,所以未济卦还有相顺应的一面。如果能抑制其不利,发扬其有利,思患,预谋,那么未济之事也能既济。彖辞最后说了这么一种思辨之辞。 初六:濡其尾,吝。 译文:小狐渡河沾湿了尾巴,有所遗憾。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译文:小狐渡河沾湿了尾巴,亦不知道结局将如何。 解读:初六处于未济的开始,并不具备可济的条件,且本质阴柔,力不从心。但初六居于坎险之中,急于脱险,又应于九四,必欲上行,而九四本身并不是中正之才,不会前来援助,如此,则初六的前途可想而知。爻辞以小狐渡河为喻,说明初六犹如柔弱幼小之狐,不度量自己的才力和客观形势冒险躁进,结果未游到对岸就力气不济,沾湿了尾巴,终有憾惜。既济初九阳刚得正,处离明之体,当既济之时以“濡其尾”戒其谨慎守正,不轻举妄动,故得“无咎”。未济初六是自不量力而进,“濡其尾”言其欲济而终不能济,故有“吝”。同样是“濡其尾”,由于所处时位不同,既济初九喻其当济而慎于济,未济初六喻其不当济而急于济。未济初六如此莽撞躁进,其终局如何也就很难说了,故《象传》言“濡其尾,亦不知其极也”。这与《彖传》所说“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的意思是相合的。 ——初六居坎险的开始,急于想脱险,又想往应于九四,而九四对它又无力帮助,所以初六很盲目,明知道前面有凶险,但又禁不住九四的诱惑,还是冒险前行吧,结果肯定不会好。 ——“濡其尾,吝”暗示我们,做事不能急功冒进,更不能贪功冒进,一定要谨慎行事。 九二:曳其轮,贞吉。 译文:向后拖曳车轮使其缓行,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注释——曳其轮。曳(音业):拉、拖,这里指向后拉拽。轮:车轮。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译文:九二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居位适中,行事端正。 解读:九二似乎吸取了初六的教训,虽然上应六五,既有阳刚之才,有得柔中之助,是可以有为的,但因身处坎险之中,谨慎而不敢轻进,犹如向后拖曳车轮使之缓行。能如此谨慎守正,自然可以获吉。看到了九二爻的本质。九二以阳居阴,位并不正,为何言其“贞吉”?这是因为九二得中。我们多次说过,《易》例“正”未必中,而“中”无不正。九二能居于中位,则必能行正,所以《象传》说:“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九二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还处在坎险之中,不能贸然前行,所以将车轮向后拽着一点,这就是一种谨慎守正。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译文:事未成,前进必有凶险,利于涉越大河巨川。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译文:事未成而前进必有凶险,说明六三居位不适当。 解读:历来说《易》者有多种解释,但都不甚圆满。朱熹《周易本义》曰:“或疑'利’字前当有'不’字。”这个看法值得重视,因为从六三的《象传》“位不当也”来看,也是表示“不利涉大川”,说明《象传》的作者所看到的《周易》的确是“不利涉大川”,此后由于辗转抄书,脱去一字。如果加一个“不”字来理解那就顺畅了。六三在事未成之时,以阴柔之质处坎险之上,属居位不当,此时不宜妄动,更不利涉大川,若强行前进,必有凶险。 ——六三阴居阳位。未济,还没有渡过,向前,还是有风险。但是,又利涉大川。明知征凶,还要涉大川,为什么?因为尚未济,还没有渡过,难道中途而废吗?前面的成功不也是在风险中渡过来的吗?所以说,用这种勇气,迎难而上,这样才利于涉大川。“位不当”。这说明此处“位不当”,闯过了这一关又会“位当”,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说,不要看见“征凶”就畏缩不前。而要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译文: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悔恨消失。以雷霆震动之势讨伐鬼方,历经三年战争胜利,被封赏为大国诸侯。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译文: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悔恨消失,说明九四立志于求济的行动。 解读:九四已经脱离坎险进入上卦离明,总体来说命运开始改变,未济将有可济的希望。但九四以阳居阴,处位不正,仍然有悔,须守持正固方可获吉,消除悔恨,故爻辞戒之以“贞吉”。九四处在未济之时,要真正的守正除悔,不能靠坐等,而应奋起斗争,立志于求济的行动,这就是《象传》所言“贞吉,悔亡,志行也”之意。天下不会掉馅饼,要想拯救未济走向既济,就要全力以赴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斗争,像爻辞所比喻的那样,以雷霆震动之势讨伐鬼方,坚持不懈的战斗三年必能取得胜利,获得封赏。既济九三倒转过来就是未济九四,故其喻象相同,不过既济九三与未济九四两爻喻意各有侧重。既济已处于事成之时,言高宗伐鬼方之事,只是说明胜利来之不易,故在胜利后要谨慎行事,“勿用小人”。未济处事未成之时,举伐鬼方之事,意在说明要经过艰苦斗争才能转向既济;而三年得胜更是强调斗争的艰巨性、持久性,劝勉九四拼搏到底;“有赏于大国”则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必可获得成功。 ——“志行也”,说明九四立志于救济的这一种志向。这里还是说明未济,还要济,未济而豫济,未济而要济。正因为未济,所以还要济,坚持不懈。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译文: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君子具有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译文:君子具有美德的光辉,说明六五为文明之主,辉耀天下,带来吉祥。 *注释——晖:晖同辉。 解读:六五是未济卦的卦主。六五是从未济转向既济的关键。六五虽以阴居阳不当位,但居中,居中则无不正,故可守持正固获得吉祥,而没有悔恨。“悔亡”是有悔而后悔亡,“无悔”是根本没有悔恨。所以六五爻位非常好,《彖传》所说“未济亨,柔得中也”,指的正是六五。六五居上卦离体之中,是文明之主,他不仅自己能守持正固获得吉祥,没有悔恨,而且以柔居刚,下应九二,象征着他能带领大家共同渡过未济难关,进入既济的太平盛世。故爻辞将六五君子之德比作东方的太阳,礼赞太阳驱散了乌云,光照大地,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蓬勃生机,带来了幸福吉祥。《象传》说“君子之光,其晖吉也”,正是着眼于这一点。“晖”是阳光照射、光披四海之意。君子之光所以能带给人们吉祥,是因为它不是只照亮了自己,而是同时照亮了大家,使人们告别黑暗走向光明。 ——“君子之光”的光,这里有几种意思。一种是荣光,获得了奖赏;还有一种是道德之光,一种智慧之光。这就是君子之德,表现在他成功以后还要继续其未济之业。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译文:怀着必胜的信心举杯庆贺,没有害处。但若沉湎于饮酒,就将犹如小狐渡河沾湿头部,必然有失正道。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译文:沉湎于饮酒如同小狐渡河沾湿头部,说明如此下去也太不知道节制了。 解读:上九以阳居未济卦之极,物极必反,未济遂成既济,于是举杯庆贺,天下太平。但是作者笔锋一转,指出此时若沉湎于饮酒,就会转向其反面,重演“小狐濡首”的悲剧,正道尽失,既济又将变为未济。在这最后一爻中,作者巧妙的再次浓缩和再现了未济——既济、既济——未济这一“物不可穷”的观点。一方面警醒世人,慎待人生,须臾不可耽于逸乐;一方面彰显其志,揭示了事物总是按着否定之否定的形式向前发展的辩证思想。 未济卦:本卦、互卦、错卦、综卦
***南京教学点、三易元文化传播 |
|
来自: 昵称36840551 >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