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胤祥为何倒掉图里琛送的酒?这可能是他唯一的“污点”

 湖蓝橙黄 2021-03-22

热河狩猎途中,皇十四子胤禵仿照太子笔迹,用一份假冒的“调兵手谕”调来了驻地热河的凌普军队,进逼康熙行宫。虽然叛军的逼宫计划几乎等于白扯;虽然康熙皇帝已经明确了“调兵手谕”有假;更重要的是,包括康熙皇帝在内的所有人都明确皇十三子胤祥绝对不会协助太子胤礽调兵谋反,但康熙皇帝还是下达了“圈禁”胤祥的命令。

图片

康熙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里面有三方面的考虑:

1、坐实胤祥配合太子胤礽调兵谋反的罪行,让背后策划这一切的“八爷党”放松警惕,相信阴谋已经得逞,从而暂时放弃再次进攻的念头。

2、太子胤礽已经被废,作为“太子党”成员的皇四子胤禛,尤其是当时一直陪伴在太子身边的胤祥,势必会受到牵连,遭受来自各方的攻击。为了保护胤祥,更为了保护胤祥背后的胤禛,康熙皇帝才会“先下手为强”,用“圈禁”的方式予以保护。

3、最后一点,也就是康熙皇帝在“教育”诸位皇子时提到的:

“朕处治胤祥,是不容他在国家逢此大难之际,不知天高地厚,口出狂言,煽乱朝纲。什么无情最是帝王家,什么骨肉相残,难道朕是无情之人,是骨肉相残的无道昏君?”

在当时的混乱局势下,皇子们虽然已经开始将储位争夺摆在了明面上,但康熙皇帝不能承认,更不能在局势未明朗之前作出任何惩治决定。说白了,叛军逼宫和太子被废已经让局势处在了失控的边缘,康熙皇帝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大局稳定”,更是不允许任何人再添乱,再生出祸端。胤祥的危险言论,几乎直接冲击了康熙皇帝努力维持的局面,万万不可再继续。

废黜太子,圈禁胤祥,再对当晚上窜下跳、直接向储位发起进攻的皇长子胤禔予以严惩,康熙皇帝的接连操作让皇子们顿时没了脾气,大清皇权的权威性和稳固性再次得到了充分保证。

图片

只是,“尽到了兄弟情义、尽到了臣子忠荩”的皇十三子胤祥却成了康熙皇帝稳定局面的牺牲品。

既然是牺牲品,胤祥心中自然会有冤屈;可在图里琛为胤祥送吃喝、送火炭、送酒的次日,就发生了这样一幕令人无法理解的情节。

对于胤祥当晚的表现,图里琛予以了如此评价:

“十三爷,我们这些人都是您带出来的,大家都知道您是个侠王,没有一个人不打心眼里佩服您的为人!就连皇上……昨儿晚上,皇上下旨关了您以后,还夸您有情有义呢!”

正常情况而言,图里琛的这句话无疑解开了胤祥心中的不解,化解了胤祥心中的冤屈,最起码胤祥会清楚康熙皇帝并没有将自己划归到叛军逼宫事件中去。按道理讲,此时的胤祥应该高兴才是,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胤祥听到这句话以后,非但没有高兴,还默默走到窗边,眼含热泪地倒掉了图里琛送来的酒。

胤祥的眼泪,到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沉冤得雪以后的感动?那也不用倒掉酒啊,甚至按照胤祥的性情,应该把酒言欢才是!

这壶酒是图里琛用以表达对胤祥的“敬佩之情”,佩服的是胤祥的“为人”、胤祥的“有情有义”。那么,胤祥将这壶酒倒掉,就能直接说明一个问题,他心中有了愧疚,有了对不起图里琛评价的地方。

图片

那么,胤祥的愧疚何在呢?

我们先来看下康熙皇帝对胤祥的“夸赞”:

“无论新太子是谁,但这个人一定要有德。胤祥在这一点上就不错,他敢于在胤礽将获重谴的时候,不避嫌疑,陪着他,护着他,他尽到了一个做弟弟的情义,也做到了一个做臣子的忠荩。”

兄弟之情、人臣之忠,胤祥无愧“侠王”称号!

我们再来看下胤祥被释放以后,自我表达的“忠荩”表现:

“我从小就没了娘,在几个阿哥里面就是你和太子对我好!太子的名分早已经定了,我怎么能够背叛他呢,就在这次他被废之前,我还是抱着这份心思,我会拼了死命去保他,全了君臣和兄弟之间的这份情谊,所以,我也就这么一下子豁了出去,我的心里也就一下子放松了!”

也就是说,胤祥在太子胤礽将获重谴的时候,不避嫌疑,陪着他,护着他,有着对其自幼疼爱的回报,有着君臣名分早定的人臣之礼,更有着兄弟之间的情义。

图片

不管怎么说,胤祥的侠王形象都很稳固,心中更不必有丝毫愧疚。

只是,我们如果再往前看,来到太子胤礽被撞破丑事,叛军逼宫尚未发生之前,你就会发现胤祥唯一的“污点”所在。

我们再来看下太子胤礽被撞破丑事,慌忙来找皇四子胤禛商量对策时,胤祥的具体表现。

对太子胤礽的前来,邬思道有着自己的看法:

“这当口,他是个是非之人,你们谁都不能去见他!如果邬某所料不错,太子要坏事,他的被废就在眼前,现在局势晦暗难明、变幻莫测,你们万万不宜和太子见面,否则正好予人以口实啊!”

可面对邬思道的劝阻,皇四子胤禛给予了这样的担忧:

“可是,我要是不见他,他呆在这儿不走,岂不是更会坏事!”

图片

就在这两难的时候,胤祥站了出来:

“好了,四哥你在这儿待着,我去见太子!有我老十三在,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我四哥不陷进去,天就塌不下来!”

虽然胤祥没有按照胤禛和邬思道的交代——“他扔什么,你接什么;接了什么,放什么,一句瓷实话不说”来应付太子胤礽、虽然胤祥到底给出了两个“保全”态度:1、只要你不谋反、不叛乱,就算是有天大的事儿,我和四哥都保着您;2、您的家人,还有她都交给我了,只要有我十三弟在,就有他们。

但别忘了,胤祥之所以出来见太子,并不是为了保全太子,而是为了避免皇四子胤禛陷进去,避免胤禛惹上更大的麻烦。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对其“尽到兄弟情义、尽到臣子忠荩”的评价,是判断错误,是高估了胤祥这一次的表现。

这才是胤祥心中愧疚的真正原因所在,也就是说,胤祥“不配”再喝那壶用来向自己致敬的酒。

图片

当然,太子胤礽“不尽职、不修德,深失众望”,也不值得胤祥再“拼了死命保全”,但胤祥保全太子胤礽的初衷毕竟不是康熙皇帝所言的如此高大,更非图里琛所言有情有义的侠王形象。而这些,都是胤祥不能接受却也不能明言的愧疚,所以,他也就只能用“倒酒”的方式来惩罚自己!

参考资料: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雍正王朝》

(本文仅基于《雍正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