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真正的黄陂速度!新医院、公路、会展文旅城等,个个推进速度惊人

 前川公子 2021-03-22

黄陂观察,观察黄陂



01




“黄陂速度”是褒还是贬呢?各人因为所见的范围不同,自然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
小编生于黄陂,17岁之前一直没离开过,后面虽因生活所迫而流落他乡,对黄陂仍然是爱恨交织,年轻时瞧不起黄陂,觉得黄陂什么都不如别人,过了30以后慢慢理解了黄陂,黄陂发展之所以不够完美,非不为也,很多时候其实是不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望过去,感慨万千,我们的黄陂似乎永远在追赶,极少做时代的领先者或者弄潮儿,这一点,相信只要离开黄陂去外地打过工的朋友都深有体会。
作为武汉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城区,黄陂本应在武汉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可惜过去风头完全被东西湖和江夏盖过。
为何会如此呢?题目很大,小编的水平有限,就不展开论述了。

02




过往,人们对黄陂最诟病的是工程修建时间拖的太久,一条道路起码修个3年5年(盘龙城的几条南北向道路,说了多少年了,一直和巨龙大道连通不了),小编问过专业人士,人家笑笑,说钱不到位呗。
一个字,还是“穷”,黄陂面积太大了,随便修条路都是20多公里,20多个亿的投资,而黄陂去年的地方一般预算内收入不过才60多亿(教育,医疗就占去大半,基本没有余钱投入交通基础设施中去,只能靠土地出让收入来修路)
当然,人的方面也是一个因素,见困难就躲,还是见困难就上,不同的选择也会对道路建设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盘龙三路和足球主题公园就这么放着多少年

03




但今年的“黄陂速度”完全超出我想象,我们先看看Z府投资项目吧。

首先是前川线,小编加入了一个地铁群,建立4年了,从2017到2020上半年,群里每天都是愁云惨雾,每天都有人问前川线开工了没(一千多天,天天有人问,能坚持4年的群友确实不简单),一点风吹草动就能让群友亢奋半天,但谁也没料到,进入今年5月以后,前川线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5月15日开标,5月31日宣布开工,6月中旬全线打围,8月30日第一台盾构机开挖。

新黄陂区人民医院,位于前川城南下李湾附近,要不是有这个医院落地,估计绝大部分黄陂人不知道,也一辈子不会去那个地方,7月份宣布新医院开工,两个月后,场地基本平整完毕,即将进入楼群施工阶段。
小编昨天亲自去现场看了一下,工地很热闹,打桩机很多。

还有盘龙城的几条路,盘龙三路,四路和叶店路,终于开始建设最后的100米了(和巨龙大道的连通),小编过去确实难以理解,就剩下最后的几十米了,为什么要放几年不和巨龙大道打通呢,小编相信有困难,但真的大到不可克服吗?
今年YQ过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04




接下来是企业投资项目

位于盘龙城宋家岗的绿地天河国际会展城,总投资500亿,8月21日揭牌,9月12日就宣布开工,首先建设三块住宅和会展中心。
位于前川的长江文旅城,总投资750亿,4月份融创和黄陂签订协议,8月底土地挂牌,9月中施工区域的的围挡就开始竖起。
还有位于前川的黄陂产业新城,总投资260亿,公路和住宅的建设速度也相当快,新十公路拓宽改造1期全面开工4个月后就进入了路面摊铺阶段,产业新城内开发的住宅-孔雀城从进场到楼层修到6层左右也不过5个月的时间。
这三大项目总投资已超过了1500亿,如果按计划顺利完成,黄陂的GDP肯定会一直在新城区遥遥领先。

05




这些超常规进行的工程,充分说明搞项目,第一资金很重要,资金到位,工期不用担心,第二责任感更宝贵,有绩效考核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热情和干劲。

当然,有表现好的,自然就会有表现一般甚至差的。
比如前川中环线,2016年就宣布开工了,竣工日期一拖再拖(明年底都未必能全线贯通),原因很简单,PPP项目,企业先掏钱修建,因为资金的问题,施工断断续续,今年春节后就全线停工(所以说PPP对承包商实力要求一定要高),最新消息是,中环线南段已恢复施工(昨天看到十几个工人在中环线南段忙碌)。
还有程家墩立交,川龙大道改造等工程,不能说停工了,每天还是有几个人在那里施工的,但就是等不来大规模开工的场景,说白了,还是两个字“资金”,今年啥情况大家都清楚,这种单纯由黄陂区出资的项目确实存在钱的问题。

06




希望黄陂明年,及以后,也都保持这种速度,不开工则以,一开工就提前,最起码也要按工期完成,那种一条马路修5年的事情最好不要再有了。

您如何看待今年的超常规发展呢?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