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马虎 ▏一个和尚和医圣爷的故事

 摄影说事 2021-03-22

一个和尚和医圣爷的故事

马秀华  撰文/摄影

(走进医圣)

最近,在南阳发生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个和尚把一幅张仲景的浮雕石刻相框隆重地送给南阳医圣祠。

(妙宝法师与许松阳居士抬着医圣像,在锣鼓队、居士护送下走进医圣祠

(妙宝法师把仲景圣像交到南阳医圣祠、南阳张仲景博物馆、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馆长刘海燕手中

张仲景,是南阳人,是南阳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世界人的骄傲。

“医圣”,这是历史赋予的名号。

南阳医圣祠是南阳历史上祭祀医圣的地方,张仲景墓就在医圣祠内。

和尚修行在寺院,是佛家的弟子。医圣是民间的圣人,也有人把他归为道家一圣。佛家弟子,怎么走进了民间的祭祀地?

刘海燕(右)释妙宝(中)许松阳(右)共同上香叩拜

(妙宝法师亲自燃香)


这话需要分几头儿说——

♥ 慈 悲 大 爱 

张仲景虽是南阳人,但在长沙做太守(202),值长沙流行瘟疫,乃升堂行医,为民治病。故长沙也有“张仲景祠”,抗战期间被日军炸毁,文物尽失。民国时期当地中医自发捐款,在旧址上重建“张仲景祠”,但规模只有3间。当代由于城市规划,楼群林立,“张仲景祠”现在是个是么样子?

2017年春,南阳玉山寺住持释妙宝法师与许松阳、爨素梅居士前往仰慕已久的长沙“张仲景祠”故地拜谒,多方打听,寻寻觅觅,只寻到天桥下马路边的边沟旁一块碑记,右侧嵌仲景浮雕像一块,约0.75米高,其上溅满泥水。妙宝法师等人看到家乡的“形象大使”、一代圣人,竟如此冷落异乡街头,以佛家特有的慈悲情怀和大爱担当,当即欲发心把圣像请归故里南阳,无奈限于条件,只好用手机拍下一幅照片回来。 

这一想法得到了南阳医圣祠、南阳张仲景博物馆、张仲景医史文献馆馆长刘海燕的支持。于是就有了和尚送医圣爷的场面。


♥ 最 “冷 清 ”的

 一次佛 事 

没有长长的居士队伍,没有敲打法器的班子,没有众声诵唱的场面,玉山寺住持妙宝、监院妙智法师亲自打法器,一个团队变成了二人诵唱

释妙宝法师亲自护送仲景圣像到南阳医圣祠,端庄地陈放在张仲景墓前,与馆长刘海燕、释妙宝、许松阳共同上香叩拜,分别发表短暂讲话。之后,释妙宝征得医圣祠同意,以佛教的最高礼仪,进行了最简单的、人数最少的、而且是最庄严的洒净仪式。今天,由于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没有长长的居士队伍,没有敲打法器的班子,没有众声诵唱的场面,玉山寺住持妙宝、监院妙智法师亲自打法器,一个团队变成了二人诵唱经咒,他们还是虔诚地一个仪轨不少地认真进行着,他们感恩长沙仲景圣像能平安落座南阳医圣祠,祈福医圣护佑家乡人平安健康,祈福世界和平、全人类健康、长寿!

(妙宝法师在绕仲景墓洒净)


(妙宝法师一边敲击引磬,一边主法虔诚诵经)

(妙宝法师在洒净)

(妙宝法师绕仲景墓四周洒净)

(妙智法师配合妙宝法师虔诚地诵经)


张仲景是真正的佛

什么是佛,“自觉、觉他”。谁能做到这一点,都是佛。

张仲景从家乡辗转到长沙,官至太守,他给后人留下的《伤寒杂病论》,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成为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而且,当天下苍生面临瘟疫灾难,“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时,张仲景目击心伤,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身体力行,救度了多少人类的生命,无法统计。说到这里,妙宝法师说:这,才是真正的大菩萨,是佛啊!

(在后殿拜谒王叔和塑像)

(在后殿拜谒张仲景塑像)

(妙宝法师在医圣祠后殿,绕圣像三周)

说到道教与佛教的关系,妙宝法师认为:

我们必须倡导宗教和谐理念,无论何种教派,都是教人弃恶从善。引导得好,都有促进人心稳定、人类和谐、社会安宁等积极作用。提倡“坚持爱国爱教;主张平等包容,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不同的信仰选择;弘扬和谐理念,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参与建设和谐文化;维护宗教信仰的纯洁性,防止和反对歪曲、利用宗教;发挥宗教积极作用,发扬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优良传统,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积极作用。”

(送圣完毕,妙宝法师跟居士一起走出医圣祠)

(医圣爷,您永远在我心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