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斑狼疮小鼠模型介绍

 生物学渣 2021-03-23

最早由Murphy 和 Roths 于1979 年建立。

由 LG/J、AKR/J、C3H / Di 及 C57BL /6 品系小鼠复杂交配产生,因 Fas 基因出现凋亡相关突变,即 lpr (lymphoproliferation,淋巴增殖基因)。因此T 细胞、B 细胞和巨噬细胞出现凋亡缺陷,进而 T 细胞增生,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侵蚀性关节炎,抗DNA、抗 Sm、抗 Su、抗核苷 P 抗体,高滴度 ANA,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以及类风湿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许多免疫学异常及组织病理变化均可在SLE小鼠模型中见到。因此,建立红斑狼疮动物模型,便于更好地研究人类SLE的病因,发病机理及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目前世界上两种最常用的自发红斑狼疮小鼠模型为MRL / MpJ-Fas lpr / J和NZBWF1 / J。这些模型比其他小鼠品系概括了人类SLE的更多临床特征,并已广泛用于临床前功效研究(Perry等,2011)。

红斑狼疮小鼠自身抗体简介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主要是IgG,其次是IgM和IgA,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ANA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阳性,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ANA检测在临床自身免疫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筛查试验。抗核抗体检查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筛选试验。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性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

抗ds-DNA 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是抗DNA抗体中的一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清学标志物,而且是临床上最常进行的一项实验室检测指标。SL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明确,目前通常认为,是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机体正常的免疫耐受性受损,导致对自身组织产生免疫反应而出现组织损害。抗dsDNA抗体主要出现于SLE患者的血清中,对SLE患者的组织器官损伤有致病作用。抗双链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60%~90%),活动性标志。抗dsDNA抗体与SLE的关系密切,且随疾病的活动度而升降,病情好转者其滴度多下降甚或转阴。

抗RNP /sm 抗体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即抗RNP抗体,是一组自身抗体,也属于抗核抗体。可见于35%~45%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和95%~100%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既有肌炎又有红斑狼疮和硬皮病特点的一类疾病。抗RNP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病检出率不高。其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它作为一种标记性抗体,在诊断和鉴别诊断红斑狼疮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上有重要意义,但是与疾病的活动和稳定无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