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玉庭】有趣的“将错就错”​

 西岳文化 2021-03-23

文\张玉庭

有趣的“将错就错”

所谓“将错就错”,就是在反驳时“故意坚持”对方的同一个“逻辑”,延用对方的同一个“思路”,使对方张口结舌,陷入困境。

比如,某甲总喜欢吹牛,有一次当着某丙和某丁的面又吹了起来:“我能妙解汉字,比如'吕'字就意味深长。为什么?因为这叫口对口,是说两个人在亲吻!”不料话音刚落,某丙就将错就错地反问了一句:“这么说,'品'字肯定是三个人在亲吻。”某丁的反驳更让某甲难堪:“照这么说,'器'字就是四个人和一只狗在亲嘴。”某甲听了,顿时哭笑不得。显然,他在丙丁的反驳前出了个大洋相。

还有个故事。一次,有个武将曾挖苦文官:“你们文人没用!诸葛亮七擒孟获, 逮的就是姓孟的,这位姓孟的,肯定是文人孟子的后代!”见文官没吭声,武将得意之极,不料彬彬有礼的文官笑着回了一句:“可是您注意了吗?捉孟获的那些武将再有本事,也得听孔明的。孔明是孔子的后代,他威风八面,居然能把那些使枪的,用棒的,玩拳的,耍刀的,指挥得滴溜溜转!”武将听了,顿时张口结舌羞红了脸。

请注意这里的文官,他之所以成功,正是得力于这种“将错就错”的方法----既然你把孟获“歪曲”成孟子的后代,我也就“照葫芦画飘”,把孔明“歪曲”成孔子的后代。

尤其有趣的是,此种技法在“实战”中十分有效,总能使吹牛者或故意歪曲者吃尽苦头。

请再细品下列事例.

一次,A在B和C的面前猛吹他家的猫:“我家的猫特别聪明, 你问它和尚住哪,它总能立刻回答:庙(妙)----”B听了立刻笑了笑:“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家的老山羊特别聪明,只要见到扎小辫儿的女孩儿,总能恰到好处地喊一声'妹妹----(咩咩-----)!” C 的回答更妙:“和你家的猫比,我家的狗更聪明,会做语文作业。有一天,老师让大家用'水'字组词,它立刻来了句:'汪汪',怎么样?水汪汪难道不是个好词?”听到这,原本得意洋洋的A果然面红耳赤不再吭声。

如此看来,“将错就错”并不是认可错,赞美错,而是要用魔鬼的剑砍向魔鬼的头,让错者大出其丑!

这种方法挺“尖刻”挺“活泼”,极富杀伤力。

如果感兴趣,您不妨试试!


作者简介:张玉庭  淮南师院中文系教授 安徽作家协会会员 《读者》杂志签约作家,出版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主编小作家丛书《小荷才露尖尖角》、《看我七十二变》、《梦,从这里起飞》、《神奇的童话树》等。有大量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如各种年选、双年选和不同版本的小小说精品集、语文教材、教辅用书、中考试卷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