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文本的真正视角切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心得

 立达语文 2021-03-23

笔者一直认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一如语文教学所面对的文本本身,也应该是一种创思的过程,一次审美的过程,一次再创作或二度写作的过程。进而言之,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也如同一篇文章展开的过程,有起承转合,有前后呼应,同样也有着审美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如果达到了这样的境界,才是一种真正的语文教学。

这样一来,语文教学就应该呈现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如果一个执教者一开始便企图掀起教学高潮,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便很难将学生拖进文本,很难使学生获得一种审美的感悟。这跟真正的文学是如出一辙的。优秀作品从不会以一惊一咋的起伏吸引读者,而是以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的描摹与提炼来抓住读者。

真正的语文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抓住学生的过程。在这里,笔者再一次认为著名的评论家阿尔贝·贝甘的话非常精当而到位:“抓住,这是语言的最美的动词呀!”[1]

正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思想指引,笔者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对教材及教学过程的处理,紧紧抓住文本的真正视角,并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效的梳理与深度解读,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笔者是这样设计这一长文的教学的。

在反复研读教材之后,我的眼光落在了脂砚斋的评点上。这篇课文在入选江苏省高中语文教材时,编者在这个专题下将脂砚斋的评点作为教学专题的标题:总借俊眼传出来。

这一标题,非常巧妙地对小说的表达方式作了高度而精当的概括。作者正是借黛玉的一双俊眼与慧眼,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来展示小说的典型环境,让贾府中一些重要人物登场亮相,并为主人公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作了安排。同时,巧妙地进行了视角转换,在第一次展现了黛玉眼里宝玉的形象的同时,也借了宝玉的一双俊眼,第一次通过宝玉的视角对林黛玉的外貌进行了细致描绘。

基于此,我在简要介绍了前五回的内容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渡语:

《红楼梦》真是一部奇书,其实全书真正展开的地方是在第六回,前五回忙着耍花招,交代、伏笔、障眼法。待一切安排妥贴,第六回正式开始写小说了。如何开头呢?我们平时说的,开头“切口”要小。曹雪芹正思“从那一件事写起方妙?”,好了,“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开始了以刘姥姥的老眼“切入”荣府中去。

现在,我们还是从这双“老眼”移开,来关注课文中的这双俊眼吧!

这里,我其实已经不着痕迹地将课文的教学重点及教学的主要目标揭示了出来。如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认真投入,在这里定会获得一种感悟的。

从“老眼”过渡到“俊眼”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总借俊眼传出来’中的'俊眼’指的是谁的眼睛?”

这一问题的难度不大,几乎所有同学都可以回答出来。

然而,接下来,我突然发问:此处俊眼是指林黛玉的双眼,然而,对于锦心绣口的林黛玉,在描写她的双眼时,可不可以说成“慧眼”?

讨论后明确:林黛玉。似乎更可以表述为“慧眼”,因为文中写林黛玉的外貌时,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古人认为心窍越多越有智慧。

接着又进行提问:在文中有一处描写,“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又是指谁的俊眼?这是不是在写林黛玉的眼睛呢?

这一问题的设计目的,既是想让学生再一次全盘熟悉课文内容,同时,也是借此对脂砚斋进行质疑,使学生明白,再高明的批评家或作家,都有可能在用词方面有所失误与偏颇,从而树立学生语文学习上的自信心。因为“俊眼”一词,并没有非常贴切、非常准确地写出林黛玉眼睛的特色,至少从个性化的描写方面,这样的词也可以用于探春。

然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双俊眼看到了什么?“传出来”又传出来什么?

这一问题统摄全文的主要内容,因为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主要人物,都是通过黛玉的这双“俊眼”和“慧眼”看到的。林黛玉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

在这里,笔者还着意引导同学们关注东廊三间小正房内,三处写到“半旧”:“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和“半旧的弹墨椅袱”。及至后来贾宝玉的描写中,也有“半旧”一词:“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然后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里用“半旧”?可不可以用“半新”?在引发学生讨论后明确一点:这里是曹雪芹的大胆之处,也是曹雪芹的匠心独运之处,也只有林黛玉这样独具慧眼的人,才能从这半旧之中看出一个贵族之家百年旺族、世禄府第的气派与尊贵,绝非那种簇新的暴发户之家可比。也只有用“半旧”一词方能表现出一种豪门贵族的大气。就是这样的用词处理,非常含蓄而真实地揭示出作者的高贵身世。

在引导学生讨论了“总借俊眼传出来”“传了什么”,继续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传”。

如何传?无非是从见、闻、思这三个角度来进行的。而这三个角度都出自一个人,那就是林黛玉。

这里就有一个视角的问题。全文的见、闻、思都是经由林黛玉发出的。为了强化这一问题,笔者在执教过程中,特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部分,经过分析点拨,学生发现,文章中几乎所有的心理描写段落,都是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在这样的基础,笔者水到渠成地作了如下总结:

小说通过林黛玉的见、闻、思来进行展开,这种写作手法,其实是一种假性第一人称写法。看上去是第三人称,但实为第一人称,在这种视角之下,所有的环境描写与人物活动,都是一种焦点透视,即全部集中在林黛玉一人的视角之下。

因而,在进行情节分析时,学生便注意到了从林黛玉的视角进行分析:初进贾府、拜见贾母众人、自述病情、初见王熙凤、拜见大舅贾赦未遇、拜见二舅贾政未遇、陪贾母进餐、初见贾宝玉等情节如此安排,也是服从于林黛玉这一写作视角的。所有的情节,都统摄于黛玉的视角之下。

然而,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小说中的视角也还是出现了暂时的偏离。笔者于是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请你找出视角暂时偏移的地方。文章中第二处偏移视角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处理?(提示:视角的存在是以心理活动存在为前提的)

一是偏到“众人”处:“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二是偏移到贾宝玉处,用贾宝玉的一双俊眼来看林黛玉,读者也是通过宝玉的视角看到了那双“俊眼”、“慧眼”的主人的。但第一处偏移转瞬间完成,第二处偏移则非常充分。这是为了表现男女双方主人公的需要。文章在这一偏移过程中,有一些必要的交代:“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寻找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部分,并引导学生注意,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只有视角人物的心理活动,才得到了最充分的展开,笔触不再涉及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要么通过动作描写,要么通过对话来进行刻划。譬如贾母对外孙女的疼爱,是通过搂、叫、哭等动作来完成的,王熙凤的心理活动则是通过她的独特的语言来展开的。

正因为运用了这一种类似于西方油画中的焦点透视的写法,所以在写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及她对人的评价时,作者就非常放得开,在俊眼之中,可以一展外部环境之全貌,在心灵之中,尽展一己之喜怒哀乐与爱恨情愁。

关于人物的心理活动问题,我这里设计了这一个题目,请同学们完成。

讨论:课文中有一处细节,希望大家讨论讨论,揣摩一下黛玉的心理活动:

刚进贾府,贾母曾问及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在宝黛初会时,有这样的描写: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 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同是关于念书的话,为什么黛玉的回答前后不一致?

明确:因为贾母的态度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不主张女儿家读书,所以黛玉也立即改变说法。表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细心与那种寄人篱下的敏感,深怕得罪他人,也惟恐被人耻笑。

细节对于支撑起小说来非常重要。细节可谓是小说的生命。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这里的细节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的内容,非常深刻地展示了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也非常完美地表现了作家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技巧。

《林黛玉进贾府》的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应该是放在林黛玉的视角这一角度,然而,这一部分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凤姐的出场。如何处理好这一教学内容,如何使这一教学内容与文本的真正视角进行榫接,笔者很是花费了一番心思,最后决定以一种迁移的方法完成这一内容的教学,借此既让学生领会到凤姐的性格特点,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什么是小说的视角。

我是这样处理的:引导学生对凤姐出场这一情节高潮进行改写,将写作视角转换到凤姐这里,着重对凤姐的心理进行细腻的刻划与描写。

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王熙凤那种逢迎贾母、显耀自己、恃宠放诞、虑事周到、精明能干、明是一盘火暗是一把刀的人物特点。

学生们从凤姐的角度,就她的出场、与黛玉相见的片断进行了改写。笔者本人模仿课文,以假性第三人称视角展开,同时模仿曹雪芹的笔意,进行下水示范:

(第三人称视角)这王熙凤,早听得扬州姑妈家的女儿要来,便早做下了准备,刻意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头: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越发显出那种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的神情。

耳听着那里太君差不多已与黛玉厮见毕,贾母话音刚落,这熙凤便笑着高声说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这是让林家女儿知道,这贾府上下,只配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而独熙凤可以这样放诞无礼。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这熙凤从后房门进来,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对黛玉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的玩笑,让这熙凤心里特别舒坦,脸上笑意又增了几分。而黛玉则有点茫然,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惊为天人,早想好了如何夸赞黛玉的辞儿,要的是让贾母高兴,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一边拿眼睛偷觑贾母。谁知贾母却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心知不妙,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算是将这一节尴尬掩饰过去。……说话时, 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 ”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没了好口气,道:“有没有,什么要紧。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连忙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这熙凤见了,心头一喜。总算是猜到了姑妈的心思了。

(这一篇非常到位地展示了凤姐的心理特点,同时顾及到了原作的语言风格。心理活动描写抓住了关键点,譬如出场之时,贾母玩笑之时,与贾母对话之时。)

第二种则直接使用第一人称视角,笔者则以自己的《百年孤独》版的笔意与风格完成,极尽心理描写之能,形成一种浓郁的小说风味。

第一人称)很多年之后,当我被囚于狱中,当我即将走完这生命的旅程,我都无法忘记那一年的残冬季节。那个时节的天光,在我送给黛玉那顶花帐的藕合色面料上跳跃着凛冽的寒气。当然,我更无法忘记那一天,我第一次见到黛玉这个早已香消玉殒的神仙妹妹,她不独让宝玉摄魂夺魄,她也让我意绪难平。

那一天,她从扬州远道而来。

我早已知道扬州姑妈家的女儿要来。我早听说她美若天仙,形容俏丽,让所有女人都心生嫉妒。我不可以在她面前丢了威风。我要让她知道,在这荣府里,我既是真正的女人,也是真正的主人。

我揽镜自照,看看平儿为我收拾的行头。我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了:

我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我对着镜子细看自己的面容,很好,非常漂亮,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我自知自己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然而,今天我却不可以失了往日的威风。我仍然要让自己的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在这荣府,是一种必须。

那边笑语喧哗,黛玉肯定来了。而且也肯定与太君厮见已毕。我该出场了。

我走到屏风之后,掐准了贾母的话音落地,然后高声笑道:“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一时间,屋内寂然无声。贾母也将眼睛看向了我。我施施然向屋内走去,向黛玉走去。侍女们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在一群媳妇丫鬟的簇拥下,我兴头十足地走进了屋内。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着对她说:“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贾母的玩笑让我非常开心。在荣府,这个至高无上的老祖宗只肯跟我开开玩笑。孙儿辈之中,除了宝玉是他心尖上的肉,接下来,便是我了。黛玉新来,也只是外孙女儿。我看见黛玉一脸的茫然,站在那里,一会儿看着贾母,一会看着我,一会儿又望向身旁的姊妹们。她肯定不知道现在该如何称呼我了。我心里像喝了酒一样的沉醉,我微笑着,只见众姊妹连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

黛玉陪着笑与我见了礼。喊了我一声嫂子。我开心地大声答应,便携着黛玉的手, 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然后送至贾母身边,按着她的肩,让她坐下。

……

本课案通过视角分析进行解读,力图用一种最简单的方法来解读比较复杂的文本,长线穿珠,一贯到底,紧紧地抓住了学生,收取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作为教者,所有的施教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解读之法,只是一家之言,一家之法。进入《红楼梦》的方法有很多,路径也有很多。只要同学们用心留意,便会有自己的读书之法,同时也能获取一双观察世界的慧眼。

至此,可以说,笔者非常到位地完成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任务。

笔者这两节语文课,得到了语文课堂现场论专家吴礼明先生的高度评价,他在读完我的课案设计及看完我的课堂视频后,这样写道:

    对于课文的处理,鲁老师实际上只提了两个问题,“这双俊眼看到了什么?'传出来’,传出来什么?”:然而在课堂整体设计上,这恰是一个大手笔,成了恢弘叙事的一个强有力的组成部分。

这一教学思路非常清晰,也很简洁。这也是小说本身的诉求。他将 “写作视角”这一问题锁定在“视角的存在是以心理活动存在为前提的”这一文学原则之中。教学过程在“心理活动”上做了很多的理解的“眼”,而这些“眼”又统统归于林黛玉一人:“正因为运用了这一种类似于西方油画中的焦点透视的写法,所以在写林黛玉的心理活动及她对人的评价时,作者就非常放得开,在俊眼之中,可以一展外部环境之全貌,在心灵之中,尽展一己之喜怒哀乐与爱恨情愁。”于是,我们发现,在课堂上,他提玄而勾要,要言而不繁,文路和教路都在课堂的河流很清晰地流淌着。其“细节”的处理上,如就“刚进贾府,贾母曾问及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等所进行深化与及时性的巩固,在课案中都有很精到的发挥。

其次,人物分析一节,可以说是课堂的精华所在,也彰显了作者作为作家的语文教师的精细的解读感觉,对“视角”这一课堂关键词所进行的写作操练,则又使我们看到一个语文教师的规范化与一个作家的创造性。对王熙凤这一鲜活形象的解读,既在文本之内又超出了一般惯常的课堂理解。引导学生对凤姐出场这一情节高潮进行改写,将写作视角转换到凤姐这里,着重对凤姐的心理进行细腻的刻划与描写。通过这一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王熙凤的人物特点。而作为作家,以自己写作作为示范文本,则成为这一课案的又一大亮点。

这一课堂设计始终体现了文本的内在要求,也因此,本课案将成为一篇经典的课案。

鲁老师追求课堂的一种实际、大气而苍茫的境界,展示了他深厚的功力与语文的审美情怀。

吴礼明老师可能在评价中过多溢美之辞,然而,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作为一个作家和评论家,我将我一切的文学努力当作语文课堂上的养料。这一课案,可以说是我从写作角度与文学研究角度呈献给语文教学的一份呕心沥血之作。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案设计,因为,我自己知道,它真正地抓住了文本的真正视角,洞穿了假性第三人称所布下的迷障,并在这一视角的统摄之下,引导学生非常到位地把握了文本的精髓所在,为他们今后的文学写作甚至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


[1]《批评意识》P112[]乔治·布莱著 郭宏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