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想让别人理解自己的人,气量越小

 剽悍晨读 2021-03-24
主播: Bobo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3月24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别想太多啦》。
 
这本书是由日本当下备受欢迎的心灵导师名取芳彦所写。日本备受喜爱的治愈禅师,用故事的形式,让人的烦恼不知不觉间被化解。他常常自嘲是“傻和尚”,他的话语却充满洞见。在书中,他总结了104个安心小练习,让你把放不下的事都能放下,赶走负面情绪,拥有好好生活的力量。
 
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帮我们轻松生活的三个简单认知。” 

“自然体”的人 

 
在柔道里,所谓的“自然体”是指最适合攻击和防御的姿势。
 
在生活中,“自然体”则意味着不对事情带有设想和成见,没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但大多数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往往是牢骚满腹,满脑子成见。
 
他们对各种事情都非常在意,容易用力过猛,最后在结果还没有到来前,自己先筋疲力尽了。遵循“自然体”的人往往能够随机应变,不受偏见的束缚,往往会得到更好的结果。
 
即便有时结果不好,他们也能获得各种坏结果中,那个相对较好的。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自然体”呢?
 
答案是:独处。
 
作者曾让许多来访者进入他的冥想房。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打坐的地垫。那些积郁已久的人,在明亮宽敞的冥想房里安静地度过了一段时间后,身上的多思多虑和焦躁不安就逐渐舒缓了。
 
从冥想房出来以后,他们说的最多的一段话是:“之前自己过分用力,觉得自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所以精神上经不起一点失误和意外。但现在看来,那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不抱着先入为主观念的自然状态才是最好的。” 

矛盾越早发生越好 

 
矛盾就像吃饭,很平常。
 
在职场:
  • 普通员工跟精英员工的做事方式自然不同;

  • 上司和下属的思考角度自然不同;

  • 精英员工和精英员工做相同的事,策略也完全不同。




 
在生活中,
  • 婆婆和儿媳的为人处事,自然不同;

  • 儿子和女儿的思考方式,自然不同;

  • 丈夫和妻子的做事方式、思考方式,也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只要你用自己的方式去衡量他人,矛盾就会发生。可是,生活中有的人为了避免矛盾发生,刻意压抑自己,甚至掩盖问题。这样做,只会让矛盾的雪球越滚越大。
 
因此,矛盾早点发生是件好事,你完全没必要因担心引起矛盾,而一直忍耐。矛盾每发生一次,人们就彼此多了解一点,怨气也能多消解一分。
 
作者发现凡是带着巨大怨气的来访者,都是善于压抑和伪装自己的人。但是,他们不善于消解负面情绪。如果他们不能在矛盾发生时,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么他们和周围人的关系可能会更加僵化,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理解和
 
理解和气量是个零和博弈。
 
也就是说,你想让别人理解你的愿望越迫切,你的气量就会越小。
 
而你越不奢望别人理解你,你反而会气量大增。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教养方式。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如果家里的孩子较少,或者父母较忙,家长会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既省事,也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非常棒的父母”。
 
可是,这会带来一个问题,这样长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未养成过体察对方的习惯。
 
比如,时下身处青春期的孩子,最常说的话是:“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呢?”可是,即便你让他吃得好、穿得好,在干净明亮的教室上课,他也没有尝试理解父母的心情。
 
因此,他们长大后也只考虑自己的想法,对其他人的所思所想毫不在意。
 
换句话说,当朝夕相处的父母都无法理解你的时候,你还要强求谁能理解你呢?
 
不指望别人理解你,不要求别人按照你的心意做,才是精神成熟的开始。
 
总结一下,别想太多了,不要背负不必要的枷锁,放下偏见和固有认知,你才能轻松生活,饶过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