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学为了调查中国的教育与地理,派遣了东方教育考察团,地质系教授托马斯·张柏林与其子罗林·张柏林同为成员,28岁的罗林负责全程的摄影,他以详实的文字回忆、极高清的照片,留下了非常珍贵的记录。
时光久远,我们对已有资料进行了严谨考证,力求按时间顺序还原解读,与喜爱历史的读者朋友们共同分享。
第4篇概况
1909年2月15日,考察团一行搭乘轮船,从香港的码头出发,沿着西江一路溯流而上,于次日到达三水后,罗林上岸后在轮船大副的陪同下,花了几个小时游览了三水的街道与古迹。
照片解读
罗林乘船航行在西江之上所拍的沿岸风光,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船舶众多,水上交通繁忙,从上游而来的船只,几乎都没有升起风帆,仅凭流水顺势而下,几个船工都在船尾摇橹控制方向。
在三水附近的西江某处拐弯,一座小山丘旁建有一个小庙宇,岸边停靠着好几艘小船,罗林发现山上除了一些松树,几乎都是光秃秃的,他分析可能与土壤稀少有关。
在三水附近,平缓的西江水,碧波荡漾,岸边的几棵大树旁,掩映着一座岭南特色的民居。
西江沿岸的的一个小村落,有着吊脚楼样式的房屋,屋顶很高,和其他民宅显著不同,一个木梯通向平台,里面依稀几个人在看江上的行船,也许是个客栈或餐馆。
西江上的景色,两艘木船并在一起,扯起风帆前行,船篷下,各有一个船工在张望。
三水附近的西江岸边,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应该是当地的一个祠堂。
罗林一行抵达三水时拍的照片,天空白云朵朵,大小船只往来穿梭,岸边的建筑大多为两层,一派繁华之景。
罗林上岸后,穿过了三水的街道,照片中是在一处小巷所拍,两旁的建筑是一层,墙壁是砖块砌成,中间为石板铺就的道路,前方有两个老人家在晾晒衣物,左侧的一户人家门旁还贴着“春满乾坤福”字样的春联,还有灯笼挂在门头。
罗林来到三水的郊外,准备游览一处庙宇,前方的建筑是一座造型精致的祠堂,照片左下的道路上,一位三水的妇人拎着竹篮走了过来,后方还有一长衫男子迈着步,阳光照耀下,100多年的时光仿佛就在眼前。
祠堂上的屋顶,雕刻各种精美的造型,门口两个石狮子在守护,祠堂的门中屋檐下,聚集着当地的村民,也许是看到了外国人来了,右边远远的站着好些个老人小孩在看稀奇。
罗林特意拍摄了雕刻的细节,那是由很多人物造型组成,两侧可以看到制作工匠的牌子,右侧的是“马安村叶荷记造”,左侧牌子歪了,只看见“陈记作”的字样,这座祠堂不知道如今是否保存了下来,还望三水当地的读者朋友们告知。
这座九层高的砖塔,是三水的文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02年),除了塔旁的一棵榕树,道路旁也只见几棵树木,远处的田野上几乎不见树木,脚下的大路几乎都是石板铺就,横的方向约三块,几个戴斗笠的农人往前方走去。
这是罗林拍摄的文塔近景,幸运的是,从片中至今的百年间,虽历经战火与劫难,此塔仍然保存完好。
考察团离开三水后,2月17日抵达广西梧州,详细图文解读,敬请关注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