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当代著名画家——桑德罗·特劳蒂

 ttookk 2021-03-24


图片
桑德罗·特劳蒂(Sandro Trotti)是罗马美术学院资深教授,意大利当代著名画家。桑德罗·特劳蒂1934年出生于意大利马尔凯区,1949年考入罗马艺术专科学校,现为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终生教授。2005年至今任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任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0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2015年获意大利参议院颁发杰出人物奖。他的作品题材丰富,画风多样,格调高雅。无论是早期的新未来主义抽象构图,还是近二十多年来的新表现主义人体作品,特劳蒂的绘画无不显示出严谨精致的现代学院主义气息。

图片

《美莉亚》100×70cm

图片

《沉睡的维拉》80×60cm

图片

《蓝衣乔嘉》70×50cm

图片《埃娃》150×100cm

从材料肌理和透明效果的追求到画面构成和人物造型的推敲,从对物体运动和多维空间的理性描绘到对人类生命和自我情感的热情表现,特劳蒂的绘画展现了他探索的巨大广度和深度。无论是肖像人体还是静物风景,其作品在鲜明的个性中又折射出西方当代艺术潮流发展的轨迹。从抽象回到具象,由冷静的理性转向热烈的抒情,特劳蒂的绘画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绘画演变的缩影。作为一个意大利画家,特劳蒂的绘画天生具有拉丁艺术和谐优美、热情明朗的传统基因。没有痛苦只有平和,没有沉重只有明朗,特劳蒂的绘画为我们再次找回了马蒂斯那把已遗失百年的安乐椅。

图片

阿拉伯少女像》60×80cm 

图片

《苗族妇女》100x80cm 

图片

印度佛 》70×100cm

图片

《洋子肖像 》50×70cm
特劳迪画肖像,画风景,活生生地把我们习惯上弄得很枯燥的事儿做活了,做得生机勃勃。他也不分什么创作什么习作,像咱们古人一样,画好了全是创作,模特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朋友,他就活在每天的“画”里,活在每天的“看”里。画画这就是他的活法儿,他真实地活在里面,他的画也就有了生命。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其早期未来主义倾向的空间构成,还是近二十多年来新表现主义的人体写意,特劳蒂的创作与思考都展现出严谨的现代美术学院气息。其探索具有批判性与开拓性的一面,也具有包容性与延续性的一面。作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家以及教育家的同时,他依然一直秉承着如同年轻人般的好奇心以及学习心态。来中国执教以后,特劳蒂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自身兴趣的驱动下对中国传统的壁画、水墨画、书法等艺术样式都进行过研究。

图片

《Angela 》72×59cm

图片

《东方的蒙娜丽莎 》70x50cm 

图片

《云南小镇之一 》60×50cm

图片

《赛马 》130x200cm 

如果我们比较特劳蒂近三十年来的艺术探索,会发现他在内容上逐渐将亚、欧、非三个文化版块的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极具当代面貌与象征意味的气象。譬如在《三女神》中,他以早年的抽象块面构成手法隔开画面,运用惯常的泼洒、刮擦、拓印等手法铺陈出斑斓而丰富的色彩,并将代表亚洲、欧洲与非洲三个文化圈的女性形象并置其中,似乎意味着他一生所遇到的三种文化与民族。《马可波罗的遐想》则在长5米、宽2.2米的画面上构造出一个纷繁而多元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灯笼、窗户、文字符号以及东方女子的形象位于画面中央,欧洲传统文化符号的天主教堂和古罗马桥梁则置于画面两角,一匹骏马横亘与画面上方,暗示着马可波罗时代交流的载体——马,连接着东西两个文明。

图片

《三女神》300×200cm

图片

《马可波罗的遐想 》220x500cm 

图片

《罗马天际 》500x220cm  

特劳蒂近十几年来融合不同文化的探索,在某种程度上,耐人寻味地契合了中国当今的文化政策——“一带一路”倡议。不管是巧合,抑或是潜在的联系。他以坚强的毅力、过人的胆魄将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进行了天才演绎,做出了极富意义的探索。这些探索为中国艺术家进行现代形式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参照系,也在主题性的发挥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更值得尊敬的是,特劳蒂始终将自己的创作所得,毫无保留地反馈回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为中国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机会,在中央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以及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均获得了高度的赞赏与良好的评价。
图片
《少女像—4》120×80cm

图片

《群牛》35×50cm

图片

《女孩》100×70cm

图片

《躺着的模特》100×130cm 

--- END ---


  

远涉从容—中国油画写生作品云展征稿

1、投稿内容:请把作品重命名为“作品名称 画种 尺寸 姓名”,如: 《牧歌》油画 50X60CM 张三,附作者生活照、个人简历  邮件标注:远涉从容云展投稿.

2、投稿要求:题材,尺寸不限,最新写生、习作、创作均可,作品需原创。 

3、作品请自行剪裁方正(不加白边), 大小在2MB左右(不超过5MB)

4、个人专栏作品请参考以上投稿方式,可随时发送,另附作者生活照或工作照、个人简历、联系电话,附有写生或创作感受或名家评论等文字更佳。

5、以上请按要求投稿,否则视为无效稿件,为方便联络和提供有效电话、微信号

主编:刘洋

编辑组稿吴孟一  

微信:Q3069666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