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遗嘱不是您想象的那样

 万宝全书 2021-03-24

最近梳理了一下前来咨询和已经办理遗嘱的家庭,通过他们的情况总结有如下几点,以飨读者。

一、虽然我们国家有健全的法律,但是老百姓普遍法律意识不强,“老观念、老思维”作怪,比如认为立遗嘱是不吉利的事,传统观念对遗嘱和继承安排一直避讳、逃避;不懂、不会依靠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与此同时,还“自作聪明”,搞出一些“花样”而忽视法律的存在。

图片

二、作为继承人,儿子、女儿的权益是平等的;在世的父母也是继承人。

三、很多老人到长城遗嘱库来咨询,在我们耐心、细致“析产”讲解后,要回去和子女们商量一下。其实大可不必,写遗嘱是个人行为,无须和子女商量。有时一开“家庭会议”,则事与愿违,局面控制不了。

图片

四、无视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财产纠纷,养老问题,关系着每个家庭的和谐及老人的养老质量。比如:

(1)多子女家庭,子女之间大多心理不平衡。

(2)再婚家庭涉及到婚前、婚后财产,及扶养权益的问题。

(3)财产状况复杂的家庭,往往会涉及股票、股权、金融产品、珠宝首饰、收藏品等等。

(4)房产早早过户给子女或财产先赠与子女,导致老人丧失财产控制权的同时,晚年的养老权益也不保。

五、拖延症,导致错过办理遗嘱的最佳时机,追悔莫及。

(1)比如老人生病的情况,在意识不清、行动不便时所写遗嘱,容易引起质疑,无效或部分无效。

(2)老伴去世后就产生法定继承,这种状态下往往不如自己所愿。

六、遗嘱严格来说是一种法律文件,有格式、内容要求,老人们自己书写的遗嘱往往不规范、不详细、不完善,会为将来子女的继承带来麻烦,甚至对簿公堂。再次重申,打印遗嘱是无效的。

图片

    找对人,做对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欢迎广大中老年朋友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