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令节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今日小雪。

二十四节气,伴随着七十二物候,每个节气对应三者。

虹藏不见,小雪节气三物候之一。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曾经响彻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真心英雄》中的这两句歌词,不知道激励着多少身处困境的人逆风翻盘——这自然也代表着当下我们对彩虹的认识。

留下虹藏不见的先民们,和我们的想法一样吗?

追溯到最早有文字的朝代,商王朝,他们将彩虹视为与旱魃一样会给大地带来干旱的不祥之神。在先民看来,彩虹像一条有着两个头的,吸干了江河湖海的水才会离开。为此,曾经就有敲锅打碗驱赶的风俗。

既然有虹藏不见,就会有白虹贯日,这又有什么典故?

白虹贯日,与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中的两位密切相关。

其一是聂政。

据记载,战国时期,韩国大臣严仲子在与相国韩傀夺权斗争中失败,只得远走他乡。后来有人向他推荐了聂政去刺杀韩傀。最终,聂政在母亲去世后为报答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身一人奔赴韩国为他杀掉了韩傀。据说事成之时,天空有白色长虹贯日而过。

其二是荆轲,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

相传燕太子丹易水送别荆轲后,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说当时,就有白色长虹贯日而过。

因此,与今天的我们不同,在先民眼中,无论何时出现,都很不吉。

虹藏不见,是因为此时天地间阴盛阳衰。对普通人而言,若小雪之后还能看到彩虹,预示着人间会有妻子对丈夫不够忠诚。——这自然也是无稽之谈了。

小雪三候之二,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天气代表着阳气,地气代表着阴气。冬天来临,自然万物几乎都处在一种蛰伏的收藏状态。此时,原本充塞在天地之间的阴阳之气也互不沟通。

若此时阳气不飞升,阴气不落地,预示着君臣之间会生出猜忌之心。

小雪三候之三,闭塞成冬。

冬季来临,自然万物基本上停下了生长的脚步;冬,即,厚积以待薄发。古人认为,若此刻天地之间阴阳之气仍藕断丝连,不能闭塞成冬,则意味着世间会出现种种放荡恣肆的现象。

小雪之名,因而来。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如果说立冬之后我们尚能感觉到秋天的凉意,与小雪一起来到的,是冬天的寒意。此时降温的迅速,让你我只觉得衣服永远少一件……严寒,就这样来到了我们身边。

除了寒冷,与小雪一同前来的,是一夜北风紧。北风之中,身处北方的小伙伴,可能会迎来冬天的第一场雪。

对农人而言,小雪下雪也是来年的吉兆。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没有雪花,可能就没有了收成。毕竟,不是还有一句瑞雪兆丰年么?

这并不仅仅只是美好的期待,还有科学的依据。

此时落下的雪花,不仅可以冻死一部分田野里的病菌与害虫,适度减少来年虫灾虫害的发生;薄薄的积雪还会为大地披一件外套,保暖的同时更利于土壤中有机物分解为肥。

不过说到底,这个季节总是寒冷的。

在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的古代社会,富人或许还有很多取暖、保暖的方式,但穷苦人最大的享受,莫过于晒太阳。《列子》中记载着农人负暄的故事。负暄,也就是让阳光晒在自己的后背上。

据说宋国有一位农夫,家徒四壁,即便是在冬天也是破衣烂衫地苦熬着。这一年他偶然晒到了一次太阳,暖洋洋的非常舒服。农夫的世界里没有绫罗绸缎,更没有高门大户深屋。回到家他兴奋地对妻子说:今天太阳晒到了我的后背上!暖暖的!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啊。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我们的君王,他一定会非常开心。想必会重重奖赏我!

列子在写这个故事时是嘲讽的,可在我看来,如此顽强地在生活中寻找积极的力量,也称得上是一种不屈服吧!

寒冬的到来,或许让我们更加依赖食物的力量。

小雪之后,天干物燥,正是加工肉食的好时节。记得当年大学,重庆的同学在寒假结束之后,都会给我们带来自制的腊肉、香肠……此刻制作正当时。

沿海地区,此时正是晒鱼干的好季节。据说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满载而归的渔民们利用这干燥的季节,为来年许下一个丰收的心愿。

冬季与五行之相对应,又与人五脏之相对应。故此,注重天人合一的先民,知道在冬季,肾气的旺盛会带来心肺气弱。大红枣,是这个季节里最适宜的食物。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去皮去核,切片慢焙……喝水时放几片进去,就是冬季最好的补品。

在时空的序列里,小雪与火地晋卦相对应。

在上,在下,代表着寒冷季节里,仍然旺盛的生命力。天地收藏,谨言慎行,并不代表着我们要停下脚步。相反,时空告诉我们,此刻谨守德业,多加反思,不断提升,才算不辜负年初的目标,与奋斗了一年的自己。 

寒冬已至,我们当如何?

其实,差不多走过一整年的我们,此时此刻,或许应该放缓脚步,认真反思。尘世间的你我,总有一些看不透、想不通、放不下的羁绊。为此,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甚至放弃了坚持。于是,大自然就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点拨我们:

因寒冷而收藏,我们也当谦恭谨慎;

火地晋而不息,我们更应修德养性。

一个美好的自己,就是对天地万物最大的善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