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锐思雅言】《集事诗鉴》,面对婆家各种关系,怎么办?

 福大大锐思花雨 2021-03-24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中庸》
毋庸置疑,夫妻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基和发端,古人对此深以为然。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以及因夫妻关系而衍生出的各类关系?

妇之于夫当鉴乐羊子之妻
战国时期,乐羊子外出求学,一年后返程;妻子询问缘故,羊子说“想家了”......妻子拿起剪刀走到织机前,说,“从蚕茧到成品,需要日积月累很长时间;如果我现在切断,就前功尽弃了!”乐羊子听后觉得很惭愧,继续外出求学,七年都没有回来,最终学有所成。
其实乐羊子妻的忠义节烈远不止于此:
乐羊子曾经捡到过一块金子,回家后开心的交给妻子。妻子却说“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令乐羊子羞愧万分,重又将金子放回原处。
乐羊子家境贫寒,有一次别人家的鸡误入家中;乐羊子的妈妈就将鸡据为己有,最终端上餐桌。乐羊子妻难过哭泣,婆婆询问缘故;她说,“家里太穷了,居然会将别人家的鸡端上餐桌。”婆婆很惭愧。
后来,乐羊子家有强盗来犯,劫持了婆婆。盗贼对乐羊子妻说,“你要是不从了我,你婆婆就没命了!”乐羊子妻仰天长叹,自刎而死,盗贼竟也落荒而逃。后来当地太守捕获了强盗,并厚葬乐羊子妻,号曰“贞义”。

妇之于姑当鉴姜诗之妻
东汉姜诗,对母亲十分孝顺,姜诗之妻也是如此。最初婆媳关系十分融洽,但随着婆婆年龄越来越大,眼睛也有了毛病,脾气越来越大。听说几公里之外的泉水能治疗自己的眼疾,就让儿媳去挑水供养自己。有一次,姜诗妻挑水归来途中遭遇大风迟归,姜诗母亲就和姜诗抱怨,要求休妻。无奈,姜诗只得让妻子暂住在邻居家。姜诗妻每天织布换钱,供养婆母。很久以后婆婆知道了真相,十分惭愧。
虽然我们常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此,《论语》中就已经教导我们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岳父大人可能就未必如此了:毕竟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为此,《集事诗鉴》中告诉我们;
妇翁之于婿当鉴张宣子
东汉张宣子,家境殷实,想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同郡的刘商。妻子大怒:“我女儿才十四岁,容貌端庄秀丽,难道不能成为公侯王妃吗?为什么要嫁给刘商?”张宣子对妻子说“这不是你能了解的”,并对女儿说,“刘商侍奉双亲极为孝顺,才华见识又卓尔不群,这个人一定会飞黄腾达,成为当世名公,你一定要小心勤谨。”——最终,刘商果然如其所言。
“莫欺少年穷”,面对努力奋斗仍在底层挣扎的年轻人,这是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即便是圣人孔子,也以“后生可畏”来告诫世人,足可见年轻人的“未来可期”。

夫妻、婆媳、翁婿,堪称婚姻生活的三大关系;搞定它们,轻松的不仅是自己,还有生活本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