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怪穴

 自然金鹰 2021-03-24
我国古代先贤的堪舆文章浩如烟海,但专论石穴的却鲜有所闻,最多也只偶见一鳞半爪。

如郭氏《葬经》“五不葬”中的“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洪氏曰:“温润颜色鲜明者,吉也。又有奇异地,隐于石间而有土穴者;又有凿开顽石,下有土穴者,又皆吉地不以此拘。唯焦坛麻黑青板,椎凿不入,顽硬之石,不可葬也”。

又如“青乌仙十不相”的“一不相粗顽丑石。顽石粗丑形类凶恶者,不可相也”。

还有《怪穴破惑歌》中的:“或然结在顽石里,凿缝土脉取。子微云:也有石山石片漫,皆无寸土穴难安”。

还有“然石山结穴,虽凭石之开面,仍以得土为真,而石坟裹转,与石山内顾,皆不可不察”等等。


这些都仅蜻蜓点水,大多都是说石穴不可相,不可葬,却无实例佐证。杨公有言:“劝君且去覆旧坟,胜读千卷撼龙文”。

因此笔者平时留心这方面的考察与积累,发现有几处石穴可资一谈。

一.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的一座“伴葬”石穴

Image

此石穴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我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认为它在三个方面不同寻常。

首先,它立于高山之巅,大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气势。穴山本就是那一带最高的山,而此石穴又比山顶还要高出三四米,颇似一个方正的戏台立于山顶,面积大约有10平方米左右,仅能葬两墓。

“戏台”很陡峭,上下皆需手脚并用,因此,它除了周围有高出的树木稍微遮挡,根本谈不上藏风聚气。

二是,石穴中原来土很少,据说左边第一个墓葬下去时,原土只能埋没棺材的一半不到。后来全是从穴后取土堆坟,以后每年清明节都要从穴后取几担土来堆坟,才形成现在看到的模样。

三是,此穴乾山来龙,作乾山巽向,直龙结穴。但朝山渺远,且比穴位低很多,不合杨公所言“朝若高时高处下,朝若低时低处扦”,更不合“高欲齐眉低应心”。

我是2012年因一个亲戚去世后葬在这个石穴旁,去送葬时听人说起才第一次发现此穴的。

但我初看后颇不以为然,因为从风水角度看,此石穴纯属旱地,既无山环亦无水抱,更不要论藏风聚气。

况且古人说过'气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认为石穴如果“顽石粗丑,形类凶恶者,不可相也,锥凿不入,顽硬之石,不可葬也'。

而此穴之石正是凹凸不平,嶙峋突兀,顽硬难凿之石。从理论上讲,此穴不吉,甚至有凶。

由于我的亲戚与此墓的主人家是同一个村的近邻,因此对此墓的主人家及此墓的来历都了如指掌。

左墓葬的是当地方圆一二十里都闻名的地仙(当地人对风水师的称呼),文革前当地百姓看阴阳宅风水、择日之类都是请他。

Image


此墓地就在他们村后名叫高石山的山上,是他生前自己选好的。村里有比他年龄大的老人曾向他提出百年之后想葬那个石穴,可是他说那个地方不好,劝别人不要葬。

其实他早已私下交代跟他学风水的儿子,在他百年后不管开穴后的情况怎样,一定要将他葬于此石穴。他于1972年去世,享年大概六十多岁。

他儿子按其嘱咐将其葬于此穴左边,他的妻子于2001年才去世被葬在右边。

他只有一个儿子,去世时已有一个孙子,生于1968年。地仙去世后的1975年,第二个孙子出生。后来这两个孙子读书都只能入三流,高中毕业后都没有考上正规大学,都是上的成人大学。

大孙子成大毕业后在本地找不到正式工作,就只好去了西藏,后在西藏阿里地区干到厅级退休,小孙子成大毕业后,先在长沙打工,后来弄了个注册会计师证(会计注册师证是很难考的,但当时考试不大严格也不大规范)。

Image


不久他就去了深圳,开了一家小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现在在深圳福田区拥有著名的税务师事务所股份有限公司和商学院,又是深圳隆回商会会长,是经商成功人士。

因此老地仙点的这个石穴至少应是中等之地,可算是化腐朽为神奇。谁说风水师不能做发自家,只是不为人知而已。

但老地仙并没有很高的文化,没有读过很多的风水古籍。我曾多次与他儿子交流,了解到他家主要学习和使用的是一部《崇正辟谬》,只是一部以日课择吉为主的清代古籍,他当年也没有条件去考察很多成功仙迹,不过他曾跟过风水师学过。

Image

不知是碰巧看上此地的,还是确有把握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主要是靠师承吧。还有他儿子将他葬于此石穴几年后便双目失明,今年已86岁高龄。

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此穴的理论与现实反差为何如此之大,但一直不得其解。

后来我觉得传统的东西还得向传统古籍去寻找答案,有一天终于找到了答案而茅塞顿开。

古人云“夫山之质,土石二者而已,非石不立,非土不具。星体既吉,生气潜藏,造化结撰,虽纯石皆吉。穴也,有满山皆石,而结穴处是土;有后龙是土,而结穴处是石;有土石参半,以石成晕。有穴结石中,开出无土,从后龙过峽处取土,筑壙堆坟,谓之伴葬。石中土穴,今天多指大石缝中言。倘穴后斩断如墙壁者,大凶。” 

还有“山势原骨,是验真气于石也。盖山体属金,金气旺盛则生金,其因气而行,截气而止,行迹较土更显,力量较土倍重。”

以上不过都只提出理论,并没有举出具体实例佐证。

而我由此联想此穴,不正是上文古人所说'有穴结石中,开出无土,从后龙过峡处取土筑壙堆坟,谓之伴葬'的最好佐证吗?

Image

二.湖南武冈市(县级)的一座“簸箕形”石穴

从地理环境看,这个村子属丘陵地带,四周被以石头为主的山头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中间是低而平的田,颇似一口大平底锅。

Image

村民的房子大多建在“锅沿”即山坡上,极少数建在“锅底”上。因而村民的房子也形成了一个大圆环的形状。
“锅底”的一块大石头下有一口好泉水,尤其令人称奇。这本是一个旱地,无溪无河。但这口井有两个特点:一是水量大,听村民说,即使再怎样天旱出水也有一架老水车的水量那么大 。二是水质好,水清见底,入口甘甜,且冬暖夏凉。

Image

这是风水学上排列第一的嘉泉。古人云:“嘉泉者,其味甘,其水大,其色莹,其气香。亦曰甘泉。澄之越清,混之难浊,春夏不盈,秋冬不涸,暑凉寒暖,四季莹澈。此泉至美,阴穴近之,乃龙气之旺迸裂不禁者,大富贵地,方有此应。阳宅有此嘉泉,居民饮之,富贵长寿,一方多庆。”

此泉水乃全村之福也,山环水奇,故成风水宝村也。

地灵则人杰,据报载这个近900人的小村自恢复高考后有近120人考取大学,其中50多人成为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大学的学子,11位大学博士导师,4位哈佛、剑桥大学博士,2位全球杰出青年发明家。

尤其是该村第11组,平均每3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
其中有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成为美国十大杰出青年科学家的段镶锋。1992年,15岁的段镶锋从武冈二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应用化学系,当年他就获得郭沫若奖学金。

Image

1998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化学博士。在哈佛大学期间,他于1999年、2001年两度荣获“MRS全美杰出研究生”奖,以及只在美国顶尖大学中选拔的美国“学院发明大奖”,其成果2001年被Science评为“年度重大突破”。

他的二哥段中华大学毕业后,远渡重洋也成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博士,我们就是被报载的这些消息吸引了眼球才前去考察的。

Image

我们考察了其村风水后还重点考察了其中成就最大的段镶锋家的祖坟风水,其曾祖父墓属中等,其祖父墓属中上,其祖母墓属上上,下面重点介绍其祖母墓。

到现场一看又是一座典型的石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此墓坐落在该村西北面以石为主的叫将军石山上,丑方来龙,立辰山戌向,靠近山顶。墓地是个很美很规则匀称的石窝。

石窝后边和左右的石壁,前低后高,围成一个半椭圆形,颇似一个大簸箕。后面石壁高约2米,左右石壁高约1—1.5米。中间为纯土坪,面积约20平方米。

当中成品字形共葬3墓,前面1墓,后面2墓。其祖母墓在后边靠右,因为龙从右来,所以是来脉最正的一墓。

石窝左右两边的坎上挺立着两个2米多高的大石头,而且非常对称,当地人称作将军石,很是威武而有气势。

这里石头的颜色大多为青灰色,质地光滑细腻,石窝里茅草十分茂密,有一人多高,拍照只见茅草,不见其他,故隐去照片。

石窝的左右前面连绵是石,草木稀少,不过后龙是土 ,长有茅草,此穴亦结高处,朝山亦渺远且显低矮。

小结一:

按古人所论,属吉的石穴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类:

1.有后龙是土,而结穴处是石的。有穴结石中,开出无土,从后龙过峽处取土堆坟的。此二者基本可归一类。我姑且称其为土山石穴。

如上述案例一的石穴。其穴山山脚至半山腰绝大部分以土为主,山顶以石为主,但后龙是土,且树木茂密,从照片亦可看到。

2.有满山皆石,而结穴处是土的。我姑且称其为石山土穴。

如上述案例二的石穴。其穴山是以石为主,但结穴处为纯土。且属横龙结穴,穴后也有土。

3.有土石参半,以石成晕的。我姑且称其为土石穴。

如著名的四川军阀杨森之祖坟。我去过其故居,故居只有遗址和一点点遗迹,余皆荡然无存,我想去考察其祖坟,但问过很多当地村民,都说不知其祖坟在何处,只得无功而返,这里只能发网上的照片为证。

Image

还有四川广安佛手山邓小平祖坟亦属此一类,其穴山各种形状的巨石遍布其祖坟周围,有些半埋于地下,有些躺在地面上,其墓也是夹在两个大石之中。

Image


尤其是右边大石中竟然长出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很是令人称奇。

Image
 
4.大石缝中的石中土穴。我尚未见过,不敢妄言。

小结二:

1.凡石穴后龙必须是土,气因土行是真理。倘穴后来龙连绵是石山,草木不生(也包括石山中有些许浅土,些许草木),便决无生气,绝无结穴之理。

2.石穴与土穴在来龙,缠护,剥换,过峡,入首等要素上基本无异,要件件合法。上述石穴一和石穴二我都往穴后考察了四五里,其来龙穴证无不合法。只不过来龙都属小枝龙。

3.但石穴与土穴的藏风聚气不同,可以自成一体。只要石穴本身具备龙虎后靠,就是藏风聚气。像上述石穴一紧靠穴后的石头高出墓地一二米,紧靠墓地左右的石头高出墓地八九十公分,石穴本身就形成了后有靠,左右环抱之势。

石穴二也是如此,其位置高,其后石壁和左右之将军石即可作后靠和龙虎。它们都不需要周围山势像土穴一样四象具备。

4.石穴石之颜色质地不必很讲究,土之多少也不必很局限。

5.石穴之朝山和明堂也不必像土穴一样讲究,对水的要求也不是很讲究。

以上拙见是否恰当,还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有明师指路。读万卷书,是增长理论知识和学习前人经验。行万里路,是增长实践知识,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明师指路能直达核心,理论与实践迅速融汇贯通,益风许老师在这里做了很好的一个引领表率!

我们学习风水也理应如此。

作者 | 夏荷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