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第二十弹马勒第九交响曲赏析

 愚儿namu 2021-03-25
标签: 

古典音乐

 

杂谈

马勒 D大调第九交响曲 赏析

 赏析第二十弹马勒第九交响曲赏析


 演奏唱片:DG 439 024 2   卡拉扬  柏林爱乐乐团

 

简介:这部作品作于1909-1910年,在1912年由布鲁诺瓦尔特在维也纳指挥首演,这部作品在《大地之歌》后完成,本来应该是第十交响曲,大地之歌是第九交响曲的,但作者忌讳第九这个词(贝多芬、布鲁克纳都是创作完第九交响曲后与世长辞),所以这次才硬着头皮选择了第九交响曲,而之前创作的声乐套曲则叫大地之歌。马勒在创作这部作品时遭受了严重的击打:女儿玛利亚5岁离世,自身确诊患有严重心脏病,被迫从维也纳歌剧院辞职,妻子长期出轨,等等。在这一系列的打击下,作者坦然面对死亡,平静而且没有太多的挣扎,写下了不朽的第九交响曲,写完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了。

    这部作品选择赏析的优秀版本很多,在此就选择卡拉扬的吧,虽然他指挥的其他马勒作品都很一般,但这部第九却是意外,好得不得了,在听过了伯恩斯坦指挥柏林爱乐(唯一的一次)的马勒第九后卡拉扬很是震撼,于是在压力山大下十年磨一剑,有了这次的马勒第九经典录音,在经历完这次马勒的演出后卡拉扬再也没有碰过这部作品,成了绝唱,大家可以慢慢欣赏。

 曲式分析:

 

第一乐章  悠闲的行板,D大调,扩大的奏鸣曲式       28:10

 

乐曲已经被DG公司在发行唱片的时候就分割好了,每个乐段就是一个主题或一个重要部分。

呈示部: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1----乐曲一开始向我们迎面而来的是竖琴和圆号奏出的简短的死亡动机引子,紧接着便是著名的带有抒情性质的第一主题了,由第二小提琴的下行音阶呈现,这个主题充满了告别的悲情意味,仿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已随风而去,留下的尽是惆怅、挂念和依依不舍。而圆号的回应则让第一主题增色不少。随着在1:01的圆号和英国管(中音双簧管)迷茫的过渡,第一主题变调再现,调性变为D小调,由弦乐再现,变得更加绵绵不尽的惜别之情。在1:40开始加入的木管乐器和圆号的哀鸣后,乐队迎来了大爆发,在2:31时刻第一主题再一次变形呈现,旋律已经很扭曲了,感情也显得更加的激昂万分,嘹亮的圆号和小号等铜管乐器和弦乐表现了作者严重的思想斗争。这是这一乐段的高潮部分了。3:06第一主题大调再现,这是第四次再现。这次织体非常的饱满,明显的表达出作者对命运的不屈服和斗争下去的决心。随着音量的逐步减弱,第一主题陈述完毕。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2----第一主题呈示完后便是第二主题了,一开始还是由竖琴做“开场介绍”,然后第二主题由两条旋律线并行发展,一条是弦乐了无生趣的演奏,一条是由单簧管阴郁的吹出下行旋律,两条旋律线组成了第二主题,后面还有巴松管做背景。0:35时刻的一声锣响,第二主题也来到了高潮,随后第二主题的单簧管旋律线被更激昂的小号三连音(0:46)取代,结尾的定音鼓敲得异常响亮,让第二主题结束在诡异的气氛中。

发展部:

发展部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已经被DG公司分割好了。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3----发展部开头的演奏是毫无生气的,死气沉沉的感觉,铜管像在模仿作曲家不规则的心跳一样在演奏着,定音鼓则有力的在旁边附和,敲出死亡动机的节奏。0:51弦乐奏出第一主题的片段,一切乐器的音色是那么的昏暗低沉,马勒在这里标注:呵,我消逝了的青春,我消费了的爱。可见他当时对尘世有多么深的感叹。1:31开始的竖琴和大提琴继续发展着死亡动机,2:17时刻小提琴组的第一主题的变化发展旋律终于打破了这种了无生趣的氛围,给郁闷至极的音乐带来了一点点光明。3:19的双簧管和圆号再次让第一主题依依不舍的到来。但这种怀念没有持续太久,铜管肆虐的风暴马上就要来了。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4----悲剧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乐队,把之前的怀念冲得一干二净,0:26圆号的下行旋律让风暴高潮一直持续着,直到1:15时刻乐队才慢慢恢复理智,1:21大提琴无聊的演奏着第二主题的引子片段,1:46时刻弦乐奏出变化了的第二主题的弦乐旋律线,并进行了较长的发展,音乐气氛始终保持在诡异阴暗中,3:17圆号和大号吹出第二主题后半部分三连音旋律,第二主题已经被摧毁得面目全非,就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乐曲来到了发展部的第三部分。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5----第二主题后半部分的旋律还在继续,但音量已经逐渐的黯淡下来,0:45-1:45接近1分钟的空洞的全是碎片般的演奏,2:01的第一主题再现发展让小提琴就像天使下凡一样把前面空空的音乐瞬间填满了,这段时间卡拉扬把马勒心中的绝望发挥得淋漓尽致。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6----一开始便是紧接上面的第一主题后的第二主题再一次发展,小号吹出的第二主题显得很激动,显然已经快到发展部的结尾了。随后是呈示部结尾部分的发展,发展到高潮处随着1:31的一声巨大的锣响,定音鼓打破了一切的希望,并在2:00时刻引出了一段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发展部的结束,这段最后的葬礼进行曲演奏得很碎片化,而且其中各种配器都显得那么的死气沉沉,小提琴、铜管等都是如此,为再现部到来做足了铺垫。

再现部: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7----再现部较短小,一开始先是第一主题的再现,第一主题的再现显得很凄美沉重,还是那么的让人黯然泪下。然后是过渡段的再现,1:41铜管在高音区再现了第二主题后半部分。

结尾: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 08----该乐章结尾较长,整个乐曲的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结尾的结构并不均衡,但对于马勒来说这并不是问题,快到生命的尽头作曲和心境自然会有较大的变化。开始是一个类似于华彩的段落,可以看成是一个插部,先是双簧管引入,然后是长笛承接再传到第一小提琴和短笛,最后是圆号和长笛收尾,这一段有很强的飘零和孤独之感。1:05重新回到呈示部的结尾部分的再现中。圆号奏着第二主题的动机片段。2:17是第一主题的缓慢化的再现,4:01时刻第一主题片段再次响起,极度的了无生趣般的由第一小提琴奏出……,最后整个乐曲结束在缓慢而又轻微的告别环境中。


百度百科:

英国管(English Horn双簧管乐器的一种。又称中音双簧族乐器,即F调双簧管、中音双簧管,比双簧管的音域低五度,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成富于诗意的表情乐段,如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牧歌"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的开始部分,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和西贝柳斯的交响诗《图奥内拉的天鹅》都是以英国管来演奏。


 

第二乐章  缓慢的连德勒舞曲速度,C大调,谐谑曲式     16:38

 

这个乐章其实并非谐谑曲式,只是听起来更像而已,结构上是由三段速度各异的连德勒舞曲组成,出场顺序并没有特别安排,所以第二乐章更像是自由曲式。但为了让朋友们更好理解这部作品,就采用谐谑曲式来分析吧。其实作曲到了第九交响曲,格式什么的对马勒来说已经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表达的东西。如果说第一乐章表现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和不舍,那么第二乐章就是死亡的癫狂。这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差不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乐章基本结构是ABCBCABA+结尾,ABC分别代表三段不同的连德勒舞曲。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1----整个乐段便是连德勒舞曲A了。一开始是巴松管和中提琴开场,然后是单簧管和圆号的应答,接着在0:18时刻便是A的主体了,由小提琴声部像古提琴那样呈现A的主体,而双簧管和中提琴则进行对位缠绕,让织体变得更加的浓厚。巴松大管的告别动机、单簧管的前倚音动机和小提琴的生硬主题构成了整个连德勒舞曲A的死亡癫狂的动机基础,整个连德勒舞曲A听上去更像是死神迈着笨拙的脚步由远及近。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2----这是华尔兹舞曲B,在长号和大号的背景下弦乐演奏的主题显得十分的蛮横而粗野,进一步表现出了死亡的狂妄。1:12的中低音铜管乐器的添油加醋让旋律更加的狂乱和粗俗。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3----这一段便是连德勒舞曲C了,这段舞曲是三段舞曲中形象较美好的,没有死亡癫狂,也没有死亡的狂妄,只有安详的叹息,有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影子,告别的意味很浓。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4----B段主题再现了,调子有所改变,在木琴等敲击乐器的加入下音乐的死亡内涵被进一步加深,更加的狂妄嚣张。而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太久,1:18时刻C段的进入让整个音乐氛围缓和了许多,意境还是和出场时候差不多,都是告别的意味。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5----刚阐述完C段,这会马上A段又出来招摇过市了,在大管的背景下双簧管和单簧管分别奏出A段的前奏,然后0:29弦乐低声奏出A段主题,显得非常的小心翼翼。随后音量慢慢增大,有新的旋律加入,而A段的前奏则显得有点老态龙钟的样子。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6----A段还意犹未尽,B段又变形闯了进来,节奏有所加快,0:42时刻B段主题被快速复奏,意境已经有点群魔乱舞的意思了,具有厚重的谐谑和反讽的色彩,死神正嘲讽作者对命运的对抗,因为这是一场必输的斗争。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 07----最后乐曲还是回到了A段,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死神再次迈着缓慢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嘲讽着作者那一丝丝的对生命延续的希望。2:05巴松管了无生趣的吹着A段的旋律,最后音量逐步降低,音乐慢慢走向结束。


第三乐章  非常快的快板,a小调,回旋-滑稽曲式       12:45

 

    与老柴的第六交响曲一样,第三乐章都是一个极度亢奋的段落,这个乐章可以看成是马勒对第二乐章中的死神的奋力反击,求生的欲望无比的强烈,饱含斗志和雄心的乐章。而且这首回旋-滑稽曲式取代了交响曲中的第三乐章的谐谑曲式,这是一种创新的写作手法,这种手法往往节奏复杂,对比强烈,暗藏引用、暗示、讽刺等等,在20世纪初很流行。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1----一开始马勒就设置了几条旋律线,先是小号吹响号角,大提琴应答,随后是圆号响应小号旋律,低音弦乐组应答,再就是小提琴重复开场的小号旋律主题。该部分主要表达作者对死亡的蔑视和决裂,不想被死亡压倒,小号旋律的吹响象征着与死亡斗争的开始,该回旋主题显得亢奋十足,由多声部构成,但很生硬。随后是完整的主题陈述。这一段旋律较复杂,要多听,分清旋律线。0:43圆号吹出斗争主题,即前面的小号和大提琴旋律。在1:17时刻,第一个赋格到来,长号和大号的演奏象征着作者与死亡激烈的斗争搏杀,最后在1:34时刻还会由小提琴重复奏出这段旋律,在这里长号和大号的旋律重复的是开头圆号的声部旋律,而夹在铜管中的还有长笛和双簧管吹出的旋律,这两个声部重复的是前面双簧管声部的旋律,这些旋律线条掺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混乱的赋格段,基本很难分清哪个是主题哪个是对位,但这是复调性质的赋格段的特点,要多多细听。这个赋格段标示了马勒对死亡的态度,刚开始两者的斗争便到了很焦灼的状态,显得异常的精彩。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2----乐章来到了第一插部,这是一个稍稍平和的乐段,一开始便是插部的主题旋律,随后不久第二个赋格段出现了,在0:21时刻先是小提琴组奏出插段主题,然后主题传递到低音单簧管,再到第一小提琴和单簧管。这个赋格段很简单,很容易分辨。这一个插段可以看成是马勒对死亡的反讽和嘲笑,这也是滑稽曲的一个特征。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3----刚让我们休息了一会没多久,回旋主题再次袭来,显然织体更加的密集,铜管的大量使用也是特点,在这时候第三个赋格段到来了,在0:28时刻由长号吹出一段新的旋律,由小提琴对位,0:46再由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吹出该旋律的重复,随后混乱中弦乐组还再次重复了这一旋律。这个赋格段没有第一个那么混乱,还能辨认,说明斗争还在继续,没有丝毫减弱的意思。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4----第一插部的主题旋律再次出现,乐章再次来到第一插段,可是没多久回旋主题再次出现,似乎马勒要的不只是嘲讽,还要对命运的致命一击。回旋主题完成使命后乐章来到了第二插部,一声镲响,1:22时刻乐曲再次进入了一个赋格段,这个赋格段同样不难辨认,先是1:31小号轻轻吹出第二插部的主题旋律,对位的是双簧管,2:06音型继续在小号上发展,然后2:19主题旋律传到弦乐组,最后再回到小号和圆号声部上(2:40)。这是一段世外桃源的旋律,刚才还在激烈的斗争,现在却进入了对来世的期盼中,表达了作者进一步对死亡的蔑视。这段主题旋律在第四乐章还会发扬光大,要记住这个旋律。随着旋律的深入发展,意境仿佛进入到了一个与第三乐章毫不相干的境界,插部主题旋律被拉长放大,插部独自一方的宁静,音乐织体和情绪都和之前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第四乐章的氛围做了铺垫。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5----音乐再次回到基本主题旋律中,但已没有当初的威风凛凛,配器的使用显得非常的滑稽,0:23第二插部主题短暂再现,仿佛是作者还在留恋对来世的期盼中。0:42长笛和单簧管吹出的基本斗争主题打断了作者的留恋。但作者还是不为所动,0:53时刻的第二插部主题再次出现,但意境已经改变了许多。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6----第二插部主题没结束多久,乐曲的基本主题再次变调袭来,再次把我们拉回到战斗场面中,前面的斗争场景像幻灯片一样快速滑过。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 07----基本主题越来越快,越来越强悍,仿佛要把一切都吞噬掉一样,可见作者获胜的愿望越发的强烈,最后音乐在木管、弦乐和定音鼓的交替中,宣告对死亡斗争的胜利和对世俗的超越。


第四乐章  柔板,降D大调,回旋曲式      26:49

 

 

    与老柴对待死亡不同的是,在经历了对世上万物的告别的第一乐章、目睹死亡癫狂和嚣张的舞蹈后的第二乐章、对死神奋力反抗的第三乐章后,马勒对天国的向往和对生命的领悟中写下了最后的第四乐章。这是最后的告别,也是马勒对生命真谛的领悟勾勒出自己心中的天堂和自我升华的乐章,没有喧嚣、没有痛苦、没有哀嚎,有的只是安详和平和。这种终极意境让我们慢慢体会!整个乐章结构是ABACA+结尾,大家慢慢欣赏。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1----在如歌如泣的前奏后,0:27时刻回旋主题A缓缓出现,这个主题就是由第三乐章的第二插部发展而来的,是马勒发自内心用灵魂歌唱出的挽歌。1:19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伴奏让整个旋律更加的依依不舍并带着一丝的悲伤情绪。1:46大管垂头丧气的独奏让气氛发生了变化,2:03回旋主题以更加悲戚的方式演奏出来。2:39圆号在哀叹着,3:58的下行旋律让我们觉得仿佛作者在极具悲情的总结和回忆自己苦难铸就的艰苦人生。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2----回旋主题结束,迎接我们的是孤单寂寞的第一插部B。这个插部可以说是极为忧伤寂寞的,乐手尽可能的压低声响,就像夜里孤零零的走在乡村小道一样。1:40第一小提琴的独奏让这种孤独雪上加霜(马勒要求演奏者以呆滞无表情的方式来演奏),往事一幕幕慢慢浮现出来,等待马勒的究竟是什么?死亡过后会是什么?答案在哪里?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3----回旋主题A再次出现,节奏行进极为缓慢,一开始的圆号显得非常的温暖,0:22弦乐以更深沉的方式表达着马勒的心境,显然作者已经把自己的心灵完全的打开,过往的游离、孩子的离散及身体的疾病让马勒有太多的委屈和不甘,满腔的悲情填满了音符,让听者涌上心头的只有悲痛和可惜之情。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4----这种悲伤的情绪还在激动蔓延着(结构这里仍然属于A部分),1:30时刻激动的情绪骤然落下,似乎巨大的忧伤过后是心态的平复和对天国新生的向往,音乐开始逐渐的稀薄和轻柔,意境变得与前面截然相反,仿佛马勒找到了答案----这也许就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安详平和的天国之巅了。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5----第二插部C到来(这个插部和第一插部B几乎一模一样,其实这个乐章可以看成是双主题变奏回旋曲式,但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作品,还是以回旋曲式来分析吧),单调的木管乐器演奏着孤单的旋律,织体较简单明了,虽然第4段的灵光一现的安详平静的乐段让马勒的心态得到了暂时的平复,但他可能还是觉得不满足,仍然孤零零的继续走着,在沉思着死亡的意义和构思着天国之家的模样。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6----乐章回到回旋主题A,气氛更加的悲愤,往事又在马勒脑海中滋生。但随着1:03定音鼓的敲响和小号等铜管乐器的吹响,整个第四乐章的高潮到来,显然马勒表明了态度,在此把所有的委屈和不甘彻底的放下,让自己蜕变成为不惧世俗的精神领袖。而1:19的大镲则让高潮达到了顶点,接着弦乐声部动力充沛的把作者的思绪带到了新的方向。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7----这个新的方向随着一开始圆号的吹响便为我们指出了道路,这便是马勒期待已久的天堂之家,这便是马勒等待已久的答案,这便是死亡后的归宿-----在圆润的圆号旋律和明亮细腻的小提琴旋律线条下马勒描绘出新的家园----马勒心中的天堂,美好的一切随着回旋主题在弦乐的闪现和嘹亮的铜管交相辉映下变成了眼前可触之物,让人激动得难以附加,家的美好仿佛就在眼前,马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家的画卷,让人神往。此刻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彻底的洗涤和净化。

Karajan-Mahler.Symphony no.9 IIII 08----结尾到来,音乐下沉得厉害,音区越来越低,越来越弱,沉寂,再沉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升华,到了这个时候马勒已经在他心中的神圣之地静坐沉思了,留给我们的便是这首升华得无以复加的交响曲和历史的铭记。

后记

这部交响曲的赏析感触颇多,这些感想都已经全部写在了上面,写得不好的地方还望各位指出。回头一望距离上部贝多芬第五钢协已经有7个月了,期间很忙,忙着登记结婚和工作所以把赏析耽搁了,望各位谅解。下一部赏析作品: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敬请期待!


End.

 

 

参考文献:

http://www./yinlegushi/38419221.html    朝霞下的死亡之舞   浅谈马勒第九交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e898fc0101b8t4.html   马勒第九交响曲结构分析

http://www.docin.com/p-430343200.html                          马勒第九交响曲

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勒第九交响曲                                            百度百科  马勒第九交响曲

马勒音乐死亡内涵源起考究——以《第九交响曲》为个案研究    黄键

马勒_第九交响曲_在死亡威逼下期待新生       贾晓伟

生的眷恋死的升华_听马勒第九交响曲        孙皓


唱片链接:

卡拉扬版本:https://pan.baidu.com/s/1uubTrww9CXGTOmJA-pTWjg

布列兹版本:https://pan.baidu.com/s/1vKxh2DNn7yEXPOfaOmuy0g

朱里尼版本:https://pan.baidu.com/s/1fTpXSVcyYrePwTrZYRJqcQ

巴比罗利版本:https://pan.baidu.com/s/1I47P2IeHeO1oa4Ctugj8tA

贝蒂尼版本:https://pan.baidu.com/s/1RAB9xbkt-rntkVsskxkY_Q

滕斯泰德版本:https://pan.baidu.com/s/1Bug2hhv-yLBlePPa3j-Ghg

伯恩斯坦版本:https://pan.baidu.com/s/1Q5utcwhhm-PQmV5Js69Zq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