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上第一名和倒数的孩子,差的不是成绩,而是习惯

 元康百草园 2021-03-25

教育孩子,一定是“先抓习惯,再谈成绩”。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鹿妈 

作者 | 超妈

来源 | 超级父母(ID:edu809)

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习惯的力量都不容小觑。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想要成绩好,高智商很重要,但学习习惯更加重要。
学霸和学渣之间,差的不是多出的几十分成绩,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那些优秀的孩子,都有以下3个好习惯。

认真听课的习惯

孩子平时学习挺认真,回家后做作业也很积极。
看着孩子踏实勤奋的学习态度,老母亲一脸欣慰。
但是成绩出来后,明显觉得成绩配不上孩子的努力,老母亲也是满脸问号。
其实,孩子平时学习再踏实,如果上课不认真,不会听课,只会事倍功半。
那些真正厉害的学生,都善于利用课堂时间。
一节课45分钟,有些孩子在发呆,有些孩子在睡觉,有些孩子满脸疑惑看黑板。
而学霸已经在预习的基础上,紧跟老师的思路。
眼睛看黑板,耳朵听讲解,心里理思路,笔下记重点。
学霸和学渣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做好课前工作,会不会认真听课。
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培养孩子的认真听课的习惯。
首先,要提前预习次日要讲的课程,梳理脉络,划出重难点,这样课堂上也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其次,要做好课堂笔记,眼过千遍,不手过一遍,记重点难点,方便课后复习。
最后,要学会思考,敢于主动提问题,敢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课,用正确的方法听课,比自己课后琢磨更有用。

课外阅读的习惯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代著名作家曹文轩有次接受记者采访如何有效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时,他这样回答:

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

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也说过: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阅读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基础之于大厦,灵魂之于生命。
阅读是丰富知识积累,锻炼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言组织能力的最佳途径。
之前,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以613分的高分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
武亦姝曾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以2000首诗词储备量横扫百人团,三战三捷,最终一举夺冠!
成绩斐然,是她饱读诗书的结果。
她身上特有的古典书卷气和信手拈来的诗句,离不开从小培养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必须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
根据中小学必读书目购买合适孩子的书籍;
在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规划时间的习惯

每个家长都曾有过这样的崩溃瞬间:
孩子写作业总要人催,半个小时能完成的,非要拖延一个小时。
晚上睡得晚,早上要么起不来,要么需要自己又催又吼。
一来二去,一天的好心情全被孩子起床毁掉了。
上面这两种情况,反映了两个词:
拖延和磨蹭,这与学霸的自律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24小时,不规划时间,它就会悄悄溜走。
而学霸,大都有规划时间的习惯。
此前,网上曝光了一位高中生学霸的寒假作息时间表(见下图):
密密麻麻的时间安排,足以看的出这位学生对时间的重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真正厉害的人,都知道规划时间,珍惜时间,利用时间。
那些拖拉磨蹭的孩子,就是缺乏时间观念,懒于规划时间。
想要孩子成绩好,一定要养成自律的习惯,制定计划,规划时间,跟着计划学。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习惯。
教育孩子,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