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意境很美的一首词,短短33字,便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庆余说诗词 2021-03-25

所谓意境,便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后的具体表现。如王维的闲适,李商隐的缠绵,苏轼的豁达等。而说到李清照,我们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多以悲叹身世,感伤意境为主。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些意境感伤的作品,多为李清照中后期国破家亡、流寓南方时所作。而李清照早年的作品,意境却是优美怡人,具有清丽之美的。本文向大家分享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便是其中一首典型。据记载,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刚去汴京不久后的一首词作,所写内容主要是回忆故乡往事。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首先,词的开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便告知了此词是她的一首记游之作。意思是说,我常常会想起那次溪边亭中的游玩,一直到太阳落山才想起要回家,由于景色太惹人沉醉,我竟然忘记了回家的路。可见李清照在这首词的开篇,就像说故事一样,虽然语句平淡,但却自然和谐的把我们引到了她所经历过的事情当中。

于是也就自然而然有了下文,“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即玩尽兴后,我便慌忙掉转船头,没想到反而划进了藕花深处。显然,这两句紧承前面两句,既然“不知归路”,那“误入藕花深处”也就不那么稀奇了。另外,从这两句中我们也能看到李清照的情绪还处于尽兴的状态,也就是此刻还没有很慌忙,所以此时的画面,一片盛放的荷花丛,一位少女,一叶扁舟,反而很和谐美好。

但接下来的两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却是情绪的一个转折了。它的意思是说,该怎么划出去呢?该怎么划出去呢?惊起了四周的水鸟。可见此时的李清照,才彻底摆脱景色带来的沉醉感,而把身心全都放到怎么划船才能出去。也正如此,李清照才会慌忙到惊起水鸟。虽然这里没有声音描写,但是李清照慌忙间的划船声、惊叫声,包括水鸟飞走的声音,都早已跃然纸上。

词到这里便结束了,至于李清照最后是如何找到路出去的,便全凭我们的想象了。虽说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只有短短三十三字,但是其中却包含了她瞬时的神情,瞬时的动作,瞬时的音容,以及瞬时的景色。这些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是一幅绝美的画卷,且极富有青春生活气息。因此,可以说李清照的这首词意境很美,能给人无限美的享受。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