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验俱丰,尤其在诊治脾胃病方面经验独到。其治疗脾胃系疾病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法统方,获得了显著疗效。徐丹华将其徐师治疗脾胃系疾病的经验归纳为以下十法。 1.疏肝和胃法 疏肝常用药如炙柴胡、香附、紫苏梗、橘叶等。 根据不同兼证再选择加减药物: 凡兼脘腹痛证者加白芍, 解郁则加郁金、合欢花(或皮), 久郁心神失养者加百合、淮小麦、炙甘草等。 通络如橘络、丝瓜络、当归须、炒川芎、路路通等, 胸胁疼痛者亦可酌加旋覆花等。 凡肝胆失疏,胆热逆于胃府或湿热内蕴者,治宜疏肝利胆, 药如柴胡、枳壳、黄芩、青蒿、金钱草、海金沙等。 胆液反流至胃者,酌加柿蒂、刀豆壳、赭石、制大黄等。 肝热犯胃者加牡丹皮、山栀子。 腑行不畅则配大黄、瓜蒌。 胃气不和而上逆者,酌加半夏(姜半夏或法半夏)、生姜、茯苓、陈皮。 胃中有热则选加黄连、黄芩、蒲公英。 胃气不和,内有湿浊者,苍术、厚朴、藿香、佩兰、薏苡仁、草豆蔻、石菖蒲等随证选用。 胃气久滞及血,或因出血后血瘀内留者,治当和胃行瘀。药如当归、赤芍、丹参等,痛者宜延胡索、五灵脂,兼寒者配加降香、九香虫。 胃与食管相连,胃与食管同病者甚多,治宜和胃利咽。 咽管不利者,常加桔梗、枳壳一升一降,畅达气机。 木蝴蝶利咽疏肝,亦常作为佐使,随证加减。 属痰气交阻者,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药用法半夏、厚朴或厚朴花、茯苓、紫苏梗。 有热者酌配锦灯笼、射干、蚤休、黄连等。每常佐以石斛、麦冬、玉竹等疏润结合。 2.健脾和胃法 常用方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常用药如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炒陈皮、法半夏、炙甘草、砂仁(或砂壳)、煨木香、炙内金、谷麦芽、神曲等。 凡胃纳减少,食后脘痞较著,消化不良,可加重炙内金、谷芽、炒麦芽等; 有胃脘隐痛者,必加白芍,白术、白芍同用以甘柔缓急止痛。 太子参清养胃气,尤对久病、妇女,可替代党参。夏季汗出口干,津气易损,一般亦用太子参。 脾胃气虚较著者,添加黄芪、山药; 兼中气下陷者,加炙升麻、荷叶等以升阳举陷; 脾虚者易生内湿,有湿浊者常表现苔腻。白而薄腻者轻,白而黏腻或白厚腻者湿重,应根据湿浊程度而选用苦温、辛温的化湿药。 脾虚久则可及于肾,脾肾之阳气不足,一般表现如舌质淡白较著,畏寒乏力、晨起面浮、腰酸、腹胀、便溏或泄。应兼投温肾之品,如益智仁健脾温肾摄涎,颇为简捷有效。兼有晨泄者,参用补骨脂、煨肉豆蔻等,并加炮姜或炭。
素体阴虚之胃病患者,胃阴易虚; 脾胃气虚经久,饮食少,气虚可及于阴; 经手术创伤出血,或禁食多日者,亦易导致脾胃阴虚; 癌症经放、化疗者,胃阴亦必不足。 表现有形瘦、舌红、脉细或兼小数、食欲不振,常欲进半流食,口干、胃脘痞胀或兼隐痛等症,为临床常见胃病阴虚而兼气滞之证。治宜濡养胃阴,兼和胃气。 药如北沙参、麦冬、石斛、佛手片、白芍、橘皮、白梅花、谷麦芽、炙内金、炙甘草等。 阴虚显著,可酌加玉竹、生地、百合、乌梅等。山药与太子参兼益脾胃之气阴,亦常可参用。 大便干结者,酌加麻仁、瓜蒌; 阴虚若有郁热之证,可参加入黄芩、蒲公英、石见穿等; 胃阴虚而气滞血瘀,胃脘疼痛较著,重用白芍、甘草,可选加青木香、香附、五灵脂、陈香橼、八月札、当归等药。
(1)化湿 此法针对湿浊,亦即祛湿法。湿属阴,属寒。祛湿、化湿药性需温,或辛温,或辛苦温,根据湿蕴程度,选择不同程度的温性药。陈皮(或橘皮)、制半夏为脾胃病最常见的化湿药。藿香辟秽除湿,鼓舞脾胃,常可据证配用,尤以夏秋之际,更为适宜。佩兰除脾湿,祛“脾疸”,开胃助食,藿佩二药相合,尤增其效。消胀满、化湿浊,必用制川朴,配用炒苍术,二味苦辛温化湿,对舌苔白腻、口黏、食少、脘腹痞胀者,均属常用之品。用此若效不著,舌白滑腻或垢腻不化者,可配用草豆蔻。苍术与草豆蔻燥湿祛浊,湿去十之六、七,即可撤去,不可久用。 (2)清热 素体阳盛,胃热易生,脾胃运化失常,湿自内生,若湿遏则可以化热。肝胆郁热,与湿相合,亦常酿为瘀热。夏秋之际,湿热外邪入侵,经口鼻而入,阳明为必由之路。肠腑湿热,导致气血失调,以致下利似痢。诸如上述,热证必须清热,有湿自当化湿,湿热交阻者,可化湿清热并用,但当视其孰轻孰重,侧重而又兼顾。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脾经,既清热又燥湿,实为脾胃疾病热证的常用良药。 若患者舌苔薄白或薄黄,咽中不适,有痰不易咯出,寒热兼夹,痰气交阻者,黄连配紫苏梗、法半夏、厚朴花; 食管炎症或溃疡,胸骨后有灼热感,隐隐作痛,舌苔薄黄,口干,黄连配麦冬、杏仁、枇杷叶、木蝴蝶; 吞咽欠利者,通草、王不留行、石见穿、鹅管石、急性子等,随证选用。 治疗脾胃病热证的清热药,除黄连以外,清胃热如黄芩、蒲公英(简方“芩蒲饮”)、知母、芦根等。 清肝胆之热如山栀子、牡丹皮、茵陈、夏枯草、青蒿、黄芩、垂盆草、龙胆草、白薇等。 肝胆热盛者,尚可选加水牛角、青黛、鲜生地等。 清肠腑之热如大黄、败酱草、马齿苋、苦参、白头翁、秦皮、紫草、仙鹤草等, 如咽管有热可选用蚤休、金果榄、射干、马勃、锦灯笼。
出血而兼血瘀者,治当止血行瘀如三七、地榆、藕节、白茅根、制大黄、山栀子、牡丹皮、赤芍,配以白及粉宁络止血。 “久病入络”行瘀而兼理气定痛者如五灵脂、广郁金、九香虫、延胡索、乳香、降香等。 石见穿为唇形科紫参的全草,辛苦而平,此药具有清热、祛风、行瘀的功用,治疗胃病虽常作佐药,适用于肝胃气滞,气郁化热,或胃阴不足而郁热内生,瘀热内结,以致胃脘灼痛刺痛,胸骨后嘈痛,痛位较固定者。养血之品,除地黄、当归以外,尚有枸杞子、女贞子、制首乌养肝血,阿胶养血补血而又护膜宁络(入煎剂亦可用阿胶珠)。 6.消导解酲法 消化食滞的药物, 常用如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 若因食品过冷,寒滞食伤,寒凝于胃舌苔白腻者,加炒苍术、草豆蔻。 瓜果所伤者,可用丁香、肉桂、益智仁等。 豆制品所伤,宜用莱菔汁(或莱菔子),虚人可用莱菔英。 如因食滞而导致脘腹胀痛拒按,腑行不畅,舌苔黄或腻者,可配用大黄、芒硝、枳实等导滞通腑。 若有表寒者,适当予以解表散寒, 药如紫苏叶或紫苏梗、防风、桂枝之类,并加生姜为引。脾胃受损,中阳不振,每常表现内寒之证。 脘痛之际,伴有喜热饮或恶寒饮,喜热物熨腹,治法应据证参用温中方药以疗内寒, 常用如良附丸(良姜、香附)、桂枝(或肉桂)、吴茱萸、檀香等均可选用。 紫苏梗宽胸利膈,亦为常用之品。 其他如荜茇、甘松、沉香等辛温之品,对脘痛寒甚者,亦可短时酌配用之。 据徐师经验,胃病纯属寒证者极少。中虚气滞与肝胃不和证均可兼寒,在调中理气、疏肝和胃方药中,不少药物属辛味、温性,据证参用上述之一、二味即可。另有胃阴不足证,脘痛或有灼热感,口干,舌红,患者亦可能诉胃部喜暖怕冷,貌似内寒症状,此时,当从整体考虑,不可擅用辛温燥热之品。待胃阴渐复,胃气得振,其症状亦常相应缓解。否则,误以为胃寒,动辄投以桂枝、荜茇等辛温药,可能因之动血损膜而导致络伤出血。 8.散结消坚法 药如鹅管石、急性子、威灵仙、通草、王不留行等,常配用白芍、甘草缓急舒挛,参三七、莪术消瘀散结。 若伴有食管炎症或溃疡者,可用药液调藕粉,待文火煮开后,调入适量三七粉, 若胸咽部疼痛显著,必要时可加少量云南白药(一般用0.5g),嘱患者卧位服下糊剂,服后躺睡,俾药达病所,常可提高临床疗效。 肝、胆系结石病,如肝内胆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尤以胆囊摘除术后),症状表现右胁上腹疼痛,常及于背。若已确知肝胆有结石内留,可据证在清利肝胆湿热的同时,参以散结消石, 药如皂角刺、路路通、芒硝、急性子、三棱,配以枳壳(或枳实)、大黄、柴胡、芍药等药。 服药后取右侧卧位,可于1小时后轻捶后右下背,配合行走或上下楼梯,以助结石下行。 结肠息肉而非恶性者,临床上以中老年人为常见,一般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多枚或蒂基广者,摘除为难,诊疗时应四诊合参,在辨证的基础上,酌情配用薏苡仁、鸡内金、王不留行等散结消坚,并参用黄芪、三棱、地榆、丹参、仙鹤草等益气、化瘀之品,常有较好疗效。 9.涩肠止泻法 健脾助运的常用药为炒党参、炒白术(或焦白术)、茯苓、炒山药、炙甘草等,气虚下陷者加黄芪、炙升麻、荷叶(或焦荷蒂)以升提清阳。抑肝如炒白芍、炒防风、乌梅炭、合欢花等。 大便有白色黏液较多者,兼以化湿祛痰,药如法半夏、炒陈皮、冬瓜子、桔梗、炒薏苡仁等。 黏液黄白相兼者,中有湿热,参用厚朴、黄连以清热化湿。 大便带血,提示肠中络损,多由郁热所致,宜兼以清络宁血,药用如荆芥炭、地榆、仙鹤草、炮姜炭、槐花炭、丹皮、紫草、赤芍等凉血止血之品随症选加。 血色污浊,似脏毒之证,可参选炒当归、赤小豆、白花蛇舌草、龙葵等。 赤白杂见者,上述化湿、清络两法据证参用,并可酌加鸡冠花炭、秦皮、马齿苋、白头翁、红藤、败酱草、苦参、凤尾草、地锦草、木槿花等。 病损在结肠、直肠,治疗方法除汤剂内服以外,尚可配用保留灌肠法,据证酌选上述药物,大致取3~6味药,用量为内服量的3~5倍,浓煎药液成100ml左右。也可调入三七粉、锡类散等药粉。见效后,赤白黏液基本消失时,可加白及入煎。保留时间持续6小时以上效佳。 清肝和胃,主要适用于肝经郁热犯胃,症见脘痞灼痛、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嗳逆、反酸、食欲不振、脉弦等, 常用药有黄芩(或黄连)、白芍、陈皮、青皮、煅瓦楞子、白蒺藜等。 清肝解毒,适用于肝经热毒内蕴,病属传染性肝炎急性或慢性活动期,病毒指标检测为阳性,肝功能检查异常,症见右胁肝区不适或隐痛、乏力、食欲不振、舌苔薄黄、脉弦等, 常用药有柴胡、黄芩、山栀子、茵陈、夏枯草、败酱草、垂盆草、鸡骨草、过路黄等。 肝经郁热者可酌配牡丹皮、水牛角、生地黄、地榆、赤芍、白茅根、紫草、石斛等药以清热; 病久不愈或病重及血,肝经气血瘀滞者,治当清肝行瘀,佐以三棱、莪术、当归、炙鳖甲、丹参、泽兰等活血化瘀之药,但需以时处顾护脾胃为要。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全赖水涵血濡,故治慢性肝病首当重视养肝。 如当归、白芍、枸杞子、女贞子、楮实子、山茱萸、生地黄、何首乌、穞豆衣、黑大豆、石斛、玉竹、百合等药单用或相兼为用,可有滋肝阴,养肝血之功,当据证酌情选用。 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肝炎,代偿期肝硬化),邪毒势衰不盛,脾气虚而肝阴亦渐不足者,常用养肝健脾之剂,如归芍六君子汤,可在此方基础上,据证加减运用,不失为常用良方。(来源文献作者:徐丹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