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2007年参加中考命题工作时,见籍贯江西进贤的吴益平先生读着一本十六开本的期刊,从封面到封底,一律是白纸黑字、白纸黑白画,一刊的纯朴中自有一种天然的精致,刊名也是简单直接------《文笔》。借来一读,其中书画品鉴、人物评说、乡史陈述、文物追踪.......带着浓厚的华夏笔都人文气息的文字,淡雅如菊,幽香似兰。不仅拍案称奇。自此,常获得吴先生雅赠此刊,不觉读来近十年了。 江西进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文港镇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是闻名遐迩的毛笔之乡,被誉为“华夏笔都”。文港生产毛笔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东晋时期,临川内史、书法家王羲之专用文港毛笔,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光照临川之笔”的颂赋(文港1969年前属临川)。清代,文港前塘邹家人在武汉经营“紫光阁”毛笔连锁店,生意兴隆。时至今日,邹氏后人邹农耕先生,在文港经营邹氏农耕笔庄。邹先生经营毛笔之际,不忘文化传播之义务。带领一批进贤的文化使者,斥资兴办期刊《文笔》,免费广为传播乡土、文人、毛笔、画作、书法文化。经进贤贤达,书法高士吴益平先生转赠,我成了《文笔》忠实的读者,也成了邹氏农耕笔庄文化传播的受益人。 《文笔》为季刊,分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每卷到手,第一个感觉是干净。不仅没有花花绿绿,而且纯文纯字纯画纯图,没有任何广告。卷首语“赣水寄语”,用进贤文化人独特的视角,结合现实对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进行品味,常常有独到见解,并由此引出“一家文脉”中的大家、名家介绍。刊尾的“民间笔吏”、“江右文踪”、“江右风华”,通过文、字、画、图展示当地文化历史与文化风物,让沉寂于民间的传说、题联、题字得以收集整理,重登大雅之堂。中间“字心画意”、“旧文品读”、“旧笔重温”、“谈文论史”、“书坛鸿迹”、“雨窗闲读”、“笔友茶坊”等等栏目,望文不难知其义,悠然行走于其间为人津津乐道的皆历代鸿鸿儒、名人大作、名家雅事,一一读来,不得不赞叹:小小一刊,让文笔文化的博大精深、文笔历史的厚重绵长尽在手中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刊中刊《农耕笔庄鱼素》,日记体、文言文,记录一个季度以来,笔庄的时节变化、文化活动、人物来访、书信往来。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读者,真切了解笔庄的文化动态。这份A3纸印正反面,如报纸一样的刊中刊,大约取鱼传尺素的意思,把农耕笔庄主人的情意夹在《文笔》中传给各方的朋友。记事的文笔简洁凝练,不乏书生飘逸的意气和文人正直的态度。如记时节,有“桂英如絮,满地飘飞”、“竹清蕉瘦,桂英纷放、”、“红枫萧梀,月季可人”、“风来无寒意,芍药凌芳”,等等雅致的记叙。评人有“一个文化人,如果不在文化上展示自己的富有和高贵,那就上了世俗的当,步入庸常一途了。”“读书之用有内外、雅俗之说。自谦而恭于外,自负蕴于内者,维也。或内外臧否,则所用反置,俗也。”笔者娓娓道来,有告白、有倾诉、也有警醒。读着“魚素”,似读远方故交书笺,感知他那里的四季更替、阴晴圆缺,感知他那里文化交流、友好往来,也感知笔者那一颗坦诚赤热的文化人的情怀。 近日出差去到江西,路过进贤,央开车的进贤朋友曹先生带我去农耕笔庄,想参观《文笔》出生地,或许有机会一睹邹农耕先生风采。怎奈曹先生只知有文港,不知有农耕笔庄,在街上问了三次路,文港人居然都不知农耕笔庄置身何处。因为时间紧迫,只得在文港镇上转了一圈,那里家家是笔场,沿街皆笔庄,挑一处热闹的门面买了二支毛笔,就离开了。与农耕笔庄缘悋一面,想是自己心不够诚所至,读《文笔》十来年,未曾为她写段文字;访农耕笔庄,也只是因为路过。别的事都可以讲随缘,而于文化艺术方面,是不可随意简慢的。我觉得自己得到一次很好的教训。 农耕《文笔》清又纯,它是这个喧嚣的世界上的一处清静地,追逐的时代里的一湾淡泊港,愿有机会不断地读下去。也愿将有机会再去华夏笔都,专访邹氏农耕笔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