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斩获大奖的《进京城》 背后故事的难与易

 新用户0528K0W6 2021-03-26

电影《进京城》中的传奇旦角岳九,在深夜铺满黄豆的场子里苦练腰腿功力,把双腿捆绑起来,只用两只脚轻轻挪动莲步。这个场景大概会成为京剧题材电影中的经典片段,甚至可以说能跟《霸王别姬》媲美了。

京剧题材的佳作,从中国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开始,便把中国的国粹京剧艺术引入了电影之中;再到后来公认的经典影片《霸王别姬》,更是成为了一部脍炙人口的佳片;再到如今的《进京城》,从岳九的人生经历升华到整个清代乾隆年间戏子人生的不易和传承国粹京剧的坎坷。每一部电影都从不从的角度展现了一代代戏曲艺人的艰辛经历,同时也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和讲述了沉甸甸的故事。

岳九的故事亦是扬州盐商江春家供养的春台班的故事,在清代乾隆年间,爱戏如命的他作为当时的传奇旦角,被同行陷害逐出京城后,隐居扬州,虽然他始终郁结难舒,但却从未停止练功。后来因汪润生与格格之间莫名的情愫,使得春台班得到了进京为皇帝祝寿的机会,皇上欣赏到了如此功底到位的戏曲后颇为开心,并命令像岳九这样的技艺高超的艺人就应该留在京城。

整个故事不仅仅是讲述了民间艺人的生活艰苦,其实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底层劳动人民尤其是民间艺人,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名利收获的,大部分时候他们都仅仅是作为底层普通百姓的业余消遣,最终也仅仅是“混口饭吃”而已,但即便是这样,民间艺人依然在那个时候苦练功力,“戏比天大、戏比命大”是每个唱戏人的心声。为了能够留在北京,为了养活一大家子戏班,润生带领大家都付出了不小的辛苦,最后扎根北京,对他们而言是最大的肯定。

京剧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代表,但是文化往往在影视作品中是最难传达的,京剧题材本身的拍摄难度也不小,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功底,更需要学习和掌握很多京剧的知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京剧在当时的价值和地位。胡玫导演的这部《进京城》,不愧是花费了多年的时间,把戏骨们聚集在一起,将京剧文化进行最大化的重现和演绎实属不易。

或许对徽剧有一点儿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到,这部片子在拍摄的前期一定是做了诸多功课的,可以说是零bug,从背景到人物,从戏剧到表演,剧中从大环境和小环境都做到了最好的还原,而据胡玫导演在某次采访的时候也介绍过,的确是走访了不少安徽的地域,还会从田间召集过来一些农民,他们对唱戏的投入,他们唱词中传达出的一些故事,都是最为接地气的,也是最能还原当时情景的,能够采集到如此多民间的真实故事,对这部电影作品的创作也的确是贡献了不少干货。

文化来源于生活,电影的创作更应该是取材于生活。而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其他文化,实质上都是相通的,好的作品不会因为国家划分而产生理解的偏差,也不愧这部影片在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中都收获了大奖。戏曲艺人用技艺说话,好作品用观众的声音给予回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