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査海生) 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 诗人 海子原名査海生,生于1964年3月24日,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 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 1989年3月26日,海子自杀,年仅25岁。 海子的死引起了世人的震撼——平生落寞孤独的海子,死后引起了世人极大的注意。上海评论家朱大可在其《宗教性诗人:海子与骆一禾》一文中 ,赋予海子的死以崇高的仪典意义。他的诗不但影响了一代人的写作,也彻底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诗歌概念,成为中国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 选 * 以下插图选自海子的画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评 论 五月的麦地 海子 全世界的兄弟们 要在麦地里拥抱 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 麦地里的四兄弟,好兄弟 回顾往昔 背诵各自的诗歌 要在麦地里拥抱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下 在五月的麦地梦想众兄弟 看到家乡的卵石滚满了河滩 黄昏常存弧形的天空 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 有时我孤独一人坐在麦地为众兄弟背诵中国诗歌 选自《诗刊》1988 年9 月号 重读《五月的麦地》 臧棣 这首诗主题尽管涉及“哀伤”“孤独”,但它的基调却是高昂的,甚至带有雄辩的音质。这种雄辩的基调,源自这首诗最基本的诗歌意图:一个人孤独地坐在丰收的麦田里为全世界的兄弟背诵诗歌。以前,曾有论者以为“麦地”是这首诗的主角。其实,这首诗真正的主角,既不是诗中出现的那个“我”,也不是“五月的麦地”,而是被诵读的“诗歌”。海子的意图是,面对祛魅的现代性趋势,面对它造就的乡村的衰落(“让大地上布满哀伤的村庄”),人们应该学会尊重大地的物产。人们应该学会将他们的目光朝向大地的自然景观,并从那里寻找生命的本源;而不是一味盲信未来主义的诱惑。所以,不管我们赞同不赞同海子的想法,他的麦地诗篇,绝不仅仅是简单地抒写对农耕文明的憧憬。海子真正想做的工作是,通过对农耕场景的强烈的呈现,将我们的眼界从历史主义的迷雾中拽出来,重新搭建生命和大地之间的精神联系。他的目的是给骄纵的现代性刹车。这首诗,海子更隐蔽的意图是,仅仅将生存的目光投向大地的农耕景象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将诗的意志赋予朴素的大地。将诗和大地联系起来的想法,毋庸讳言,是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启发。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的“诗意的栖居”的阐发,对海子的内心影响很大。大地本身是原始的、盲目的,唯有将神圣的诗性给予大地,大地才会向生命敞开它的秘密。换句话说,唯有诗才能给予我们的生存以一种意义。这首诗虽然也想到了“孤独”,但更多的,它抒写的是,诗人对诗歌本身的伟大的信念。即:在人类的生存情境里,诗是一切意义的最神秘的来源。 选自《诗刊》2017年1月号上半月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