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 || 彭英杰 || 龙舟以外的传说

 墨染千秋诗社 2021-03-26

龙舟以外的传说

作者:绮阁书生

主播:风扬微波

五月,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风是热情的,雨是恣意的,露是滋润的,庄稼是疯长着的,蝉和蛙以及各种鸟儿把整个世界都闹翻了。在炽热的太阳下,石榴笑红了脸,百合笑弯了腰,黄花菜仰起了勃子,昙花也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进入仲夏,我们也迎来了又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民间除了插艾叶,折荆条,挂菖蒲,喝雄黄酒以驱蚊避邪除湿以外,主要有吃粽子、划龙舟等民俗活动,用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注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识。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忧国忧民,不被重用,最终在湖南汨罗江抱石沉江,以示愤慨。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便投粽于江以引开鱼虾,并划龙舟打捞,两千多年来,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湘江边,一字儿摆放着五条长长的龙舟,桨手舵手鼓乐手同样着装,一声令下,众桨齐划。街头万人空巷,都来呐喊助威,那种场景,煞是壮观。

我走在拥挤的人群中,奋力前行,只想近距离观看这种盛大的壮举。这时,不远处的阳伞下,一个姑娘支着架子,在做着什么。我好奇地凑近她,原来支着的是画架,画出的是赛龙舟的场面。我随便问一下:“用手机录下视频就行了”。她头也不抬地答道:”我特地从南京跑来,就想绘一本赛龙舟的画册,便于保存。我们那边端午节的习俗不是这样的。“我又告诉他她:“我们这里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他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我们纪念的也是爱国将领伍子胥。”我也就坐了下来,听她津津有味地讲述江浙地方的端午节风俗。

原来,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他曾经是楚国贵族,他的爷爷、爸爸和哥哥都曾蒙受不白之冤。伍子胥逃到吴国,做了吴王阖闾的大将,率兵大败楚国,替家族报仇雪恨。后来,伍子胥又带兵大败吴国的相邻的越国,生擒了越王勾践。当时,伍子胥曾力谏吴王夫差,要一鼓作气,占领越国,充实自己,以绝后患。夫差却听信佞臣谗言,在越国的金钱和美色的诱惑下,丧失了斗志,竟然放了勾践,真的是“栽林养虎,虎大伤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修炼”之后,反戈一击了。

由于伍子胥坚持己见,触怒了吴王,他预感越国反攻,吴国必败,若都城被围,定有饥荒。在修筑城墙时就悄悄安排民工,把糯米研末调匀,凉干定型以为城墙基础之用。这样的做法,既坚固又能备急时之需,敌方难以发现。他告诉亲近的人,在北城门三丈远处的基石储有粮食,危难时候可以挖出来解决全城军民的饥荒,保持战斗力以战胜敌人。不久,伍子胥就被吴差赐死,并于农历五月初五投尸钱塘江。

后来,吴国都城姑苏(现在的江苏苏州)果然被围,弹尽粮绝,有人想起了伍子胥说过的话,从城墙下面挖出了用糯米做成的础石,缓解了军民的饥荒。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有先见之明的爱国将领,便用糯米粉做成年糕,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这种带有纪念意义的年糕也以苏州生产的最为正宗有味。年糕虽然不是出现在端午节,其纪念意义是相同的。

听着姑娘津津有味的讲述,我顿时感慨,中华民族历来都是敬重忧国爱民的志士仁人,忠毅贤良。虽然时代不同,范围不同,但是坚持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以身殉国,至死不渝的仁人志士,历来都会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各种民族节日饱含爱国热忱,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民族节日的内涵所在。把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融化于各个民族节日当中,不仅仅是端午,中国其他的传统节日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故事传说,这是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肯定。

主播:高建波,网名风扬微波,爱将枯燥的文字码成美丽的诗篇,也喜欢将美好的文字以动听的声音展现,希望他的每种呈现能成为您闲暇时的流连和寂寞时的眷念。诗词歌赋、小说楹联,书法国画、朗读诵演,哪一种文艺创作都烙印在他真诚的心间,但愿不因时过境迁,他真诚的表达化做了过眼云烟。

作者:彭英杰,笔名绮阁书生,男,八零后,高中学历,湖南衡阳人。喜爱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今日头条》平台原创作者;文化问答达人;《中国乡村》杂志陕西选稿基地诗歌编辑;小渔村网校辅导老师。根植乡里,采集民间风俗,与之伴,发之声,我为乡村鼓与呼,让泥土的芬芳溢满诗行。拙作散见于各网络平台,少数已经被纸刊刊载。

第9期 聆听‖【初春随想&雨天】‖散文朗诵

聆听‖【女儿出嫁】‖丫头啊,你是我生命中的一片天

辛卓 || 岁月,偶然【小小说】

聆听 || 雪莲花开 || 永远的心痛

聆听 || 绮阁书生 || 江南三月我等你

本期审稿|冠中中宇|

本期编辑|二两文化|

目前100000 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请关注我们留言吧▼

墨染千秋原创工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点击右上角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您的朋友们吧—

墨染千秋感恩您的每一次分享

一言不合就给我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