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5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3-26

一、

秦艽苦燥湿,辛散风,活血荣筋。

治风寒湿痹,通身挛急,潮热骨蒸,肠风泄血,一切湿胜风淫,皆能治也。

二、

柴胡苦微寒。

能升清阳,为足少阳胆经表药,同黄芩治往来寒热,心烦欲呕、口苦耳聋、热入血室等症。

阴虚火炎禁用。

银州柴胡治久疟成虚,或肌热骨蒸,同地骨皮、青蒿、鳖甲,再加育阴之品治之。

三、

前胡辛散肺,解风寒;甘入脾,理胸腹。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

无实邪者忌。

四、

独活辛苦微温。

善搜肾经之风,兼能燥湿。

故治痉痫湿痹项背强直、手足反张曰痉,奔豚疝瘕肾积曰奔豚,风湿客于肾家所致,疝瘕亦然。

节疏色黄者为独活,节密色紫者为羌活,并出蜀中。

五、

羌活辛苦温。

散肌表八风之邪,利周身百节之痛。

刚痉柔痉无汗为刚,有汗为柔,中风不语,太阳头痛,皆主之。

凡属血虚为病,非关风湿者,勿浪用也。

六、

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胜湿之要药。

散头目滞气、经络留湿,疏肝泻肺,太阳头痛。

若咳嗽不因风寒、泄泻不因寒湿,阴虚盗汗、阳虚自汗者,并在禁例。

合黄芪、白术,又能固表止汗,名玉屏风散。予治哮喘愈后,必用玉屏合异功,加杏仁、苏子为丸,令服,多致不发。

七、

升麻甘辛微苦。

能引参、芪补力入于脾胃,表散风邪,升散火郁,能升清阳。

治下痢后重,久泄脱肛,崩中带下,痘疮斑疹。

若阴虚火升者忌。

八、

细辛辛温。

为心之引经,肾之本药,温经发汗。

水停心下,治少阴咽痛。

味厚性烈,不可多用。

九、

远志开心气,散郁结。

疮家用以为膏。因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取其开心气,散郁火也。

十、

锁阳味咸入肾。

能强筋润燥,益精兴阳。

惟相火易动及大便不实者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