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25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1-03-26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25

一、

临床上具有活血利水作用的常用中药有:蒲黄(化瘀止血、利尿);茺蔚子(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泽兰(活血调经,散瘀消痈,利水消肿);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王不留行(活血调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瞿麦(清热利水,破血通经);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止咳);田基黄(即地耳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琥珀(镇静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二、

临床久病重病之人,若见头晕呕恶,甚则神志恍惚,目不识人,或惊恐不能独卧,身重难以转侧,脉左关无力,舌苔白腻者,即可按《千金方》载胆寒证治之,予以温胆汤,常收疗效。此对于疑难重病的治疗有实际意义。

三、

哺乳期乳汁淤积常致乳腺炎的发生,以下药物能疏通乳络,防止乳汁淤积化脓。蒲公英、天花粉、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漏芦、通草、丝瓜络疏通乳络,可使乳汁通而不滞;香附、青皮、桔梗疏肝理气;白芷、皂刺散结止痛。依据临床表现,参照上药组方加减,水煎内服,同时用药渣热敷积块部位,然后用吸奶器吸出积滞之乳汁,疗效可靠。

四、

湖南省洞口县中医院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处方,有调补肝肾、活血通痹、祛风止痛之效。其用药如下:秦艽、羌活、桃仁、红花、香附、三七、乌梢蛇、地龙、甘草各100g,炒杜仲、川断、怀牛膝、威灵仙各150g,当归120g,血竭60g,蜈蚣15条。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g,日3次,每次3丸,白开水送服,服完一料为一个疗程。本方为王清任身痛逐瘀汤去没药、五灵脂,加血竭、三七、杜仲、川断、乌梢蛇、蜈蚣、威灵仙组成。

五、

治疗外感湿证可从三焦论治,可依据湿邪在三焦中的传变规律,查其部位治之。上焦之湿,化而除之;中焦之湿,燥而去之;下焦之湿,利而消之;中医认为三焦为水湿运行之通道。上焦表湿证,宜解表化湿,常选藿香正气散治之;中焦里湿证,宜燥湿健脾为治,方用三仁汤;下焦湿热证,多用清热利湿之剂四妙丸治之。

六、

治疗慢性咽炎,单纯利咽散结往往效果不理想,若从肝郁、肺脾气虚入手,常收良效。常用药物可取柴胡、橘叶、薄荷疏肝理气;生地、当归、炒白芍养血柔肝;黄芪、云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补肺;选厚朴、半夏、浙贝、桔梗散结利咽;若见咽痒加蝉蜕、诃子;咽干加麦冬、天冬;胸闷加牛蒡子、沙参、荆芥;善太息心悸加合欢皮、太子参;胃脘痛、胃脘痞满可合半夏泻心汤治之。

七、

素体虚弱之人,不可用西药解热镇痛药发汗治感冒,因为体虚之人发汗,越发越虚,表虚卫外不固,更易致反复感冒。气虚感冒治疗上多选益气解表之剂,常用“甘温除大热”法,因为患者“大热”是标,而其本质是虚寒,用温补之剂是针对疾病“虚寒”进行调治,故常收佳效。临床新选方药为补中益气汤合香苏散加青蒿。

八、

血府逐瘀汤为《医林改错》方。其配伍特点为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诸药合用可使瘀血祛气脉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血府逐瘀汤可以降低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减轻微循环障碍的状况,改善组织或器官的血液循环和血氧供应,加强机体损伤部位的炎症吸收。血府逐瘀汤合活络效灵丹加郁金、木香、大黄,治疗胸壁挫伤有良效。

九、

胆总管结石手术后见肝功异常者可用下方治之,通过益气柔肝而收效。方药常选制首乌、生地、枸杞、丹参、黄芪、太子参、炒白芍、炒白术、炒苍术、云苓、甘草、佛手、陈皮。

十、

中医认为咽痒多属风,蝉衣、防风可去;风邪不去,易化燥伤阴,元参、炙杷叶、麦冬可选;燥邪属金,金能克木,木火刑金,可取钩藤、地龙、白蒺藜治之;射干、甘草二药利咽,调和诸药。临证凡见喉痒干咳、久咳少痰之证,其特点为风邪留滞、燥邪伤肺、阴津受伤者用上药可愈。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0.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