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对别人的话只有两种评价“你这话说的比较科学”、“你这话不科学”。每次听完大家都笑,不过这也反应了我们现在对很多评论和见解的评判标准,科学还是不科学。 然而科学的概念常常让我们望而生畏,那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我们普通人易于掌握的标准,去衡量什么样的理论科学还是不科学呢?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哲学家波普尔就对科学理论做出了明确定义,他说科学的本质,就是能被证伪。 初听这话第一反应就是:这不科学。不是吗?我们通常认为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理论可以指导一切,怎么反而要能被证伪才算是科学呢? 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牛顿在科学史上永远是神一般的存在,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说过这样一段话: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匿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诞生吧!于是世界一片光明。 那么牛顿的理论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拿万有引力定律来说吧,我们中学的时候都学过:引力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这里缺少了一个关键的概念:时间。 牛顿认为,引力传播不需要时间,不管多远都可以瞬间到达。但同时他也承认,在这点上也许还有更深的假设是自己不知道的。300年后,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证明引力的速度是光速,传播也需要时间,牛顿的理论只在低速时有效。 那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还是不是科学理论呢?当然是。而且正是其具有的可证伪性,才是它所以是科学理论的最重要特征。 现在再来看波普尔的话,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你提出一个科学理论时,你就必须同时告诉大家,该怎么证明你的理论是错的。如果理论经得住考验,它就继续存在,否知,它就将缩小适用范围或是干脆被抛弃。 这就是判断科学理论的标准,现在对不代表永远对,任何科学理论都可能随时被证伪。反过来说那些不能证伪的,比如万能的上帝是存在的,正因为上帝是万能的,那么所有的可证伪证据也都可能是上帝故意做出来给世人看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不科学。当然,这并不是说上帝就一定不存在,只是因为这个理论无法证伪,所以它不是科学。 科学理论正是在这样不断证实和证伪的考验中,离真理越来越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