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华教授牵头的经皮肾国际专家共识在EU focus发表

 ifepha 2021-03-28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治疗直径≥2cm肾结石的首选方式,也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是关于PCNL的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和患者评估、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的防治、术后评估和随访,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认识。


为了规范和普及PCNL技术,由曾国华教授牵头发起,国际尿石症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Urolithiasis,IAU)、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结石学组(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Section of Urolithiasis,EULIS)、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结石学组等多个学术组织参与,来自20个国家的36名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一项PCNL国际专家共识,近日在《European Urology Focus》发表,题为《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Section of Urolithiasis and 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Urolithiasis Joint Consensus on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文献原文

PCNL国际专家共识的制定是在新冠全球疫情期间进行的,由于无法参加线下会议,专家组采取线上会议、邮件、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沟通,就PCNL的手术适应证、术前准备和患者评估、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的防治、术后评估和随访等达成统一认识。

在手术适应证上,PCNL处理各种复杂上尿路结石;尤其是超微通道经皮肾的出现,降低了PCNL手术风险,PCNL可以得心应手地处理ESWL或输尿管软镜失败的肾结石。由于各国的临床实践以及抗生素使用要求不一,专家组对术前抗生素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最后达成一致:中段尿培养阳性者,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3-7天;尿培养阴性,但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增多或亚硝酸盐阳性者,无需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对尿培养及尿常规均为阴性者,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一次,以预防感染。

PCNL穿刺引导上,明确了X线、B超各自的优点,联合应用X线、B超可确保PCNL安全有效性,尤其是对于复杂性多发肾结石。通道的大小方面,只要掌握好各自的适应证,控制术中肾盂内压和手术时间,各种大小通道PCNL均适宜。

对于PCNL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防治,重点关注术后出血、肾周脏器损伤、液体外渗。

PCNL术后出血与穿刺通道及周围组织撕裂引起大的动脉损伤密切相关,术中因为出血导致视野不清时,应该及时中止手术,留置肾造瘘管。夹闭肾造瘘管30min后出血停止考虑为肾静脉性出血;夹闭造瘘管后出现患侧腰部剧烈疼痛、膀胱血块填塞、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迟发周期性出血时,考虑为肾动脉性出血的可能,应该及时行肾动脉造影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术中精准穿刺、避免过度摆动肾镜撕裂肾盏是减少出血的关键。
尿源性脓毒症是PCNL最凶险的并发症。治疗原则包括尽早抗感染、液体复苏支持和控制合并症等3个方面,特别强调尽早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能显著提高尿源性脓毒症患者存活率。术前控制好尿路感染、术中保持肾盂低压、控制手术时间是预防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键。

肾周脏器损伤可能发生在胸膜腔、肝脏、脾脏、十二指肠或结肠,术前CT评估以及术中B超监测,有助于减少相关损伤风险。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症状以及引流,CT复查有助于诊断,保守治疗无效者尽快专科处理,尤其是十二指肠损伤。

术中出现进行性腹胀、不明原因气道内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应该考虑灌注液外渗可能。此时应该及时中止手术,放置肾造瘘管或输尿管支架进行引流。床边超声可明确外渗程度,轻微外渗无须特殊处理,严重外渗需要及时穿刺引流与利尿。术中避免集合系统穿孔、保持肾盂低压、控制好手术时间是避免外渗的关键。

曾国华教授作为IAU的创始人以及共同主席,长期致力于泌尿系结石的病因学以及临床治疗研究工作;发明了PCNL革命性创新SMP技术,并在全球积极推广。IAU在国际上广泛开展泌尿系结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学者加入这一组织,这一PCNL国际专家共识的制定也体现了IAU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编辑:王靖

审核:曹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