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话--清谈录(三)

 道藏研究 2021-03-28

今天翻译《道藏》中食疗养生的文章,原文内容超精彩、实用。原来会吃也能长命。但文章太长了,一时没法上传,等以后分章节陆续上传吧。忽然脑子累了,休息一会,转几段过去的读书随笔,以放松。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韩非子》

杨子注:韩非虽这么说,但他自己却坚持与韩国同命运,坚决不事秦,最后被他的同学李斯算计,死在了秦国的监狱。韩非之才,天下无双;韩非之过,在于相信他的同窗好友的人格是有底线的;韩非选择与韩国生死共荣辱,是爱国?是愚忠?就不好断言了。天才,可惜!爱国,可敬!愚忠,可叹!

YZ.2020.1.28

神话有三:

1 神话

2 中国股市能赚钱

3 先富带动后富

明朝的抗倭名臣朱纨,在临死前凄凉地说:

“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

此乃爱国之人寒心语。YZ.2012.3.1

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大意:士大夫们的无耻,是国家的耻辱。

老百姓被人欺负,被鄙视为无能。没人为他们伸张正义。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然而,作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不是无能,而是无耻。无耻的人多了,就有了国家的耻辱。

顾炎武说:

天下之事,有言在一时,而其效见于数十百年之后者。

这句话用来形容他自己的学术境况再合适不过了。他在世时一生坎坷,颠沛流离,由于一直坚持反清复明,所以死后也没有特别高的地位。他开了“实学”、“朴学”,这个是有意义的,可惜后人不研究他这些文化遗产。他死后200多年后,有些知识分子开始借鉴他的思想。

著书立说不在于多,而在于直指人心的关键字语,说到人的心坎上,开启心智,提升精神,引领言行。足矣。

顾炎武一生著作文字超过1200万字,但最有名则只有八个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是原文是: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

   细想来,天下兴亡,匹夫其实并没什么责任。对天下兴亡负责的,只是少数人。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天下又不是他们治理坏的,贫富差距也不是他们造成的,权力也不是他们滥用的,司法也不是他们左右的,猪头猪脑地促成列强们结盟,组团儿来欺负这个民族的也不他们(连李鸿章都知道对列强,要进行挑拨离间,不能让他们团结起来对负中国),这个社会上,那些富可敌国的特权阶层只是“一部分人”,而吃瓜群众都只是“另一部分人”。出了事还要匹夫负责任,让他们当炮灰,有点不公平吧。就算是闹腾成功了,功劳依然没他们的份儿。

只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可能是煽动底层民众的最好理论。那些煽动无知、无辜民众闹事的风云人物,真是节操无底线。

俗话说:“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坏蛋偏偏很长命,特别能活,就算没有生命特征了,也可以用药物和仪器维持着,以“护卫”他的利益集团。

中国历史上聪明人很多,诸葛亮算是极端聪明的一个,后人对他智商的最高评价是“近妖”

写关羽之义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说诸葛亮聪明到“妖”的程度。就这么聪明了,在他死后,也只是做个木头像吓唬一下魏军,短时间保护一下蜀兵,权宜之计罢了。而现在某些利益集团的“老大”,可以多次死而复生,甚至索性采用了不死之法,长生不老,反正都公费医疗。今人比诸葛亮聪明多了,妖的平方。妖怪,妖妖怪。 

YZ.2015.3.24

有朋友说,你写的东西没有“大事”,既无军国大事,又无时事热点。“纵是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妙笔生花,情深如海,不写取悦社会的内容,也不商业运作,文章怎么传的出去?何时为人所知?”

忍不住笑。想告诉他:道本寂寞。但只是笑笑,没说话。忽然想起了朋友圈时看到的一个段子:

有一位社会学家到各地做田野调查。他观察到现在佛道两家的显明对比:佛寺的金碧辉煌和道观的寂破荒凉。人们说信佛的多有钱,守道的就普遍贫穷。所以年轻人都争相去当和尚,较少有人能清守道门寂寞。相对而言,现在的道教徒太清苦了,不受尊敬和待见。“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来的宗教比较容易统治这个民族的精神领域。于是他分别去问一位道士与和尚问各自的法术灵验程度。

他先去见了道士。

道观破败,蛛网结梁。道士正在深山静坐,面黄肌瘦,景况凄凉。他问了几声,道士眼皮也不抬一下,淡淡地说:

“爱信不信,别打扰我修行。”

于是他又去了见了和尚。

大殿辉煌,香供满堂。身姿丰韵,法相饱满。他开口相问,和尚笑眯眯地热情让座说:

“施主啊,捐的越多,心越诚。”

多年来,工作之外,我几乎所有的心思,都在《道藏》。这一巨大的宝库,一旦进去,很难走得出来。里面有神仙,也有妖怪,让人孤独而精彩。沉在另一个世界里,这红尘社会发生什么,真的不太关心。国外政变了,谁是谁非,谁上台谁下台,与我没一点关系。生命这么短暂,哪有时间关注那些事。哪个明星出轨了,哪个名人离婚了,哪个大款又开新公司了,哪些大腕打赌了……与我何干?管得着吗?关心得着吗?难道咱们的时间都是无限的吗?谁的一天会有25小呢?

《道藏》,是不太容易看的一部书。

跟女人一样,再漂亮,也有看疲劳的时候。《道藏》,再精彩,也有看得人疲惫的时候。

于是就随意转一点点随笔。也没什么特别的诉求。如果有目的,就只有一个,偶尔更新一下公众号,告诉隔屏的道友:

我一直在,愿你也坚持清修元神,抱元守一。道,是我们文化基因中最核心的密码。请你好好守住。我也一直在努力。

YZ.2020.3.19

照例,两首打油道情,送给你:

《商鞅》

天生执法种,

无私亦无情;

于国功无量,

于己害无穷。

YZ.2019.5.27

 

《湖边行》

仙家晨起细雨后,

闲步清湖漫寻春;

水面风来池容动,

枝头烟去柳情新。

隔岸隐隐听笛远,

沿途漫漫看花频;

林中啼鸟声声诉,

声声诉我绝俗心。

湖水微漾仙子影,

似是度我入玄门;

定睛之间影何在,

半是青山半是云。

 

《欲归清修》

演武桥边起高楼,

有人楼上愁。

闻说君为玄门子,

更为杏林后。

万千道情烟霞志,

寄月当头

也曾快意刀剑影,

红尘谁敌手

雅运毁于小人手。

满地伤心无人收。

遗恨悠悠

夜夜新酒浇旧愁,

话间红颜白了头;

史来浮舟身世,

叹朝代兴亡如脆柳

举世尽从忙里老,

谁人肯向死前休

道家一笔是千秋。

欲归清修。

杨子2021.3.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