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雨读诗 | 燕山燕

 燕山诗文 2021-03-30

燕山燕

图片来源:作者原创 

 文/余临风

刚过了年

风吹面寒

想去燕山

去等漫山遍野

栗花飘香的春天

循着古老的气息

劈荆攀岩

长城断壁

烽火残垣

禅林古刹

斑驳着岁月变迁

鹫峰山纵身一跳

舍身崖传颂千年

图片来源:作者原创 

没有了铁门的铁门关

马兰关还住着马兰

花开花落

圆阕着秦时明月

吟唱着孟姜女的啼泪悲欢

如席的雪花

呼啸的北风

戍边将士的热血

拱卫起燕山的脊梁

慷慨悲歌浸染了汉瓦秦砖

寄不清

遥远的遐思

只想知道

我的烟

还能否借你的火镰点燃

光阴里是否褶皱了你的容颜

你是否还留着那条乌亮的长辫

山花烂漫

可否与你共舞长天

我是只燕

生在燕山

长在燕山

情在燕山

根在燕山

燕山与我血脉相连

我是燕山的燕

图片来源:作者原创 

欣雨读诗 | 一只高傲地飞翔的燕

图片来源:网络 向原作者致敬

《燕山燕》是诗人余临风刚过完年,于二月料峭春寒伊始时登上燕山的一首抒情诗。诗人取题《燕山燕》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实则一语双关。燕山无形中成为一条明线,第一层意思燕山有着悠久丰厚的历史。第二层意思,燕山的燕子比喻那些有着背井离乡打拼在外的子民们,就像离家回巢的燕子不离不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不经意顺理成章就是必然。

画面从古老气息的长城展开,这个“古老”是诗人埋下的伏笔,攀登长城断臂,烽火残垣沧桑沐雨一起经历战争硝烟,沉重的历史掩盖不了深深的痛,诗人善意的把视角转向禅林古刹,鹫峰舍身崖,这两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神奇景观,他们世代繁衍生息在怡然自得,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里。正是平淡的两句描述,更加增强了燕山古老神奇和历史人文的深厚底蕴。

图片来源:网络 向原作者致敬

诗人将一次普通的登山经历精心遴选出长城、烽火、禅林古刹和鹫峰舍身崖四个代表燕山力量和博大胸怀的词汇,笔者注意到诗人动词运用的准确,用“拱起”描写燕山的雄伟立刻生动形象跃然眼前。诗人以虚实相生的写法奠定了“燕山燕”经历的内涵和未来的希冀。这与诗人一贯创作风格相一致。同时也形成了诗人独特的写作特色。读到《中国奇迹》那一刻,描述历史沧桑巨变,大气磅礴顺势而来,其中不乏厚味和深思。这篇《燕山燕》笔者暂且为独树一帜的创作特色,令人读来震慑灵魂,且深为共鸣于笔端诗人应运而生。

一次真实的相遇,丰富的想象,真实的关口生动思想。史诗般的韵味,丰盈着马兰关的侠骨柔情,也观照燕山儿女的大义凛然。诗人通过明月、雪花和北风寄予无限情怀,物相与意象有机的统一,使人情感高度融合心神合一与灵魂恣意于心灵相通。

诗人想象的笔端果断转向恰到好处。诗人驾轻就熟的把感情带入我的烟。令人拍案叫绝,燕山的燕,燕子的不离不弃,诗人描述燕山的烟,燕山的长辫,燕山的浪漫,见证燕子飞去飞来深情,细心阅读理解读者不难发现,诗人写燕子实写一位漂泊在外励精图治、披荆斩棘回望故乡的情怀。

这只燕,生在燕山,长在燕山,情在燕山,根在燕山,血性与情怀。一切的一切都在燕山。“我就是燕山的燕”简洁明确的点明主旨令人掩倦深思。游子回归故里那一刻,怎不让你泪流潸然,这样一位有着燕山博大胸怀的男人,用刚毅、执着完成着燕山的梦想,燕山的燕就是这样一只高傲的飞翔的燕!

图片来源:网络 向原作者致敬

诗作者

余临风,河北医大毕业,副主任医师。遵化作家协会会员。

评论作者

梁淑艳,笔名:风雨彩虹,欣雨。现居河北遵化。系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遵化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河北新农民建设》《长江丛刊》《十堰作家》《东湖印象丛书》《知音汇》《漱玉》《承德诗词》《遵化周报》等。发表作品百余篇。获得首届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大众文艺》征文诗词类三等奖。以及各类文学奖项。

本刊责任人: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

投稿须知:

1、本平台 唯一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