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江山携手 2021-03-31

    甘肃地处河西走廊孔道,史前文化遗存丰富,大量石窟、古城、古堡、古驿站、古长城构成了完整而漫长的发展序列。千百年间,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着贯通东西全境的丝绸之路而搏动,包容并蓄、吐故纳新,将厚重的文化遗产与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谐黏合在一起,使得甘肃肩负起传承华夏文明的天然责任。 

    我一直把甘肃的河西走廊称之为“东方走廊”,因为它所呈现的是整个东方文化的背景,且不说古代丝绸之路所创造的辉煌,仅仅是佛教的传播,这里就可以展开一幅五彩冰粉的画卷。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 张掖冰沟丹霞:

    从印度孔雀王朝开始,佛教传播的洪流便分别向南北两个方向蔓延。南传佛教主要影响了缅甸、泰国、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地。北传佛教又分为两支,一支从印度抵达西域,在汉朝时传入中国,称为汉传佛教。另外一支则主要在西藏地区传播,称为藏传佛教。而从西域到达河西走廊,再由河西走廊传入中原的佛教传播又称为佛教的东传。这条与古代丝绸之路相融合的佛教传播之路,浸染了民族文化的色彩,完成了佛教中国化的过程。这条传播线路上的众多石窟,不仅是佛教史上的奇葩,更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一座座屹立千年的石窟,构筑了佛教传播的路标。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 张掖冰沟丹霞:

    瑰丽的红色砂砾岩在蓝天白云之下或伟岸或婀娜或桀骜不驯地向人们展示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赤壁丹霞在丘陵中遥相呼应,高逾百丈,峭壁斧削,造像奇特。有的丹霞形似神驼,仰天长啸,峥嵘尽露;有的丹霞像极宫殿,雄伟桀骜,高耸入云;有的丹霞似若佛龛,庄严肃穆,氤氲袅绕。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4 张掖冰沟丹霞:

     河西走廊中国内陆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5 七彩丹霞:

    七彩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条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同时该地貌群与梨园河相映成趣,集神奇的自然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于一体,形成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令游人顷倒。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6 敦煌魔鬼城:

    外观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遇有风吹,鬼声森森,夜行转而不出,人们俗称魔鬼城。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有雕塑,其形象生动,维妙维肖,令世人瞠目。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穷。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7 敦煌魔鬼城:

    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兴盛,还要归功于那些奔波的商旅,他们的经历,很好地解释了佛的存在。并且,他们也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用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开窟造佛。因为,对他们来说,他们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佛的赐予。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8 月牙泉:

     丝绸之路上的生活,从一个绿洲到另一个绿洲,定居者的活动半径是十分有限的。但他们通过佛教,摆脱了狭窄的生活圈子,为自己创造了现实视野之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9 月牙泉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0 鸣沙山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1 鸣沙山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2 莫高窟:

    河西走廊是一条独特的石窟走廊,在佛教传播史, 应该有自己的位置。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3 敦煌西千佛洞:

    敦煌西千佛洞:西出阳关的大道上,敦煌西千佛洞是个幽静之所,党金果勒之水蜿蜒流淌,宽大的河谷中,桃红柳绿。敦煌遗书《沙州都督府图经》有断断续续的记载:右在县(指寿昌)东六十里,耆旧图云:汉 佛龛百姓渐更修营。从西千佛洞东距石峨博和西距寿昌城的路程推测,这段文字记载的应是西千佛洞。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4 玉门关:

    占有天时地利,凉州一度成为北中国佛教文化中心。这是与一大批佛教文化名人开坛讲经、翻译著述、兴建寺塔、开凿佛窟等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也是由凉州宽松的政治社会生活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造就的,且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5 永泰龟城:

    古代凉州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它最早接触并吸纳了中原文化,又与西域游牧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在这样的地理文化背景之中,佛教的进入必将会产生历史性的变革与辉煌。的确,凉州不负众望。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7 戈壁滩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8 马蹄寺: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19 马蹄寺:

    马蹄寺石窟群,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是河西走廊规模较大、内容丰富、创建年代早和延续时间长的重要石窟。因第九窟内有一马蹄印,相传为神马踩踏,故名马蹄寺。窟内保存有北凉、北魏、西魏、隋、唐、西夏、元、明各个朝代的造像与壁画。
  马蹄寺石窟群包括马蹄北寺、南寺、千佛洞、上观音洞、中观音洞、下观音洞和金塔寺7个部分,共存70余窟龛。各窟群都开凿在马蹄山景色宜人的山谷间或近水的红砂岩崖壁上,相互间的距离近的2公里,远的7公里。每个窟群有220余窟不等,洞窟排列有横向也有竖向,高达7层。窟龛分布乱中有序,远处观望,十分壮观。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0 在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马蹄山中有一条山谷叫“临松薤谷”,“薤”者,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开紫色小花,鳞茎和嫩叶可以食用。就在这样一个诱人的地方,隐藏着著名的马蹄寺石窟群。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1 永泰龟城:

    永泰龟城位于甘肃景泰县寺滩乡,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2 永泰龟城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3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4 戈壁落日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5 圣容寺塔:

    甘肃省境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唐代佛塔建筑。位于甘肃金昌市永昌县城关镇金川西村。有大小二塔,隔山谷相望。大塔平面呈方形,塔基边长10.8米,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空心砖塔,通高16.2米,第一层南面辟门,密檐用砖砌迭涩,挑出13层,第4、第8层挑出菱角牙子。小塔造型同大塔,通高4.9米,为实心。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6 圣容寺塔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7  圣荣寺塔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8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位于张掖地区山丹县南 55公里处的祁连山区大马营草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29 民乐花海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30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31 张掖冰沟丹霞
包容并蓄、吐故纳新的“河西走廊”
32 康乐草原上“石窝会议纪念碑”

 

  部分文字说明:胡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