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 传播与思考 2017-06-26 1938年的中国,亡国论悲天悯地,速胜论盲目幻想,抗战何去何从?胜利在望何时?举国茫然,国统区没人发声。 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宛如乡村教师,却心怀世界大势,纵览中国近代史,浮想联翩,战局起伏多变搅动着他智慧的神经,10个月的全面抗战教训和经验使他对抗日战争的整体轮廓和进程逐渐有了清晰的认识,历经8天9夜,文采斐然,抽丝剥茧,逐步深入,五万余字的军事经典《论持久战》一气呵成,源于对时局的深思,对形势的熟虑。 全文写了二十一个问题,前九个问题为第一部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为什么最后胜利是中国的,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后十二个问题为第二部分,说明怎样进行持久战和怎样争取最后胜利,着重论述了人民战争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这是预见的性的判断,尽管当时许多人对这一作战方式表示怀疑、给予嘲笑,但绝对没有影响《论持久战》成为经典。
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却准确地与日后抗日战争的历史完全对应,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这体现的是毛泽东对中外敌我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情况的精准把握,对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洞察与清醒认识。
毛主席对中国和日本以及周边环境的精辟分析和大胆预测。我大而弱,敌小而强,我得道多助,敌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抗战的历史事实也完全证明了《论持久战》所揭示的中国抗战规律和英明预见,《论持久战》因之而名垂青史,成为了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
陷敌人与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即人民路线。要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发动组织起来的人民之前,只有了解人民诉求,团结人民大众、尊重人民意志、依靠人民力量,实行军民一致、军民一心、军民鱼水,就能瓦解敌军、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统一认识,提高思想,为抗战指明方向,拨开迷雾,澄清思想。在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毛泽东的光辉论断鼓舞了中国广大军民的同仇敌忾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决心。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因此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仅不会亡,而且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
《论持久战》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战争中,在政治、军事和思想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体现,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正确战略,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体现和展开,它能够指导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完全在于这部名著具有一个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论持久战》论述的是一般的军事问题吗? 不是,是从全局上驾驭抗日战争发展趋势,融军事和政治于一体的,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战略。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用了近十天的时间,讲《论持久战》;在抗日军政大学四大队作《论持久战》报告,听的人很多,听者由衷地佩服、信服。 刚开始油印本仅供党内传阅,后印成书公开发表。周恩来向白崇禧转述文章精神,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大加赞赏,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白崇禧向蒋介石转述,蒋大加赞成,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一时洛阳纸贵。《论持久战》被译成英文向海外发行,也得到好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论持久战》十分佩服。和《孙子兵法》一样,《论持久战》被美国西点军校奉为了必读之书;
旧日军大本营参谋陆军中佐山崎重三郎说:“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堪称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游击战。它是一种全民总动员的攻势战略,把百万帝国陆军弄得团团转……在中国打败了日本人。”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公开宣称:“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
1939年11月20日,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诗情奔涌,激情满怀地写下了题为“《论持久战》的著者”的诗歌,讴歌了毛泽东和其光辉著作《论持久战》: 下围棋的能手笔下生花, 不,植根在每一个人心中。 三阶段,后退,相持,反攻 你是顺从了,主宰了辩证法。 教育家、出版家、通俗读物作家辛安亭编写了《抗日三字经》,以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形式对毛泽东及《论持久战》精髓进行了阐述: 毛主席 真英明 讲政治 论战争 …… 持久战 三阶段 求进步 克困难 一阶段 敌进攻 抢我地 夺我城 我中国 大觉醒 兵和民 齐斗争 二阶段 相持中 敌想进 无力攻 我中国 大振兴 又建设 又练兵 三阶段 我反攻 好消息 天天听 收失地 除奸凶 驱日寇 回东京 |
|
来自: 12345csdms > 《毛泽东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