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献县的土地上,看火车从我眼前呼啸来去

 国学守望者 2021-04-02


  

我在献县的土地上,看火车从我眼前呼啸来去

赵志忠

经常去外地采风,每当火车从我眼前经过时,那种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气势,让我感到非常震撼又非常羡慕,假如在献县有一站,我又何必站在异乡的土地上,看着火车从我眼前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
我对火车如此痴迷,从童年记事起就有了,小时候爷爷、奶奶经常说起村北头的火车道以及在火车道上发生的事。
爷爷、奶奶嘴里的火车道,就是现在从我的老家淮镇穿镇而过的307国道,此事说来话长,307国道(或“国道307线”、“G307线”)是在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河北歧口,终点为宁夏银川,全程1351公里。这条国道经过河北、山西、陕西和宁夏4个省区。在淮镇自西向东途经为:后厂、孙庄、西街、东街、北街、东后庄、百兴庄、北洋村、圈头村、马兰等村庄。


此路原为铁路路基,最早提出修沧石铁路的,是一位名叫曹祯祥的河北商人。曹桢祥根据《民业铁路法》,从1913年起至1916集股金约120万,提出要集股修建石家庄至沧州的窄轨铁路,并获得北洋政府交通部批准。这条铁路西起石家庄,经藁城、晋县、束鹿旧城、深县、武强、献县而至沧州。后来因为发现曹祯祥与外国股本有染,北洋政府取缔了他的修筑权。1920年,北洋政府交通部决定使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筑沧石铁路,当年就在石家庄正式开工,从拨款中先提一部分先行建筑地基。后因筑路经费紧张,款项无法落实,1922年5月沧石路工局被迫裁撤。
随后军阀混战,十数年间河北大地战乱不息,各军阀为得到财力支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


为了从修建“沧石铁路”中谋利,奉系军阀占领直隶后,军阀头目李景林1926年与意大利一公司签订修路借款合同,另一奉系军阀头目张宗昌也与法国签订合同,但都因丧权辱国而被废。
1927年直隶省议会又与英国一公司签订修路合同,同样因丧失主权过多而未获准。当年底,奉系军阀控制的北洋政府想独吞修建沧石铁路权,没想到的是,1928年却被北伐军赶出北平。修建沧石铁路又成了泡影。


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铁道部后组建沧石铁路工程局,该局负责人又先后与法国巴黎银公司、日本华昌公司拟订修路借款合同,引起国人强烈不满,最终被铁道部取消。之后的1933年又与法国一电机厂签购料合同,终因国民党监察院质疑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反对,这一修建沧石路计划又一次破灭。
1928年,时河北省建设厅涵请驻石家庄的沧石铁道局暂改公路行汽车。获准后于1929年通车,此期间路基为土路。

这条铁路被一拖再拖,直到正太铁路1933年被收归国有,铁道部放弃了沧石路修筑计划,历经曲折的石家庄至沧州铁路终成泡影。献县同时与铁路无缘。沧石铁路,因旧中国的积贫积弱,最终没有建成,不得不改建成了沧石公路。

抗日战争期间,为日寇所占,在淮镇有护路队,日寇想重修此路为铁路,后因冀中区抗日军民破袭而未成,日寇无奈改修德石铁路。解放后至20世纪70年代前此路仍为土路,20世纪70年代才修成柏油路,后此路东通黄骅,西至山西太原、银川,形成307国道。


在石家庄市区,现在还有一条路叫沧州路。100年前的沧石铁路,就始自那里。现在依然可以在那找到当年修铁路的痕迹。两排百年老树,粗的已一人合手抱不过来。两排树相距5米以上,中间就是当年的沧石路了。
时间到1991年,京九铁路从献县经过并设站的消息不经而走,献县人又一次盼来铁路,前两次,一次而战乱而失去机会,一次是因民族和国家大义而舍去,这一次却是迎接献县岂盼已久的发展契机,献县人也正在为京九铁路的到来而全力准备着。


可是,这一次却是因一个人的私欲让献县人失去了腾飞的助力器,京九铁路改道肃宁,让献县人的头上罩上了一个阴影。
龚新材,让献县人记住这个名字,就是此人让京九铁路离开了献县人的视线。
当时,龚新材任铁道部规划设计司第二规划室副主任,他承担京九铁路北京段至河南段的路线设计任务。他是河南鹤壁人,80年代初毕业于西南交大,在大学时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毕业后直接进入铁道部工作。
他的父亲龚天育,建国前留学苏联,建国后应友人之邀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63年11月17日,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1969年,龚天育被派到献县参与海河根治工作。当时,献县有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队,其中一支来自河南安阳。带队的姓姚,据说是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村支部书记。龚天育在一次实地考察时结识了这队老乡,并十分和善地拉起了家常。龚天育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姓姚的队长也表现得十分热情高兴,就互约了个时间吃饭。于是挑选了一个大伙都比较闲的日子,约定就在工地上聚餐小饮。众人几杯酒下肚之后,话都多了起来,气氛也越来越高涨。其间龚天育离开去小解,许久没有回来。姓姚的去寻找,从2米多高的堤岸上望下去,看到仿佛一个人趴在堤底。他的酒劲立刻被吓没了,忙招呼众人到下面去查看。
这时的龚天育已经气息全无了,后经医生检验,认为应是失足跌落,鼻口呛土,窒息而亡。
此事在献县立刻引起了轰动,并在社会上引发了各种传言。有的说是被人故意推下大堤的,有的说是喝酒引发心脏病,还有的甚至说行为不检点,姓姚的队长早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龚新材是龚天育的儿子,当他看到地图上“献县”二字时,立刻联想起了当年父亲不幸身亡一事。在他的记忆中,当地革委会的一份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了父亲的死因。但他一直心存怀疑,父亲的死成了萦绕在他心头的伤痛。
于是,在他提交的北京段至河南段的路线设计方案里,京九铁路就自任丘转向西南过肃宁、经饶阳、深州,绕了一个弯后抵达衡水。他给出的原因是:绕过献县泛区,避免洪水引发灾害,以及其他种种原由。


不管当时是否争论,现在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最后经专家组同意,最终还是采纳了龚新材的方案,献县也与京九铁路失之交臂。
1996年9月1日,历时3年修建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车。1997年6月,审计署在铁道部例行审计时发现,从任丘到衡水的这一段,比起献县武强这条线,10年内增加运营成本2亿元人民币。专家复审时认定,铁路建设所谓的避开泛区这一理由纯粹是无稽之谈。最终,龚新材被降级处分,由正厅降至副处。
龚新材对父亲死亡一事怀恨在心,并故意于设计中更改路线报复基本是事实。因其一己私心,改变了献县发展的路径与步伐。


京雄商高铁为2020年国铁集团计划新开工项目,此高铁建成之后,过献县境却不设站,经陌南镇其线路长度仅为3.35公里。献县终于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我也终于有了站在献县的土地上看高铁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机会,感觉酸酸的而又无奈。
献县,作为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千年古城,这里曾经辉煌过,这里曾经繁华过,文人墨客,过往富贾巨商,都曾是这座文化名城的历史见证。


献县历史悠久,秦初始置乐成邑,汉朝为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的封国,刘德死后,汉武帝因其聪明睿智追谥为“献王”,献县的名称也由此而来。刘德修学好古,人称宗室之贤,“广求天下善书”,曾从民间古迹旧宅,找寻到一些古文经,大力推广儒术。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刘德传》中评价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便是成语“实事求是”的来源。这是实事求是的发源地,儒家文化的再生地,金丝小枣的原产地、世界最长不对称石拱桥坐落地。中西文化的交流地。


几千年来,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充满无限生机的土地上,英才辈出:《诗经》的整理者西汉经学博士毛苌、“金丝小枣”的培育人刘仲思、刚直不阿的明朝左督御史陈瓒、一代文宗纪晓岚、大侠窦尔敦、著名抗日将领刘汝明、佩剑将军张克侠、民族英雄马本斋、哲学泰斗张岱年等英才俊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成为献县人民永远的骄傲和自豪。
献县虽老,却仍然颇有生机的活着,有一条二千多年文化纽带从久远年代贯穿到现实生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华精神元素渗透到献县人的生活中,形成独特的区域文化。

献县所承载的厚重历史和古老文明,不忘应被遗忘,这就更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今日的献县却被昨天的铁路时代、今天的高铁时代所遗忘,是文化之殇,还是文明之殇,留下世人的将是更多的沉思,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给予我的给养。
铁路时代献县缺席了,与千年文化名城的地位不符。在高铁时代,献县也缺席了或者说是迟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我们应该寻找一个融合点,让文化献县与动车时代完美融合。高铁能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生活理念,也能改变沿线城市的整体风貌及区域文化,高铁所经城市,其城市吸引力定能提高、定能脱胎换骨。


我们今天的献县人,虽然能站在3.35公里长度的高铁沿线上看高铁呼啸来去,这却与动车时代的经济驱动关联甚少。献县需要以动车时代为撑点,盘活全县之经济与文化,以高铁为翅膀,使献县全域腾飞。


作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