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本逆袭人民大学:英语81,数学130,怎么做到的?

 石雷鹏 2021-04-02

2019人大专硕初试经验说

——成功不过是站起比倒下多一次

写在前面

盛情难却,为感恩石麻,也为惠及学弟学妹,在成功上岸之际,写下这篇经验说,愿给稍有迷茫的20研子一点指引,各位按需所取即可。

先说一下我的考研各科成绩:政治68,英语81,数学130,专业课(432统计学)119,总分398 。

我的各科成绩并没有那个很拔尖,也算正常发挥吧;如果说非给考研学子贴个标签的话,我应该是二本院校一战985,其实我不太喜欢定义一个标签,因为考研是自己的事儿,跟你的本科院校出身没多大的关系,所以学弟学妹们要有信心,不要放弃,不要松懈。

1. 确定考研和学校

决定考研:我当年高考算是失败,虽然超过河南省一本线十几分,但是这个分数正是那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我想去的和能选择的大学真是少之又少,来到北京,大一时我一度迷茫。

实话讲,一战成硕之前,大学这几年我一直心里有着遗憾或者说有一直过不去的坎,因为感觉自己应该去更好的学校。所以我大一第一次萌生考研的念头,我想一定要考研,要把考研当成自己的翘板,以寻找更好的学习平台。

确定考中国人民大学,是机缘巧合!

大二时考六级口语,当时在网上报名可以选择考点,我选了中国人民大学。考完六级口语我在人大转了一圈,那是我第一次去人大,校园的人文气息真是百分百。回学校后,我时常翻看我拍的人大图片,人大总是给我莫名的吸引力。后来但凡谁说人大的老师、全国人大、人大代表……只要带有“人大”两个字,我都极其敏感。

这种敏感一直保持到大三,后来了解到人大也有应统,以及加上学院邀请过一位人大教授来做讲座,自己想到人大上学的欲望更加强烈。

要考那就考人大吧。预报名时有犹豫过,后来提交系统之后就不纠结了,就人大!

2. 谈谈各科准备

政治68分

回想学习政治的整个过程,一个感受就是:很多很碎。

我的客观题应该是36左右,大题答得就略差(虽然人们说北京区压分,但仍有高分,所以还是凭本事得分)。

有的学长学姐建议9月份在开始或晚点直接背背就行,然而我只能说这个方法对我不适用。

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或者暑假就开始,马原、史纲、思修、毛中特以及当代世界与经济按顺序逐步启动。

我当时是买的系统班卢欣老师和伍毅老师讲的特别好,他们的课很有趣,在前期的政治学习中可以帮你充分理解一些抽象的原理和概念。

这样最大的好处是选择题准确率稳定,而且你到后期背的时候,一个思路串下来,背的效率很高。这个系统班的老师到最后会帮你整理押题要点,在带领着串串思路、带领着你背。

跟系统班的好处就是,政治课的学习很省心,只要按着课程安排,加上你用心理解,政治可以70+。

至于相关参考资料,我当时跟的考虫政治班有配套资料,后期十二月份买了肖四肖八协助,还买了其他老师的小黄书(不建议买,个人感觉该老师总结的问答,背起来很绕口,即使背会了忘得特快。但我的同学觉得还不错,因人而异)。

不管你选择什么样的书籍(系统版资料很良心了),原则是够用就好,不要贪多(伍老头说过:在参考资料全面的前提下,可以说买的资料越多考的分越低)。

英语一81分

粗略对完英语客观题答案,满分60,我应该48左右;翻译大概6分;大小作文约27分。

这次英语成绩应该是我考研模拟中最好的,平常都不到80,多数在72分左右徘徊。

其实这也说明了考研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积累到考前最后一刻。你现在就开始不晚只要你敢坚持,结果一定不差。

英语我也是报的虫虫系统班,它可以保证你不卡线或60+,当然也有不少70+、80+关键看个人造化。

这里真的要感谢一下石麻麻,从我的大小作文得分可以看出:嗯!石麻麻教得好,我没丢他人。作文发挥得好,一方面练就了“7步法”的真功夫,另一方面是把石麻麻在课堂上的“调侃”听到了心里,落实到了行动上——后期每天早上雷打不动背30-45分钟大小作文,每个类型每个话题,烂熟于心。

前期跟着石麻麻的方法+自己实践,功夫下到了,到考场上,几乎不用花费时间过多思考,行云流水,字体写得再好看点,我觉得高分应该没问题。 

数学三130分

今年的数三比较简单,也有一定区分度,高分上达145,低分也有90多的。我考了130,不高不低吧。

考虫数学系统班里燕妈和亮哥很有实力,真赞。

我是暑假开始,当时上完暑期小学期,基本上没有什么课程,便全身投入数学的学习。后期冲刺阶段,大概11月中旬买了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模考,但到最后没有做完,一是我感觉卷子偏难,二是我觉得复习错题本比做新题更有价值。

在考研数学的学习上,我有如下建议:

第一,只要你选定了教材和适合自己的老师,好好跟着学,不要半路学不下去换一个又换一个的(不仅花费时间消耗精力还耽误自己进度),当然其他老师的方法可以借鉴来助你算的更快。

因为到后期知识点和框架你都很熟的情况,一些技巧还是很有用的,我在考前最后一周看了张宇老师微博上每天会发的小视频,每次都会挤时间看,感觉像是数学加餐,不仅温习知识点学到小技巧,更重要的是有助有后期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同时我也特别感谢张宇老师最后冲刺的陪伴,也是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专业课(432统计学)119分

在大三下学期还有课,我在背单词和看数学教材的同时,会安排自己的空闲时间规划比如这周看哪本书,看完几章,做哪些练习题,然后每周日回顾自己一周的学习,找到自己不懂的然后解决掉。

毕竟任何学习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当自己学习课本有不懂的,自己一定要自己主动去获取一些知识,可以请教自己学校的老师、百度看一些学者的博客或知网上看一些文献,找到一个渠道解决问题是关键。

我当时复习压力是很大的,因为432统计学的初试书籍确实不少,有9本左右。必须保证自己消化吸收每一个细碎的知识点并做题检验看自己是否有遗漏、哪个知识点还是不会等。

鉴于各专业复习特点不同,这里不多说细节。

关于心态调节:

当时记得我学数理统计这本书时真的很头大,感觉学的不好。我当时一边学着一边灰心丧气,天天感觉自己会考不上。

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自己就按部就班来跟每一道题死磕,即使到时候死在这道题目上,但自己尽力了不后悔。

我每天都鼓起劲挤时间多做几道题,求量更求质,把自己做到的每一道题都弄会。如果此刻的你也会在某本专业课书上卡壳,不要丧气,我想告诉你该学的时候使劲学,到后期及时还是学的没那么好,但你也不差,更重要的是你要通过强化其他课程来弥补这门课可能丢掉的分数,这样到后期冲刺你才有可能不被小伙伴们丢下太远!

关于学习方法

我觉得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知识系统,统计学也不例外。我当时就是拿那种A4大白纸,看着统计学的目录。

每一章画一个知识框架,类似思维导图,然后复习完一张,合上书填充框架,细化到每一个方法每一个定义。

这个方法最让我受益的一点是,帮助我快速记忆知识点和关联其他学科。当我画好了每个章节的知识框架时,后期还是需要大量输入的,我就拿着框架背,背到哪里卡壳了,就翻阅笔记和书本重新记忆,这样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当你下次再看到相关知识点,你可以在头脑中拎出一串相关知识点,把切题的知识点有条理的答上,时间足够还可以补充一两句相关知识点。

这样一来,形成自己的答题思路,形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书本的搬运工。

好啦,专业课方面,我也没有其他很好的方法,我觉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踏实,最好的备考方式是与世隔绝(这年头毕竟专注力很稀缺)。

更多经验,可以借鉴其他的大佬们的,我就不献丑了。但凡以上提到的都是我亲身体验受益匪浅的方法,如果适合你,就择优学习。

3. 时间分配

4-7月,各科开始基础复习,因为学校课程,全靠挤时间学习,比较凌乱。8月中旬及开学后,

暑期强化:早上背1小时单词,上午数学,下午英语和政治,晚上专业课(个人感觉晚上安静,看书便于深度思考)。

10-12月,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略微增加自己的学习时间1-2h来反思、查漏补缺。

另外后期可以按考试时间复习,调节自己的生物钟,让大脑和身体熟悉这种节奏。

关于时间:

建议学弟学妹们在上学校课的同时合理安排考研复习,如果你有一整段完整的时间,请细化时间到每小时或每半小时,安排任务,完成,推进自己的日计划。

每一天的24h要在意做事情的效率,对于我而言,早睡早起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4.经验总结

一计划——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每个人的能力和天赋不一样,但时间是公平的。一定要有安排,特别是每天都要有安排:比如上完这节课,我该学点啥;明天没有课,我可以补习一点什么等等。

二专注——一旦投入学习,请全神贯注。人工智能发达和智商过剩的时代缺少的是走心。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被太多的社交软件牵着走。你可能一会儿看一下朋友圈,一刷微博半个小时...请简化自己的手机软件,隔离自己与手机,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你会事半功倍。

三惜时——时间真的是挤挤总会有的,请记住在特定的时间,一定要有所作为!按照前两条,如果你认真执行第三条:那在你的学习计划内,你是充实的,你也没有时间想其他事情,我想你会心想事成!

写在最后

考验是一场硬战,在开战之前你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一定要看着自己的内心深处,问问到底你为了什么考研?

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助你走到最后最强大的力量。就我自己而言,我考人大的初心是 发自内心想来人大念书。当时就想无论多苦,只要方向正确;书本有多多,我愿意竭尽全力。不要让自己的青春记忆力有一段被命为明明可以却不得以。只能说,考研路你能走到哪里就看你内心有多大渴望。

各位学弟学妹们,攻城莫怕坚,读书莫怕难。愿你们披荆斩棘,一路稳扎稳打,心想事成。加油!

考研经验分享专辑(来自19考虫硕士)👇👇

上岸北京大学城市设计:二本到北大,一战成硕

上岸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一路哭着考研,笑着回忆

上岸协和医科大学:给医学考研同学的8个建议

从铁路工人,到考研上岸:为梦想而来

上岸西安美院书法专业:专科升本、二战、在职、跨专业考研,踩过的12个坑

上岸兰州大学新闻传播:联系往年考上研的学长,有多么重要

音乐学上岸福建师大:饭走路背单词,上岸自己都认为考不上的学校

20多个上岸中国传媒大学考虫硕士的联系方式

上岸上海师大学前教育:自考、幼教在职考研的你逆袭经历袭

上岸首都经贸大学金融专业:踩了这些“坑”,考研就没戏了

考研英语88分:从每天学6小时到每天学13个小时,学啥?怎么学?

上岸中国海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复试时,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答?

三本逆袭哈工大建筑学,一战成硕,怎么做到的?

上岸厦门大学肿瘤医院的小姐姐,有话分享给你

考研要学的太多,感觉像无头苍蝇,怎么规划?

二本二战英语一86,录取到哈工大

上岸兰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这些弯路请一定不要走

中专起点,上岸广东药科大学:这是信仰的力量

我的文字,解忧分享👇

考研人,需要午休吗?

考研,不想花家里钱,怎么办?

考上研后,导师会跟你说什么?

逆袭考上名校的烦恼

本科毕业,真的不好找工作了吗?

考研,学校老师专业课只会念PPT,专业课学的吃力,怎么办?

舍友老针对我,还摔门,怎么办?

宿舍是不是学习听课的理想场所?

三本学生,是否就比别人差?

一些帮你放松减压的文字👇

考研的动力之一

有的事,猝不及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