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商代以来,中国人就对鬼神文化有一种天然的崇敬,若遇灾祸,天子祭天,百姓求神。而后来佛教文化传入中原,人们在拜道教尊神的同时又多了一个去处,所以为了摆脱厄运,人们往往会选择既拜尊神,又拜佛陀。而道教向来避世不出,佛教独大,所以虽然二者信仰不同,但大家都约定俗成,把寺庙一次作为宗教的代名词。 但事实上,'庙'和'宇'全然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各自有各自的文化起源,若将它们等同而论,可真是要闹出笑话。 “寺”寺主要有三解,一为古代官署名,如大理寺、太常寺。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而按现在的话来说,寺,就是政府的办公大楼,像大理寺,就相当于法院加派出所。而《三苍》也佐证了这一点,《三苍》注:“寺,官舍也。” 寺的第二解,即佛教的庙宇,如护国寺、少林寺,这个词义的来源就与一个政府部门——鸿胪寺有关。鸿胪寺是一个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像外国僧人想要到中国传播他们的文化,就需要有一个落脚之处,而这个落脚之处就是鸿胪寺。 因为传教需要大量的经义,这些佛经沉重到需要用许多健壮的白马来运输,周边的百姓看这些白马来来往往,日子久了,就把此地称之为白马寺。而“寺”这个字,也就从此被添上一抹宗教的色彩。 寺的第三解,即伊斯兰教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如清真寺。这个字义的来源与佛教相似,但因为信仰佛教的人远比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多,所以寺这个字大多被默认为成佛寺。 “庙”与“寺”相比,“庙”的历史要更为悠久。庙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它的繁体为“廟”,而它的偏旁“广”(yǎn),就已经表明了它的含义。因为汉字中,与“广”为意符的字,均与房屋有关。 庙,其实就是供奉先祖的地方,《说文解字》中的“庙,尊先祖皃也。”就佐证了这个含义。中国人可以说是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佛祖能保佑他们便去佛前烧一炷香,三清能保佑他们便在家里请一座神像,一切以实用为先。但中国人对祖宗却是有很浓厚的感情的,他们一直觉得自己若是升官发财,都是祖宗在保佑自己,所以将存放祖宗牌位的庙宇也看得及其重要。 当然,作为一直被鬼神文化洗礼的中国人也极其相信神仙的存在,所以一直以来都有祭祀鬼神的传统。而汉武帝之时,董仲舒神化皇权,在朝廷有意识地引导下,原本只供奉先祖的庙宇逐渐与供奉神仙的神社(如土地庙、城隍庙)混为一体,庙也就多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但佛教传入中原后,可能是出于拜佛的流程与祭祖祭神的流程差不多的缘故,毕竟都要祭祀烧香,人们把拜佛也说成去庙里烧香。庙字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所以很多人都把庙宇等同为佛寺。 “寺“和“庙”的区别虽然在生活中人们经常把寺庙混为一谈,但寺和庙到底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首先,就是起源不同。庙来源于我国对先祖的尊敬,它象征了我国的宗法观念,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与寄托。我们可以不信神佛,但对给予了我们生命的祖宗,我们永远无法割舍掉对他们的感情。 除此之外,庙也与鬼神文化相关,因为当时生产力低下,科技也没有发展出来,所以我们给无法理解的事物安上一个鬼神的名头,我们祭祀它们、顺从它们,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对自然的崇敬。庙字,蕴含了我们对生命与自然最深沉的敬意。 而寺字最开始与法度有关,它代表了规矩,它是朝廷的官署,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 虽然后来因为佛教文化传入中原,它被蒙上了一层宗教色彩,但它终究是受国家机器所管辖。比如历朝历代都有禁佛令,佛家的信徒增多,影响了朝廷的统治,朝廷就会下令遏制佛教的发展。 其二,就是范围不同,寺相对而言是在一个公共场合,它必须要有一定的场地和人员,像宋时的大相国寺,就是汴京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其占地面积之大、僧人数目之多,就不用我详说了。 而庙作为一个祭祀先祖与神明的地方,大多都带有私人性。毕竟除非是皇帝、神仙亦或者人人都敬仰的大英雄,谁也不会无缘无故去祭祀别人的祖先。 寺院可能会日日有人上香,但宗庙却大多数都是有什么重大事件或节日才会前来祭拜。 其三,就是信仰的持久程度,还是那句话,信仰可以有很多个,但祖宗却只有一个。像中国的很多文人,有信道的,比如李白,有信佛的,比如王维,还有佛道双修的,他们在外都有各自的信仰。可一回家,清明该祭祖的祭祖,过年该上香的上香,信仰的宗教其实完全高不过对祖宗的崇敬。 总而言之,无论是寺还是庙,都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情感寄托。因为社会黑暗,人们食不果腹,所以会将自己对生活不如意的抱怨与期望都寄托在那一尊泥塑的神像上,会将那尊泥塑的神像当作神明来朝拜。偶尔,还会为此做出种种不理智、不人道的事。 而现在,人们再也不会沦落到往昔那般卖儿鬻女的地步,生活有了保障,这对寺庙的崇敬,或许也会渐渐转化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吧。那个时候,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可就不能再闹出寺庙不分的笑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