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随笔】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陈独秀书法思想摭谈

 cjs芈人 2021-04-04



Calligraphy of essays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陈独秀书法思想摭谈

□金肽频

《金粉泪》

作者:陈独秀

珊珊媚骨吴兴体,

书法由来见性真。

不识恩仇识权位,

古今如此读书人。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陈独秀书法思想摭谈

□金肽频

  据台湾台静农先生回忆,陈独秀早年用功于篆书,葛康素也认为陈独秀“篆书当属第一”。葛康素在1944年出版的《书学》杂志上曾刊发一篇专文《谈陈仲甫先生的书法》,写道:“先生不求工不求名之志可谓尽矣。余所见狂草一幅,书余先外祖邓绳候公赠曼殊和尚诗: '寥落枯禅一纸书,敬斜淡墨渺愁予;酒家三日秦淮景,何处沦波问曼殊。’用笔道劲,墨气盎然,直追古人。”由此可见陈独秀用笔如神,激荡闳肆,达到了古人所讲“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的至高境界。

  “作字先作人”诚然也。陈独秀的书法观里包含有这样的思想信息,又运用于自己的写字,所以写不出一手卓异的书法才怪呢!陈独秀曾以古隶作《康素字册》、《康素书汉故闻熹长韩仁碑》赠与有家族亲缘关系的葛康素。葛康素叹曰:“先生以古隶书此诗,浑厚朴质,如汉之瓦当,屈铁成字,乃先生气魂高逸,始有此神工,非特手技可致也。”赞扬陈独秀书法在体格形制上的特殊质感。对于书法,陈独秀尊古学古,又顺乎天然。既有质朴归真的人格体现,又有率性而为的革新改造,人格与文格在他的书法作品里始终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陈独秀曾对台静农指出俗乃艺术大忌,并且开具了“艺术处方”——勤于学古。为提升书法中的“文格”意涵,陈独秀认为“学古”之后,还应注重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通过书法有限的感性形态,来塑造出无限生机与艺术活力。他对葛康素进一步阐发过自己的书法观:“疏处可容走马,密处不使通风;作书作画,俱宜疏密相间。”这与邓石如的书学思想有些相似。陈独秀书法秉承王羲之、赵孟頫之道,极力主张“疏密有致”的布白观。他认为,“布白”的学问因人而异,因书体而异,“布白”高妙才会彰显“文格”形象。所谓“文格”,是指书法中的一种文化品性与格调。“文格”展现出来的是书家本人对点画结构、结体建构、总体布局的格调性安排,是文化在书法中的顶配“装置”。陈独秀有一首诗专门谈过到书法,他在南京监狱中曾写下大型组诗《金粉泪》(56首七言绝句),其中第36首:“珊珊媚骨吴兴体,书法由来见性真。不识恩仇识权位,古今如此读书人。”一句“书法由来见性真”,击中了书法的要害,道出了书法的要义,吐露出陈独秀书法思想的精华所在。他的书法,正是人格与文格相统一、相生相伴的思想表达。

  “人奇字自古”,这是关于书法如何“免俗”的问题。陈独秀致葛康素《论书三则》中有言:“作隶宜勤学古,始能免俗。”陈独秀晚年致台静农的函札中亦提到这层意思。他提倡“作隶”,应该多学古人,在传统碑刻中感悟古人用笔之法,吸纳古人书法的人文元素。而“免俗”二字,则直接体现了陈独秀的书法审美思想,他主张书法要突出个性,以个性突出风格。在陈独秀看来,学好古人之法,才是书法“免俗”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从陈独秀对待文学变革的态度,也可看到他对待书法的态度。对于文学之文与应用文的取舍,陈独秀“把中古以后直到现在所有的仿古作品,一概唾弃;而对那些俗文学里的小说、故事、戏曲等等作家则大加赞赏。”表面上看,他对文学与书法的态度有些矛盾,实则并不矛盾。陈独秀在文学革命中的激进思想,对新文化运动当然有积极意义。但他的真实目的却是倡导文艺思想中的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书法的变革创新。这种文学上的“弃古”与书法上的“学古”实际上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创新。文学思想上,陈独秀有著名的《文学革命论》;美术思想上,他提出要革“王画”的命,掀起了民国时期美术革命的浪潮;书法思想上,从隶书到其他诸书体,陈独秀均提倡变革创新。由此,我们可以领略到陈独秀的书学思想是从古而出,从新而入,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走现代人的路。陈独秀对沈尹默、台静农指出书法问题的症结之处,既是出于挚友的关心,当然也是陈独秀书法思想的自然外露。他奋力呼唤并践行的书法,就是要凸显个性,自古出新,在书法中注重人文品格的生成,从而让书法展现出文化的属性、个人精神的外衣,在点画结构和笔墨起落之间,洋溢着芬芳的“人性之美”。

  陈独秀谈及自己写字的经验时,曾说过:“写字如作画一样,既要有点天分,也要有些功夫。功夫锻炼内劲,天分表现外秀,字要能达内劲外秀,那就有点样子了,即所谓'中看了’。”陈独秀强调自己是“写字”,不像今天的书法家,动辄以书法家自居。他认为要写好字,天分与功夫须二者兼备,不可缺失。“功夫”意指锤炼书法的内功,“天分”在于展露书法的外秀。陈独秀对于书法的理解精辟独到,细致入微,鞭辟入里。他在书法上的用笔特点、运笔风格,就是其书学思想的最好注解。当今天我们重新站在新、旧传统文化交汇点上,重新审视陈独秀的书学思想,感到他既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又倡导变革创新,且创新不止。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积极革除“旧文化”的命,但这是在充分懂得历史并尊重自然规律、人的生命规律的基础上,才有的改革与创新。他的书法就是以其人格作为灵魂的存在,心不拘于物,迹不泥于世,我们以他的书法反观他的人生,真正达到了“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的至高艺术境界,为今天的书法家树立了书法与处世的另一种典范。

陈独秀

书法欣赏


图片

陈独秀草书

图片

陈独秀晚年赠台佛岑(台静农父)对联

图片

陈独秀赠刘海粟对联(刘海粟纪念馆 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