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合五运六气,从中医角度谈谈2021年如何治未病

 德寿堂图书馆 2021-04-04

说起五运六气,我们都会太迷信,但别说真的这些都在我们生活中。

以前给孩子取名,都要请大师根据孩子的生辰八字算五行,看看五行缺什么。一个孩子五行缺什么,都是根据“运气”来算的。

从古至今的中医大家都非常注重“运气”和健康的关系,学会看孩子的“运气”,调理起来才能更事半功倍。

五运六气是什么?

图片


绝大数人都非常的信运气,运气好干什么都很顺,运气不好干啥啥不行。

而我们说的运气,其实说的是运气学说,核心就是五运六气而五运六气的涵盖很广,包括了天气预测、自然现象、五行、和身体健康。

五运就是指土运、水运、火运、金运、木运,分别对应我们的五脏。

六气把一年平分为了6段,每段大概是61天多一点。分别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图片

五运六气就是运用五运和六气的基本原理,预测、解释气候变化的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

2021运气如何?

图片

五运六气如何推算出来的比较复杂,不在这里讨论。

我们只需要知道今年是辛丑年,天干是辛,地支是丑,“辛”和“丑”确定了,今年的五运六气、天地能量就都确定了。

图片

今年总体运气特点

辛丑年水运不及,根据中医五行,肾属水,水运不及,说明今年的大势是肾封藏不够,阳气外泄,阳气虚浮于上,不能藏于下,肾阳虚寒,就会心肾难交;(肾阳虚寒,心肾难交,这一点很重要,是全年调理的基调)

图片

客气太阴湿土司天,太阴对应脾,足太阴脾经,太阴湿土,也就是脾湿,脾土克肾水,而肾水又不足,因此今年脾湿壅盛,湿阻中焦;(脾土湿盛,调理上要加强健脾祛湿)

客气太阳寒水在泉,又寒又湿,寒湿偏甚,脾肾寒湿,心阳不足;(阳虚寒湿,调理上要加强温阳祛湿)

图片

肾阳虚寒、脾虚湿盛的表现

图片

这个舌相就是典型的脾肾阳虚、痰湿壅盛,舌根部凹陷明显,说明肾阳不足,肾气虚弱,而舌中白苔粘腻,这是痰湿、寒湿之相。

家长表示,孩子这几年都不怎么长高。

肾主生长发育,是孩子增高的基础,肾气不足,孩子自然不能长不起来,另外痰湿阻滞中焦,肝气升发不上去,也是导致生长不利的重要原因。

推荐小儿增高泡洗散和痰湿泡洗散增高泡洗散

两者中药成分包含了柴胡、桂枝、地黄、杜仲和桑寄生等,可以很好的温阳补肾,而痰湿泡洗散,则可以祛除中焦的痰湿积滞,去除阻滞后,孩子这棵小树苗就可以沐浴阳光、顺应生长。

图片

辛丑年 推拿方推荐

清补脾300次

图片

补肾100次

图片

揉二马300次

图片

外劳宫300次

图片

捏脊5 次

图片

辛丑年春,为何肝病多?

图片

继港星吴孟达去世后,2021才入春已经去世了两位明星。

春季这段时间是厥阴风木当令,而且是两个厥阴风木,中医五行中,肝属木,也就是说辛丑年肝木格外旺盛。

图片

水生木,肝木生长需要肾水的涵养和约束,前面我们分析过了,辛丑年是水运不,肾水不足,这样就出现水不涵木,阳根下拔。

生命以下为本,下虚则易病,肝肾同源,肾病及肝,所以辛丑年肾病、肝病会高发。

辛丑年的体质表现:脾肾阳虚寒湿体质,而心火肝火容易偏盛,也就是下虚寒、中焦湿、上有热,而其中脾肾虚寒是关键。

如何调理身体和预防疾病?

主人翁参考古方备化汤,推出一款生阳代茶饮和温阳固本泡洗散,可以作为辛丑年全年调养身体的专用之物。


主要成分:肉桂、桂圆、黄精、茯苓、覆盆子、干姜、紫苏、芡实等

肉桂、桂圆、干姜,温阳生阳;

黄精,芡实,补肾填精;

紫苏,茯苓,解表祛湿。


主要成分:柴胡、白芍、党参、半夏、茯苓、白术、肉苁蓉、杜仲、地黄等。

杜仲、地黄;温阳补肾,滋阴填精,重点补上辛丑年肾水不足的短板;

党参、白术、半夏、茯苓;健脾益气,化痰祛湿,应对辛丑年的太阴湿土;

柴胡、白芍;柴胡疏肝理气,白芍柔肝养血。这样就能抑制肝木过旺,养肝养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