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专刊】罗夏龙/外婆的蛤蟆石

 潇湘原创之家 2021-04-05

“党在我心中”特刊征稿启事


外婆的蛤蟆石


作者:罗夏龙

又到清明, 谨以此文献给我恩重如山的外公外婆


我的外婆家在湘北临湘县境内一个四面环山名叫蛤蟆石的小山村,她偏僻又热闹,美丽而恬静,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呢!多少年来,蛤蟆石在我的记忆里挥之不去,因为那里留有我童年的乐趣和梦想,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仍感到十分亲切与温馨。
蛤蟆石,因为村子前面有一条发源于名叫乱石尖的高山、由南向北流淌的小溪,小溪边有一块远近闻名的如大卡车一般的岩石,形状极象青蛙,故而得此名。村里的老人说,蛤蟆石会慢慢长大。至于它是否还能长大无从知晓,但它的坚固却是令人折服。据说有一年夏天的深夜,电闪雷鸣,接着大雨倾盆而至,突然,一个惊雷从天而降,将人们从睡梦中惊醒。

第二天早起的人们四下察看,原来是这蛤蟆石遭了雷击。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它静静地坐在这里,镇守一方,招惹了谁?莫不是这石蛤蟆里面藏有妖怪?心情不免有些沉重。千百年来,蛤蟆石可一直是这个村子的标志啊!经细看,蛤蟆石果然被雷削掉了一小块,留下一个新鲜切口。对这个庞然大物而言,它仅仅只算伤了点皮毛啦!也算幸运!

多少年来,石蛤蟆一直端坐在小溪边,面朝西北方向,年复一年年复年,似乎在企盼什么。儿时的我,与小伙伴们站在它的背上玩耍,看到外婆,我就高喊着“外婆,我在这儿呢!" 我还喜欢站在上面踮起脚看太阳落山,想山那边是否也住着人家。常常对这个石蛤蟆产生不尽的遐想:周围都是高山,只有这一小片平地,它那么笨重,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它真的会长大吗?好奇心重的我,爱刨根问底,常常不厌其烦里问外公,期待从外公那里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

那时候,父亲在岳阳工作,我寄养在外婆家。村子里的人都亲切地称我为“巴陵人”,对此,我内心并不认同。因为,我生在蛤蟆石,长在蛤蟆石,是外公外婆一手把我带大,蛤蟆石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我喜欢蛤蟆石,自认为我就是一个地道的蛤蟆石人。

小时候,我对父母的印象不深,心里只有外婆外公。每当妈妈来看我时,我不但没有一点亲近感,心里还巴不得她快点回去。因为害怕她把我带走,外公外婆则被我视为生命的依靠。我自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外公外婆视我为掌上明珠,我享受到了他们太多的关爱,可以说远远胜过母爱。我就像跟屁虫一样跟在外婆身边,时刻不离左右。直到六岁半那年,我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我被强行接回父母身边上学。当时,我难舍外公外婆却又母命难违,临走,一步三回头,外婆哭,我也哭,眼泪流了一地。我想,要是能变成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该有多好,想外婆的时候我就能飞回外婆身边。我走了,外婆的心空了,于是,他们改变了爱的方式,每当寒暑假一到,外公准时第二天一早就过来接我,十分守时,直到开学前一天,我才回到父母身边。这样的日子,直到我小学毕业。
外婆个子高大,性情温和,人缘极好,与众不同的是她的脚裹得特别小,有点像粽子。她的贤良、她的身材和她的小脚一样远近闻名。可怜的外婆啊,高高的个子与她的小脚成反比,走起路来成八字形,步子迈得有点像戏里的旦角走碎步。尚不懂事的我,常跟在外婆的后面学她走路,却不知她内心的痛苦有多深。我望着外婆的小脚,很不解,好端端的脚为什么要裹成这样啊?长大以后才知道,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才废除这个残害妇女千年的陋习。我的外婆生不逢时,真可怜!

晚上,在如豆般的油灯下,外婆每晚帮人家纺纱到深夜,以赚取一点点工钱贴补家用,外婆纺纱手艺特好,她纺的纱细而匀,人家专做经线用。她一边纺纱,一边给我讲故事,故事的内容太多记不清了,但纺车的声音已入脑,她婉转悠扬,如泣如诉。每晚,我在外婆的纺车声里进入梦乡,做了无数个美梦,几次次从梦中笑醒,看见外婆还在灯下劳作。有外婆陪伴的童年很安宁,很温馨。我的童年是快乐的,金色的,没有忧患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婆讲的故事多已忘记,但有的故事却印象深刻。在那兵荒马乱的旧中国,经历了太多苦难的蛤蟆石人,特别怕兵。有一次,人们刚从山上回来,很快传来消息,又有一支军队要路过蛤蟆石,村里人都吓破了胆,立即拖家带口藏到山里去了,妈妈还赶着一头架子猪,两天后才回到家里。奇怪的是,外婆家的院落里一切照旧,东西完好无损,只是杂屋的土墙上留下几行字。外公外婆不识字,赶紧请做郎中的伯外公来看。原来上面写着:“老百姓不在家,吃了几块粑,身上没有钱,留下一碗盐。”外婆说:“我打开碗柜,蓝花碗里真的盛着一碗盐呢。呵呵,说是共产党的队伍来了。”.说到这里,外婆开心地笑出声来。从那时起,共产党成为了童年时最美好的代名词,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外公是个地道的农民,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勤劳纯朴的本质,生活很有规律。他还有一个特点,特爱整洁,印象最深的是外公的衬衣永远是白土布的。他清早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房前屋后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水缸的水担满,再去放一条队上交给他喂养的黄牛。顺便带些柴禾或是菜蔬回来。外公由于爱整洁,讲卫生,对牛也善待呢。他说养牛讲究的是四个字:“栏干食饱”。于是,队上的人说,牛也跟着五爹享福呢!外公还是有名的种菜能手,姐姐记性好,如今还时常念叨外公炒的丝瓜好吃,不是城里人做的丝瓜汤,而是能堆起来的一大碗,又甜又鲜。我则最喜欢豆角里面的米粒,吃起来特别粉。每当收获季节,我跟在外公身后与外公一起去摘瓜,我分享着外公的快乐,却不能体会他劳动的艰辛。那长长的冬瓜全身长满了粉粉的白毛,南瓜可以当小椅子坐,床铺底、柜子底下到处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南瓜和冬瓜。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十分紧张,多种菜蔬,以菜代粮是政府的号召,更是重要的补充。在粮食严重不足的年代,但爱喝酒的人还是难舍那一份刺激,外公滴酒不沾,更不抽烟,却是一位种烟和酿酒的高手。烟叶是可以换钱或送朋友的,农闲时节,外公常被人请去偷偷酿酒,这样,可以赚取一点点工资。这种事情一旦被发 现了,是要站台开斗争会、带高帽子的呢!在我的记忆里,外公家的生活远比自家强。
外婆经常鼓励我好好读书,不得偷懒,她讲了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有个女人嫁到婆家生儿育女后,男人移情别恋,欲与她离婚,她坚决不从。男人有文化,施了一个计谋,找来朋友当说客,说只要她在一张写了字的纸上按个手印,他就与她和好。女人不识字,更不知其中有诈,一听满心欢喜,真的在那纸上按上了自己的手印,以为从此婚姻有了保证。她告诉邻居:“这下好了,他不与我闹离婚了。你们别不信,他写了字在我手上呢!”当识字的人一看傻眼了,原来这是一纸离婚书。原来,不识字是多么可怜,我不由得对这个女人寄予深深的同情。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萌生了一定要认真读书的念头,我想,我也是女孩,我一定要识字,我不想受人欺侮。
每当寒暑假我去外婆家小住时,外婆说我是学生了,不太愿意我到外面与小伙伴们疯玩,想把我困在家里,常颠着她的小脚到别人家借来竖版的旧书让我读,向我灌输读书的种种理由。我印象最深的是《增广贤文》了,还有三字经、教儿经、女儿经啊什么的。我还小,看不太懂书中的内容,但为讨得外婆的欢心,也装模作样地翻看了一遍又一遍。久而久之,有的浅显的词句还是记下了,特别是对《增广》、《三字经》产生了兴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外公外婆不识字,看得出来,他们对晚辈充满了期待。童年的我,接受的是外婆不一般的教育,我在充满关爱的环境里慢慢长大,不知不觉竟与书结下了缘份。多年来,我与书相依相伴,读书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份,读书使我平淡的生活多了一份乐趣。

前年五月,我这个真正的巴陵人又一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蛤蟆石,看望舅舅。故地重游,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刚走近石蛤蟆,看见舅舅在老屋的地坪里站着,张望,呵,他一定是在等我!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进得屋来,天井,格子窗户,老式衣柜,衣箱,火塘,还有当年被造反派强行锯掉了狮子雕象的外婆陪嫁的碗柜也保留完好,呵呵,这都是我曾经十分熟悉的生活画面,它们无言地立在那里,见证着舅舅家的变迁。顿时,有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舅舅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新房正准备开基。老房子依然保留着。却没有了外公外婆的身影,令我不免伤感起来,此时此刻,内心充满了对外公外婆无以言表的怀念。时间改变着一切。人生就是一个过程,是不可以重复的。啊!真想走回时间隧道,走到外公外婆身边,尽尽我的孝心,与外公外婆拉拉家常,说说我这些年所走过的路,让他们分享我的快乐,分担我的忧愁,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事啊!

 我到处走走,寻找着童年的感觉,心里充满了期待。我想着童年的伙伴和熟人,很想有人突然叫一声我的小名“胖子”来。但见面的都是陌生的面孔,他们态度友好,表情悠然而自在,穿着则与城里人别无二致。是啊,经过岁月的磨砺,他们也许认不出我来或者原本就不认得我了。我曾经熟悉的他们去了何方?他们生活得好吗?这时,心中生出些许惆怅来。怀旧情结如蔓藤生长着,占据我心。呵 呵,是我多虑了,时代向前迈出了几大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项惠民政策不断出台,沿袭了2600年的农业税都取消了,还用担心他们的今天吗?
我来到小溪边,那口老井还在,周围长满了青草,老井上方挂着几根蔓藤,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家家有了自来水后,它已闲置,水清得令人心醉。蛤蟆石依然故我,却没有了往日的气派,显得矮小而普通。是我的眼界发生了变化,还是它原本就不大呢?不,是它的周围密密扎扎地盖了不少两、三、四层不等、形式各异的新式楼房,将它比了下去。每家楼顶上都有一个锅形的电视接收器,有的人家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它们高高在上,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是时代向前发展的标志,是当代农村的新时尚,这更是我儿时的记忆里不曾有过的画面。

村前的小溪仍然流淌,溪水却不再清澈见底,有点混浊。有一段还成为了暗河,有人用水泥板将小溪盖住,在上面做屋。你不应该是这种待遇,多可怜的小溪!我顾不得这些,弯下腰,我要抚摸这美丽的小溪,因为它留给我太多太深的记忆。儿时的我特别喜欢水,经常在里面玩耍嬉戏,它无数次湿了我的衣裳,它同时也滋润了我幼年的好奇心。
只有屋后的高山,叫高峰,还是那么令人向往,令人陶醉,令人产生不尽的遐想,山还是那么高,那么陡,那么峭,但比以前浓绿。远远望去,绿色中可见不少农舍掩映其间,红砖白墙,甚为夺目,一条盘山公路如一根白色的带子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地伸向山上,伸向远方。这时,我突然产生了想上山走一趟的冲动,我想,山上的猕猴桃和野山楂一定熟透了,山上一定还有很多我未曾见过的好风景。
 这就是我童年的、充满梦幻般的蛤蟆石么? 

作者简介

罗夏龙,岳阳市经信委退休干部,现长居南京市。喜欢文学,喜欢动笔。

图片:网络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卢宗仁专辑         万辉华专辑     蒋正亚专辑      

彭定华专辑          吴标华专辑      易石秋专辑  

陈有红专辑         谭伟辉专辑       黄志中专辑  

谭湘岳专辑         沈保玲专辑       史建国专辑

朱素青专辑         杨英专辑           柳平国专辑

许光辉专辑         杨辉专辑          弘毅学子专辑

方绪南专辑         龚春林专辑      孙美堂专辑

万志勇专辑         甘桂柳专辑      官松源专辑

熊英专辑             刘正年专辑       罗夏龙专辑

秋暖跃马合辑      魏晓晖专辑       方良专辑

何志贤专辑        吴穷专辑             严树林专辑

何贵专辑            夏四文专辑

(专辑持续更新,欢迎作者入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