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之蜜糖,我之毒药——《三字经》笔记(十四)

 tjboyue 2021-04-05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60字,《道德经》5000字,《中庸》3500字,分别代表着佛、道、儒三家顶级门派。毫不夸张,有两个小时认真品鉴,甚至不用太着急,你就可以踏进这三家山门!

你之蜜糖,我之毒药——《三字经》笔记(十四)

如果说这个世界是一,那它就是静止的;如果说这个世界是二,那它就无穷无尽。所以唯物和唯心是两个极端,不能说哪个就是对。二元论和一元论没有什么区别,都不能反映世界的本质。

辩证统一是目前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中和之道。

思辨总是走在理解的前面,是以无法证实。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行走一样的动作,向前走就一定有一只脚在前面,走出几步就不知道先迈的是哪只脚,但总有一只在前面。

你之蜜糖,我之毒药——《三字经》笔记(十四)

事实上是没有对和错的,同样也不能严格界分好人和坏人,即不善也不恶是人的本性。这一把麻将的八万是闲张,抓到手恨之入骨;下一把庄家立停清一色自摸宝八万,马上心肝宝贝地疼爱的不得了!

我们理解的东西只是停留在人类的实践范围,不能反映世界的全貌,因为人类不能代表世界。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孔子的孙子叫孔伋,伋是思考的意思,孔伋就是“述圣”子思,他把原来《礼记》第三十一章整理撰写成《中庸》。

成长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生的修养境界其实就是征服自身的程度,“礼”的表象是“节”,有礼有节,就是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法制是为道德服务的,所以最好的药也不如没有病。但是这个社会不可能全是好人,捣蛋鬼的可爱之处在于总会有爱他的人。

佛教把人生的苦恼总结成“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君子发乎于至诚,处之于淡然,顺乎于天道,抚之于中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