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施“教育惩戒”的三个注意事项,老师们都应知道

 教而育之 2021-04-05

近日,网曝河北邢台某学校初二学生小文,因地理课上睡觉被老师喊醒,心中不满,课下在楼道里与地理老师相遇时使用侮辱性语言谩骂老师。其班主任胡某随后介入管理,在教育批评过程中,掌掴了该生,导致小文同学脸部不适,住院治疗。

随后当地教育局对作为以下处理:

1.给予教师胡某行政记过处分;

2.立即停止胡某班主任工作;

3.停止胡某任课工作;

4.扣发教师胡某三月份全部工资;

5.责令涉事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凡是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各地教育部门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从严、从重处理老师,这可能正是存在大量“佛性”教学老师的原因。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惩戒不应该缺席,但是在实施教育惩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

今年3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文件中规定学生出现严重违纪的时候,学校可以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

像河北的胡老师,完全可以报告给学校,让学校通知学生小文的家长,给予小文一周的停课,要求家长在家里对其进行教育和管教。

如果该生在家期间,家长没有进行教育和管教,回到学校之后再次严重违纪,学校可继续通知其家长,让家长领回家教育,反正这是法律允许的。

对很多老师来讲,如果不懂如何惩戒学生,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怒火,因为学校教育不了的学生,社会是会给他补课的。

2、以“爱”为出发点:重形式,而非内容

如果你“爱”学生,而学生也刚好“爱”你,这时候的教育惩戒才有意义。当你“爱”学生,你肯定不会实施给学生造成身体伤害的惩戒;当学生“爱”你,他也不会违反不可原谅的错误。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惩戒的前提,实施教育惩戒不是为了给学生带来多大的身体伤害,最重要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而惩戒的时候不要强调内容,而要重在形式。

不是以“爱”为出发点的教育惩戒,只能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仇恨。如果学生犯错之后,只是为了惩戒而惩戒,不仅不会让学生内心认可,还会为后续的教学带来麻烦。

3、实施教育惩戒注意照顾学生的“面子”

现在的学生最爱“面子”,实施教育惩戒时一定要注意照顾学生的“面子”。

你在实施教育惩戒的时候最好找一个单独的房间,这个惩戒只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其它学生都不知道,顾及了学生的面子,也让教育惩戒有处安放。

老师是世界上除了家长之外,最希望学生成功的人,当老师实施教育惩戒的时候,不被学生和家长“领情”,自己还受到伤害,这样的惩戒没有任何意义。

老师们在实施教育惩戒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的尺度,更要有温度,这样的惩戒才有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