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皖北解词︱误事,顾怜,犯呛

 村庄物语 2021-04-06

误事

方言读音:wù  shì

简明释义:碍事。

通常的语义中,误事就是耽误事。但颍淮老辈人说的“误事”,意涵可能更为丰富一些。

它有时候等同于“碍事”。有的人家,小凳子,筐头子之类的物件,或者农业生产的工具,摆放没有章法,随地乱丢。这就是“误事”,也叫“误事八脚”。

但更多的时候,“误事”的语义,跟风水有关。

某户人家,有人常年患病,或者突然破财,或者遭遇天灾人祸,都可视作家运不彰。查找原因,就会从风水的角度找起。邻居家的屋山尖子,是不是比自家的高。甚至一路,一塘,一树,一石,都可能对一家人“误事”。有时候,阴宅(故去人的坟地),也会有“误事”的地方。这里面的讲究很多,而且几乎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这个风水先生说,有一条路“误事”,那个风水先生则说,院墙拐角的一块石头“误事”。如果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破”了——建个遮蔽墙,或者门前放面镜子,从此家庭平安,人就说那风水先生看的灵验。

风水的讲究,究竟有没有?不少颍淮人的观念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现实生活中,老辈人信的多,年轻人信的少;有“事”的人家信的多,无事的人家信的少。

链接:风水先生

专为人看住宅基地和坟地等地理形势的人。在民间,将风水术多称为风水,而把操此职业者称为“风水先生”,由于风水先生要利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并且人们认为他们是与阴阳界打交道的人,所以又称这种人为“阴阳先生”。

风水,就是天地之气,属堪舆学范畴。战国时期,“九家之术,烽出并作”。当时除孔墨两家外,还有道家、法家、堪舆家、纵横家以及名辩诸家。堪舆一门学问,所学的是阴阳地理,其术能从《周易》中察大地之精气,卜未来之休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后世执此术者,俗称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具备风水知识,受人委托断定风水好坏,必要时并予以修改。通常风水师也兼具卜卦、看相、择日等技艺,而某些道士、庙祝、中医师等亦可能偶以风水营生。专职的风水师亦称堪舆师。风水先生的主要工作就是择日挑地看风水,讲究的是一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摘自百度百科〕

顾怜

方言读音:gù lian,gǔ lian

简明释义:因可怜别人而眷顾。

2015年春,母亲反反复复住院。有一次,跟母亲同一个病室住个九十几岁的老太太。她的儿女们,也都五六十岁了,轮流照应着。尤其是她那长子,更显得孝顺。人都夸老太太有福气。

相互熟悉了,才知道,她那大儿子,不是老太太的亲生。大概60年前,他才几岁,随他亲父,逃荒要饭到那老太太家所在的村庄。他父亲过世了,他成了孤儿。她看他可怜,就“顾怜”了去。那时候,她还没有生育。他就成了她的长子。这一“顾怜”,就是若干年,直到他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至今,他不知他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只知道她就是他的亲娘。

这是一个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善行和报恩的故事。让这个故事在颍淮大地上得以“展播”的,也许就是“顾怜”:那是老太太当初的一念,那是她那长子长大成人的机缘。

百度百科上,能查到“顾怜”,解释是顾念爱怜。显然,它偏于“怜”。而颍淮的“顾怜”,则偏于“顾”,照顾,眷顾。就词义而言,这可能是两者最大的不同。

以我的体味,颍淮人的“顾怜”,该源于他们内心深处埋藏着的那一缕善念。有这善念的底子,“顾怜”起来,才理所当然。

犯呛

方言读音:fàn  qiàng

简明释义:相克。

呛,刺激性的气味,让鼻子、嗓子等器官感到不舒服。颍淮人借了这个意思,用“犯呛”表达事物之间相克的关系。

相生相克,是古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是说,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互相生发,又互相克制的关系。人们常用“一物降一物”,表示那种互相克制。颍淮人的口语中,就是“犯呛”。

中药中有个“十八反”,就是典型的“犯呛”。但颍淮人还用它来表示普通食物之间的相克。人们相传,某种食物不能跟另一种食物同吃,吃了就“犯呛”,也即会有不良反应,严重的会丧命。但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也没有传说的那样邪乎。一般,这种“犯呛”,只能是小概率事件。

有时候,颍淮人也把人与人之间的属相相克,称之为“犯呛”。属这个的不能跟属那个的结婚。否则,就可能没好日子过。因为这两个属相“犯呛”。有父子、母子的关系不合,常闹别扭,以至于家庭失和。人也说,那是他们的属相“犯呛”。

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本是世间的常理。而由药物到食物,由食物到属相,都用“犯呛”来解释偶然,其中有多少科学的道理呢?难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