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2年哈尔滨水灾

 涛儿—taoer 2021-04-06

1932年7月,哈尔滨连续降雨27天,加之哈尔滨上游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流域连降暴雨,形成了哈尔滨洪水。

8月7日,松花江决堤,道外区大部分受淹。8日,顾乡、道里部分地区受淹,街市可以行船。12日形成洪峰,最高水位达119.72米。

水灾造成23.8万人受灾(当时哈尔滨市人口38万),2万多人丧生,并且大多数人死于灾后的瘟疫。


基本简介

1932年7月,哈尔滨连续降雨27天,加之哈尔滨上游嫩江、第二松花江拉林河流域连降暴雨,形成了哈尔滨洪水。

8月7日,松花江决堤,道外区大部分受淹。8日,顾乡、道里部分地区受淹,街市可以行船。12日形成洪峰,最高水位达119.72米。

水灾造成23.8万人受灾(当时哈尔滨市人口38万),2万多人丧生,并且大多数人死于灾后的瘟疫。

概况

1932年7月,哈尔滨连续降雨27天,加之哈尔滨上游嫩江第二松花江和拉林河流域连降暴雨,形成了哈尔滨洪水。8月7日,松花江决堤,如今的道外区大部分受淹。8日,顾乡、道里部分地区受淹,街市可以行船。12日形成洪峰,最高水位达119.72米。

1932年哈尔滨水灾图片1932年哈尔滨水灾图片 7月,大雨滂沱,松花江水泛滥成灾,城市仿佛汪洋中的一条船,命运飘摇。这次大水最先从道外九道街头"登陆"。决堤100余米,店铺关门,交通断绝。

"1932年洪水跟猛兽无异,有2万市民被它吞噬了生命。"当时哈市共有38万居民,因伪政府抗洪领导不利,瘟疫蔓延,受灾难民达到23.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2.6%,直接、间接经济损失按伪币计算达2.3亿。

经过

1932年2月5日,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哈尔滨,开始了长达14年的统治。1932年7月,"大雨滂沱,连降27天,松花江水日涨。"8月5日,"松花江水泛滥成灾,太阳岛、十字岛完全被淹没,马家船口民房倒塌,人民纷纷逃难。 "8月7日,江水暴涨,江南岸的道外九道街江堤决口百余米,道外受淹。8月8日,道里顾乡一带,洪水入侵,及至10日殃及道里街区,"到处一片汪洋"。8月10日,"暴雨如注,第一松花江桥护路炮台倒塌。"1932年哈尔滨水灾

在这场洪水中,"市内银行停业,商家关门,电话中断。"洪水泛滥期间,时值入秋,早晚寒气袭人,"道里、道外,十余万受灾的难民,向南岗、马家沟、香坊等高地潮涌而来,约十万余人在极乐寺、文庙、大直街、山街等地露宿,有无一席以避风者,啼饥呼号,其状惨不忍睹。",当时"道外江堤决口后,最先进水的是钱塘街、富锦街。不足半日,大水漫过正阳街(今靖宇街),不出几日,受江水浸泡的一些土坯草房,墙皮脱落,地基下沉,纷纷倒塌;大院里、大街上积水没腰,水上漂着杂草木屑、居家杂务和死猫死鼠尸体。道外大水顺许公路(今景阳街)一直淹到市警察厅(今东北烈士纪念馆)后墙根;道里中央大街左右街道、偏脸子(今安字片街区)大水过膝,深处及腰,逃难的人们纷纷奔向高处。十几日后,江水不见消退,难民返家探望或取衣物皆以舟代步,大街小巷皆成泽国。"。

"道里、道外受淹,波及南岗一带,市面一片恐慌,粮食、蔬菜、油盐酱醋,凡居家所需,皆被抢购,亦难应急,人们不得不节衣缩食,惶恐度日。"当时哈尔滨市人口38.1万人,遭灾人口十万余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8月7日,成立了哈尔滨水灾非常委员会,但救助措施反映缓慢。有资料载:"8月3日,道外九道街江堤决口处堵塞工程动工,每日出动人工500名,船40只。9月5日完工。"又一资料载:"9月14日,傅家甸江堤决口溢水处堵竣。"8月7日,江堤决口,时隔数日后,方去堵塞决口。

道里、道外受洪水浸泡近月余,直至自然消退。在水灾期间的8月10日,中共满洲省委曾发布《告满洲灾民书》:"这次水灾是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洲国政府统治的结果",号召灾民"不还债,不缴房租、地租及一切捐款,要救济金,要免费食堂,要吃饭,要穿衣,要房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满洲国!"资料载,"水灾使哈市蒙受巨大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额达伪国币四千多万元,将间接损失算在内,共达伪国币二亿元左右。8月末,市内出现了"猩红热、白喉、麻疹传染病流行,其势猖獗。"9月15日,哈尔滨水灾紧急委员会设防疫部,国际救济北满水灾委员会在南岗华俄道胜银行(现南岗区红军街原省政协大楼)设立。11月,哈尔滨水灾紧急委员会撤销,另设哈尔滨水灾善后复兴委员会。11月15日,道外江堤修复开工,12月21日竣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