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爸老妈,你是话题终结者么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王佩琪  聂传安


       孩子步入初中,很多家长会发现与孩子对话起来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难,颇有“话不投机三句多”之感。10班王佩琪小姑娘有一文涉及此事,并把此现象的责任有所归咎。我们且看她的文章。

        现在有一种人,叫“话题终结者”。(“终结者”,挺吓人的……)

       在父母身上尤为普遍。(瞬间,矛头指向了谁谁)

        “我听说那个XX网红……”(即使父母不开心,但大部分孩子还是非常关注这类人物的)

       “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别整天关注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孩子眼中美好的东西,转眼前成了乱七八糟的了,话题于是终结)

        “……我们班XX考了一百分。”(孩子说这话……没事找事啊)

        “你看看人家多厉害,再看你自己,我说过你多少次了……”(看看,来了吧?话题于是终结)

       这种行为的结果是,直接导致孩子不再主动与父母交流。这时父母又会说:“孩子大了,翅膀硬了,不找我们说话了,天天闷在那儿像什么样!”(有理有理,有趣有趣!)

       而孩子也可能会把这种习惯带到生活中。(听语气,这是受父母的影响啊)

       “你看,新买的衣服。”(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哇,这么有钱?真的假的?”(衣服应该是牌子货。但一句“真的假的”,把别人买了新衣服的高兴劲全扼杀了)

       “看,我男神的照片。”(得意地炫耀)

       “好丑。”(完了)

       这样的答句,让人丝毫讲下去的欲望都没有,久而久之,谁还想和这种人聊天?讲话都不想讲。(正是如此)

       佩琪文章,明显把话题终结的原因归于父母。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爱好、兴趣甚至思想时,起初也想说出来与父母分享。当他们兴奋地说出来后,往往会得到父母武断地质疑或否定,甚至还有打击。若干次后,孩子再也不愿与父母分享,于是亲子之间的交流逐渐减少。

       更为严重的是,父母的态度有时会影响孩子,结果让孩子也不由地成为同龄人话题终结者,于是家中的沉默者又成了社会的沉默者,让人更为担忧。

       相信佩琪文章中的故事绝非个案,应该引起许多父母的深深反思。我们常要求孩子要当个好学生,其实父母更应该先成为好父母。而好父母的前提就是对孩子的尊重与懂得。

       不得不说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会与孩子产生“代沟”,孩子的世界我们渐渐地不懂了。不懂时不怕,先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爱好,然后去努力了解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尽量增大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区”,切不可因自己的不懂而去打击孩子的兴趣。

       当你发现,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区”越大,你们的交流就越顺畅,孩子的心扉对你敞开得也越大,孩子的思想工作也越好做。

       想改变孩子,如用蛮力,只能两伤。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其心,与其一起走,然后引着孩子不知不觉地走向正确的方向。

       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要懂得孩子,不要做一个话题终结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