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是全世界高科技公司云集的地方,是当今电子工业和计算机业的王国。 在短短的几十年之内,这里产生了大量改变世界的公司和技术,也走出了大量的科技富翁。 但是,最近,一股新趋势正在硅谷权贵间蔚然兴起:花费高昂学费将子女送去“无科技”私立学校。 在这里,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都将远离电子产品,学习种植、喂养动物、缝补衣物。 家长送孩子入学时需要签署严格的合约,以确保他们从家到学校全方位彻底远离“高科技”。 学校老师和富豪家长们认为,电子产品夺走了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去触摸真实世界的探索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社交能力。 所以在这里,孩子们必须放弃所有电子产品,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去理解这个世界。 在镜头下,学生也表示这样的学习模式很好,并且“完全不知道打游戏的快乐在哪儿”。他们说的很诚恳,因为他们确实没有玩过游戏,当然不知道打游戏的快乐在哪。 这样一个看起来一点都不高大上的学校,收费却是非常高昂的,幼儿园的学费每年就要18万人民币(2.6万美元)。 硅谷的精英父母认为,“远离科技”是身份和特权的象征。其潜台词就是:你们这些凡人,和我们不是一个level,自然不理解我们的厉害。 这些孩子的父母75%来自科技行业,是计算机高科技行业的第一批顶尖人才,社会地位优渥,收入不菲。他们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但他们的做法真的对吗? 其实,他们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硅谷精英们正是靠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才成就了今天的地位,他们中很多人,正是因为少年时代就开始接触计算机,才走上了硅谷的科技之路。 比如比尔·盖茨中学时代就泡在学校的电脑机房里,乔布斯十几岁就开始攒电脑,扎克伯格的女儿2岁就开始学编程…… 而这一批硅谷富豪,却让他们的孩子远离计算机和手机;他们铸造起科技产品的王国,但又隔绝孩子与自己研发的科技产品接触。 硅谷权贵们虽然是互联网时代的弄潮儿,可科技焦虑也在他们之间蔓延开来。这一点和普罗大众很相似,我们也都在焦虑孩子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了。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虽然有这个烦恼,却绝不可能把孩子送进“无科技”的学校。很多网友也表示,这些人的做法过于极端了: 网友认为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远离高科技,必将与社会脱轨,被社会遗弃。 也有网友认为说什么所谓的电子产品、手机游戏害了下一代,说穿了就是父母教不好就怪外界原因。 但我认为,这一切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 其实,反对科技进步、向往过往的时代,从来都不是什么新的概念,而是我们固有的执念。 对于科技的恐惧与担忧,是所有人内心深处的默认设置。 我们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于是便有人建议最好不要发展人工智能的技术。 我们的文艺作品中、影视剧中,无数次表现了科技发展到最后反噬人类的故事,比如《黑客帝国》。 我们都梦想回到田园的生活状态,劈柴喂马,浪迹天涯。我们天然认为那样的生活是好的,其实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过过那样的生活。 就连我们的先贤孔子,也认为他生活的时代远不如前,一直致力于恢复周礼。 我们总认为,过去的时光是美好的,是因为记忆的滤镜自动筛选了美好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中的艰辛、不便。 当然,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不可能回到过去了,所以只能抒发一下这样的感怀。 认真想想,所有人都能明白,我们的生活已经不可能脱离电脑、手机、互联网,未来孩子的生活也不可能脱离网络、人工智能、科技进步。 而这些硅谷科技富豪们,却把自己的执念加给了孩子,用高科技生产力产生的财富,把孩子包裹到一个臆想的乌托邦之中。 其实,对待科技,以及对待所有生活问题的最好方式,都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硅谷富豪们的做法,本质上更像是一场实验,只是他们的财富和家庭足以支撑而已。 这些父母的诉求,也和那些被我们批判的父母一样: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 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仅只是抵制现有的知识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是抵制科学与客观理性,而这两者恰恰是现代文明的基础。 《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一书中提到,当今抵制专业知识和学习的现象,即使是很荒谬的,也要求被平等地考虑,而对立的态度则被认为是精英主义。 而这些做法,与其说是返璞归真的新智慧,不如说是抵制科学与客观理性的反智主义。 2 缅怀过去,渴望重建逝去的社会规范,这件事在中国也有人做,比如我们常听说的女德班和国学班。 此前被媒体曝光的“女德班”——温州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夏令营,老师上课不停向女童灌输: 而天真懵懂的孩子,并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毫无理由就相信老师家长,被彻底洗脑成功。就如同“无科技学校”的孩子们说“完全不知道玩游戏的乐趣在哪儿”。 传统国学中有很多糟粕,非但没有被认为反智和价值观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反而受到少数家长的盲目追捧。 比如国学经典《弟子规》早在2015年就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黄晓丹抨击是一场骗局: 因为《弟子规》并不是自古就有的思想,其作者李毓秀是清初的没落秀才,这些东西实际上是鸦片战争之后才集结成册出版的。 它是给祠堂、茶馆、书馆里面社会下层干完农活的成年人,让那些文化水平不高又总会不自觉违反社会法令的农民们的行为有所规范。 里面当然有一些好的内容,但一个21世纪的家长,如果痴迷于“读经”,毫无保留地迷信这些给清朝文盲农民洗脑的“国学”,必然会害了孩子。 因此,对于这些“无科技学校”“国学班”“女德班”回归原始的反智内容,我们应该思辨地看,谨慎地学习,辩证地判断,而对待手机等电子产品,同样如此。 3 美国临床儿童心理医师医学博士维多利亚·L.邓克利曾说: 教育类的游戏却可以让孩子在同龄人中占有优势,甚至提升智力水平。 BBC和认知心理学家TimSmith对幼儿进行的实验也表明:使用电子设备的幼儿,在同龄人中有更好的精细运动技巧。而且婴儿使用电子设备所获得的技能,可以和真实世界学到的技能互相转化、互相促进。 儿童媒介专家SaraDewitt 的团队对8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试验,结果发现:通过玩手机游戏学到的数学知识,完全与现实的测试成绩一致。 科技手段的确会影响孩子,但它的影响从来不止一面,电子设备同样可以产生积极影响,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限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是我们的原始冲动,但就像反智的“国学班”“女德班”一样,严格拒绝现代社会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做法,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我们并非天生反智,我们的祖先曾引领过当代科技文明,其进步精神与现代反智截然不同。 反智主义是对于智性、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或者纯粹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 而实际上反智主义是违背正义和社会发展的,是要受到谴责的,是需要权威来正确引导的。 另一方面,人类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则需要大量吸收新的知识和文化。 像“国学班”这样摒弃了科学和现代的教育方式,死学传统书本,完全脱离了现代文明。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真的能适应我们的社会吗? 所以,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对待高科技电子产品一样,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才是正确态度。 微软公司前任总裁比尔·盖茨反对高科技电子产品,担心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规定子女必须年满14岁后才能拥有手机。 但最近,他却点赞了西雅图一间实行个性化教育的学校。学校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为不同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课程,让高科技的使用更有针对性。 而媒体在报道硅谷无科技学校时一直在强调不用任何电子产品,但学校老师也在访问中承认,电子产品是很好的工具,关键并不是关不关高科技电子产品,而是如何正确利用它帮助孩子学习的问题。 那么,该如何正确利用科技手段和设备呢? 4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有关青少年儿童接触电子屏幕时间的建议报告称: 1-3岁:尽量让孩子少接触手机。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份报告常常被简化解读为不要让孩子玩手机,但其中的细节规定,其实是在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有不同的规范。 比如6岁以前的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养成手机依赖和游戏依赖,但这并不等同于说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只是在父母看来,强制打压是最省事的做法。 可是看看我们自己,有谁能戒掉手机和网络吗?即便你的自控力足够,工作和生活中也必然需要用到。 我们都戒无可戒,孩子又怎么可能完全隔离? 我们常说,高科技/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它的害处和益处一样大,但其实,所有科技进步的益处都是大于害处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他们个人的成长空间。 我们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引导他们合理利用。 “娘娘”孙俪在采访中就坦言,她并不会反对给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但与此同时,家长的陪伴也不能少,不应该让电子产品替代家长陪伴子女。 孙俪觉得孩子沉迷电子产品主要是由于大人的偷懒导致,认为只要给孩子个手机就全世界都安静了。 在这种偷懒的认知下,才会得出科技万恶、手机有罪的结论。 远离电子产品,让一些父母看到了表面的岁月静好,却没有看到背后反智的鼠目寸光。 “无科技学校”作为富豪们的消遣,注定只会在小圈层中流行。 全社会对国学班女德班的口诛笔伐,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与潮流。 让孩子偶尔体验一下田园生活的美好恬静,可以陶冶精神; 全家人放下手机,一起玩耍,可以融洽亲子关系; 学习一下古诗古文,能够增强文学素养。 这都是很好的生活调剂和教养方式。 但若是全盘拒绝科技,否定所有社会的进步,那孩子必将会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在心中留下美好的纪念,张开双手拥抱未来,才是让孩子茁壮成长的正确方式,因为无论你是否拥抱,未来都不可阻挡。 作者:我是花儿醉,一个贪财好色喜爱文字的中年老少女,愿在有生之年可以凭借文字实现财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