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人的骄傲

 齐帆齐 2021-04-06


随便走在大上海的某条道路上,放眼一看都能看到我们许多车牌号都是以“皖”字开头的,去路上等车时或听坐车上的聊天,打电话的,一听口音基本都是安徽的,说话都能听得懂,常常听到我们家乡的乡音,觉得特别亲切,常常感慨,大上海的繁华离不开安徽人的付出呀! 

我无数次和同事骄傲的说,公司附近做小吃的全部是我老乡,他们觉得,你们安徽人真聪明,有能力又能吃苦,也难怪,历史上你们徽商颇有影响力的

巴比馒头遍布长三角

有同事问菜市场那边的做早点的也是吗?当然是呀!我答道,你们所看到的包子店,九成都是我们安徽安庆的,即便打的招牌是《朝鲜包子》,《天津包子》。 

又同他们说起了《巴比馒头》创始人—刘会平的故事,据说他当年是租了上海某电视台楼下的门面,机缘巧合下有一位比较厉害的人,看中他生意不错,找到他入股合伙,注册品牌商标,加大力度宣传,现如今《比馒头》仅上海门店就已突破700家,以上海为中心根据地,向江浙一带沿伸发展,未来可能会覆盖全国各地。 


那些《独秀馒头》《老台门》,还有温州的《三味斋》,他们可能都是模仿,《比馒头》,组建了一个品牌,宣传,走加盟路线模式,不能否认,他们为广大市民上班簇们提供了便捷,就比如我们公司楼下的包子店,他们至少有十五种左右,像一些,梅菜扣肉呀,牛肉粉丝的、莲藕、土豆、茄子的、珍珠烧卖,开花馒头,花卷,应有竟有,品种齐全,味道鲜美可口,价格合适,每天早上都是排队排的好长好长,约摸估计他们店一天的营业额在3000元左右。 


沙士比登陆苏州

听亲戚长辈曾说过,江镇、洪镇,他们的上一代人,是因为土地资源的极度贫瘠,日不敷出,生活的无奈下,为找到其他生存途径,生活的出路。那一辈人就外出做包子,大约是在1992年左右,那些年做包子还没有现在的蒸汽炉、电炉、压面机、和面机,那时是用的都是煤炉,每天凌晨一点边就起床生炉,发面,手工和面,揉面,有的会了节省租房开支,他们晚上就睡在面板上……

如今他们的后代都拥有了更好的物质基础,现在的许多做早餐的,他们家家都是有房有车,房子都是好几套,家底都丰厚了起来。像安庆、合肥这类城市的房子,这些做包子的个体户都是全款搞定,可比那些上班的小白领们,车房都是要靠按揭,过得滋润得多,潇洒得多。

三津汤包占领珠三角

安徽怀宁江镇、洪镇,是做包子的发源地,有“中国馒头之乡”的美誉所有的包子技术的都是从这里流传出去,也有附近的乡镇县的人,如山口、高河、望江、大渡口、东流、桐城……从这里拜师学艺逐渐流传得更远更广,走出怀宁、走出安徽,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内陆、不能不能说这是怀宁人骄傲、安庆人的骄傲!安徽人的骄傲!

正如有次刘会平电视某财富专栏上说到“我要把中国的汉堡包,打向国际市场!

我们祝福着,我们期待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