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凉)案

 wangming72 2021-04-0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除胃痛、胃胀、嗳气的表现外,还常伴有胃凉的症状,许多患者为此困扰,部分患者甚至以胃凉为主症前来就诊。历代医家治疗胃凉多着眼于寒和虚,刘教授认为CAG患者中出现的胃凉多是由于气、湿、瘀、热所致的不通而凉。今分享刘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凉)验案一则。

   患者:党某              性别:女                                         

    年龄:40岁             职业:职员

图片
患者半年前进食自煮的山楂水后出现胃凉、反酸,当时未引起重视,后因胃凉、反酸症状逐渐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服药后未见明显效果,连续服药几次后仍未见效,且出现咽干、纳差等症。3天前查电子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仍想服用中药治疗,遂至医院中医科就诊。现主症见:胃凉,胃脘部如敷冰块,按后凉气上窜,两胁冷凉较重,反酸,咽干,嗳气,四肢怕冷,乏力,体重下降,纳差,寐差,大便3-4次/日,质稀。时值小暑时节,当日气温达30℃,患者仍身穿两层秋衣,一件长袖外套,腹部围一个小棉褥子。查体:腹平软,腹部触诊皮温偏低。舌黯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其曾用处方,多有参、芪、桂、姜之类。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凉
                 湿热瘀阻,阳郁不达
治      法:清热祛湿,理气开郁
处方:
 郁金12g 石菖蒲20g  滑石10g     
佛手12g  蒲公英20g  石膏20g(先煎)  
香橼15g  生苡仁15g  牡蛎20g(先煎)  
当归9g    炒麦芽15g  枳实12g
柴胡6g    白芍15g     炒枣仁15g
       7付,水煎服,早晚分服。
(处方因人而异,请在医师指导下服药)

图片

图片

二诊:患者来诊,诉服中药后病情大有好转,腹部凉气较前减轻60%—70%,睡眠质量提高,时间延长,精神状态明显较初诊时活跃,乏力感减轻,饮食增加,体重上升2斤。前方加防风。7剂,日1剂,煎服法同前。患者问可否行艾灸治疗,可行,遂予中脘、下脘、中极、关元、气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诸穴位温灸治疗。
图片

图片

三诊:患者自觉胃凉明显好转70%—85%,反酸缓解,四肢怕冷感减轻,身体较以前轻松,纳可,体重增加,余症也均有好转,效不更方,继服7剂,日1剂,煎服法同前。
患者身体两胁下虽还有凉气,胃部仍有凉感,按之自觉气体上窜,但共加减治疗3个月后,诸症消失。

按语:胃凉是指患者感觉胃脘部发凉,惧怕寒冷刺激,或进食生冷之物引起胃脘部胀满或疼痛不适,甚者触之胃脘部局部皮肤温度低于正常。胃凉既有脾胃虚寒之“不荣则凉”、寒邪客胃之“寒胜则凉”,又有“不通则凉”。本案患者中年女性,饮食不节导致脾胃气机不畅,湿阻中焦,郁而化热,蕴结不通,卫阳被遏,郁而不达,胃失温煦,出现胃凉、反酸,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等症。故治疗应以清热祛湿,理气开郁为先。日常饮食上忌生冷,以免加重胃部不适,同时可予艾灸治疗,减轻局部凉滞感,以达到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